首頁歷史 > 正文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2021-12-24由 禾老茶 發表于 歷史

一、

1352年,24歲的朱重八還在皇覺寺裡打坐唸經的時候,27歲的湯和已官至千戶了,成為紅巾軍的一個小領導。

湯和跟朱重八是從小玩到大的同伴,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要好,升官之後自然就想到朱重八。於是,他就給朱重八去了一份信,力邀其來參加起義軍。

朱重八看完後就把信燒了,當時的他跟普通人一樣既怕死,又想要建功立業改變命運,接下來的幾天裡他一直沉浸在糾結當中。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此時,寺裡的師兄跑過來跟他說,有人已經知道他私通反賊的秘密了,正打算告發他。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現在擺在朱重八面前的只有三條路,一是呆寺裡,有可能被告發後處死;二是趕緊跑路,在亂世中苟延至死;三是去投奔起義軍,在兇險的戰場上隨時戰死。

不管是選擇哪條路都可能會死,只是死法不一樣罷了。

糾結之餘,朱重八上街找了一位算命先生詢問。這位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告訴朱重八“去留皆不吉”,反而參加起義軍是大吉。

這位算命先生就是周德興,他跟湯和一樣也是朱元璋的發小,同為明朝的開國元勳。不同的是湯和得以善終,而周德興卻死得很慘。

最終,朱重八選擇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從此開啟了一代布衣天子的帝王之路。

此時的湯和肯定不會想到,自己不僅是朱重八的引路人,也是唯一能夠陪他走到最後的戰友。

二、

1353年,在湯和的推薦下,朱重八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成了一名大頭兵,改名朱元璋。

此時,22歲的徐達在農村務農,24歲的常遇春正在打家劫舍,39歲的李善長還在苦尋明主,42歲的劉伯溫早已辭官在家多年。

真正貼心的兄弟,基本都是一起成長起來的小夥伴,年齡越大越難交到知心朋友。

從軍的頭幾個月裡,朱元璋只是一名新兵蛋子。湯和並沒有仗著是朱元璋兒時的大哥和引路人,就覺得自己應當一直當大哥,而是選擇做一名合格的小弟。

身為千戶的湯和總是跟在朱元璋的後面,對朱元璋馬首是瞻。朱元璋也毫不謙虛,感覺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很快,朱元璋就因回家鄉募兵有功被提升為鎮撫之職,級別在湯和之上。也就是這個時候,22歲的徐達才開始跟隨朱元璋開啟自己的軍旅生涯。

這年,33歲的張士誠用欺騙手段,殺死了元朝廷招降使者李齊,偷襲佔據了高郵,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

34歲的陳友諒因為略通文義,正在徐壽輝帳下,當著一名刀筆小吏。

同年,湯和隨朱元璋攻克滁州。當時,隊伍中的將領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輩,都是隨郭子興起義的,不管是資歷和戰功都比朱元璋強。

雖然朱元璋的官職比他們高,但是這些人都不肯居於朱元璋之下,自然也不受朱元璋的約束。惟獨湯和認真謹慎地聽從指揮,朱元璋為此非常高興。

也許那個時候的湯和,早已發覺到朱元璋遠非池中之物。此後的幾十年間,湯和和朱元璋的這一角色關係從未改變。

但,就是這樣好的關係,也曾因湯和酒後的一句話,差點就破裂了。

三、

1357年,朱元璋打下常州後命湯和鎮守,這一守就長達10年之久。

這期間,面對強大的張士誠,湯和把常州守得可謂滴水不漏。不但讓張士誠的多次攻打無功而返,還讓其連一點訊息都打探不到,為之後打敗張士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得不說,湯和防守還是非常有一套的,這也是朱元璋能夠放心把要地常州交給他的原因。

只是作為一名虎將,你讓他一直窩在一個地方,久了難免會心生不滿。畢竟,在那種亂世裡守城是很難獲得大量戰功的,更何況一守就是10年之久。

在這10年裡,比他晚出道的徐達、常遇春等人,早已經是戰功赫赫了。而湯和在這期間,也就只是參與了一些小的支援戰,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守城。

1364年正月,朱元璋被百官舉為吳王。封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此時湯和的官職為平章政事,遠低於比他晚出道的徐達、李善長等人。

這事也不能怪湯和,常州被攻破以後,朱元璋便命令湯和固守常州,卻遲遲不肯下達繼續進攻的指令。湯和多次上書,請求朱元璋讓他出戰,卻一直得不到答覆。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閒暇之餘難免心中鬱悶,一鬱悶就想喝酒。有次他喝醉後,一個人爬到常州知府衙門大殿的屋脊上,大喊大叫,部下怎麼勸也勸不下來。

不僅如此,他還坐在屋脊上口出狂言:“本將鎮守常州,就猶如坐在這屋脊之上,往左面去即是左,往右面去即是右。”

意思就是想告訴別人,你朱元璋放牛的不留爺,爺跟張士誠鹽販子混去了。搞得整個常州城的人都知道,不進攻敵人不是他湯和的責任,而是朱元璋的責任。

這事很快就傳到朱元璋耳朵裡去了。

從此,朱元璋心中對湯和便有了揮之不去的心病,經常給湯和“小鞋子”穿。

四、

1368年,明朝建立後論功行賞時,朱元璋以湯和徵閩時釋放陳友定的餘孽,使八郡重受騷擾。還軍途中,又被秀蘭山賊寇襲擊,失去二名指揮使為由,不封湯和公爵。

此時,與湯和同時的將領都封了公爵,唯獨湯和只得了箇中山侯。

這個時候,湯和才明白自己跟朱元璋的關係,早已沒了兒時的友誼了,剩下的只有君臣關係了。

人都是一路吸取教訓一路成長的,深知朱元璋的湯和後來一直小心謹慎,參與國事討論,一句話也不敢外洩,對待別人都很客氣,儘量避免得罪別人。

曾經有部下覺得湯和不值得,藉著酒後發牢騷,此事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湯和知道後,親自綁了這幾個部下找朱元璋謝罪,此事才小事化了。

湯和也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派別的鬥爭,對朝堂上淮西集團跟浙東集團的爭鬥,他也是極少參與的,從而避免自己陷入到後來的“胡藍案”的漩渦當中。

有次,李善長找湯和喝酒,期間對湯和說:“你借我三百名兵,幫我去打些木柴如何?”湯和淡淡地說:“這些是上位的兵,又不是我的兵,我怎麼敢私下借給你。”

此事,也能看出湯和在處理派系鬥爭中,是非常的小心謹慎的。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但就是這樣小心翼翼的行事,朱元璋還是不滿意,心中一直記著常州之事。直到湯和伐蜀回來後,朱元璋又當面數落其逗留之罪,湯和頓首謝罪,此事才作罷。

在封湯和為信國公時,朱元璋仍列舉他在常州時的過失,並命人刻在世襲憑證之上。

朱元璋因為一句話記恨湯和,這事還真不能賴朱元璋。按當時的形式來看,常州這個位置非常重要,湯和這句話無疑於騎牆觀望,對朱元璋不僅是一種背叛,還是一種極大的威脅。

要是換做別人,按朱元璋猜忌刻薄的的性格,早就拖出去砍了。

湯和雖然因酒後一句話,為自己招來了禍事,讓自己仕途之路變得坎坷;但也因這句話,讓自己變得小心謹慎,最終得以善終。

五、

朱元璋這種故意找茬的做法,讓湯和一直非常緊張,總害怕朱元璋會找個藉口殺他。這導致他接下來跟朱元璋相處中如履薄冰,不僅要表現自己的忠心,還得表現出沒有野心。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想奪取長興,湯和隨朱元璋率師支援。在一次夜間行軍途中,受到元軍的埋伏,朱元璋在湯和等將領的保護下,倉促潛入大山隱藏。

躲了一整天后,大家是又餓又冷的,但又不敢下山去尋找吃的,怕再次遇到元軍的埋伏。

恰巧此時一隻野兔在眾人面前穿過,並躲藏於一堆草叢中。湯和見狀立馬拉起弓箭,只聽“嗖”的一聲,利箭飛射出去,正中那隻兔子。

左右趕緊跑過來把兔子撿回來,湯和命人將野兔置於火上炙烤,烤熟之後立馬呈給朱元璋。朱元璋狼吞虎嚥的吃完後感嘆道:“此真乃世間美味。”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也是類似這種一兔之恩,在後來湯和成功隱退起到不小的作用。

六、

1388年,自從胡惟庸案爆發後,再加上朱元璋年事已高,心中不願諸將長期統領軍隊。

湯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身為統軍大將的他隨時都可能是下一個“胡惟庸”,此時唯有主動隱退交出兵權,才能安度晚年。

在一次朝會上,湯和先是跟朱元璋回憶起,跟隨皇上南征北戰,類似浙江長興被伏擊時,射殺野兔為皇上充飢時的情景,然後感慨萬千。

緊接著,湯和對朱元璋說:“臣原想一直侍奉陛下左右,奈何臣年事已高,處理朝中大事已很吃力,遂希望解除軍權,告老還鄉。”

朱元璋聽後也若有感悟,回憶起那炙烤的野兔肉香氣四溢,湯和對自己的擁戴,就同意了他的請奏,並下旨在鳳陽給湯和修建府第。

1389年,鳳陽新宅也已建成。

湯和便帶領妻子兒女去向皇帝辭行,朱元璋十分高興,賜他黃金三百兩、白金二千兩、紙紗三千錠、彩幣四十多套,並且下詔褒獎,諸功臣無人能與他相比。

湯和回鄉以後不參與政事,不妄議朝政,低調做人。他還限制家人的行為,不談國事,不參與地方政事。每年去京城拜見朱元璋,都會主動彙報自己的思想動態,也決口不提政事。

長久以往,逐漸消除了朱元璋對他的疑慮,這使朱元璋對他很放心。

湯和與朱元璋的“愛恨糾葛”

1394年,湯和病情日漸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見湯和,便命他坐車前往覲見,朱元璋用手撫摸湯和,與他詳細敘談家鄉故舊以及這些年來興兵的艱難。

此時的湯和,因病失聲已經不能對答,只是不停地叩首。

此時,朱元璋應該不會忘記,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個九夫長的身後跟隨著一個謙恭的千戶。

或許是人老了,就容易傷感,眼前這位不僅是從小玩到大的同伴,還是唯一陪他走到最後的戰友。朱元璋見此情形後淚流不已,握著湯和的手久久不放。

次年八月,湯和病逝,終年七十歲,朱元璋下詔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諡號襄武。

《老子》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明初的那些功臣宿將,大多被胡惟庸和藍玉所牽連,湯和是少有的能夠“獨享壽考,以功名終”,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