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論語》共讀,勉人好學

2021-12-18由 天馬山房 發表于 歷史

【共讀內容】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導讀學者】

石立善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院 教授

於閩梅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 教授

【共讀筆記】

石立善: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室,戶。邑,區域單位,四井為邑。丘,夫子的名字,這裡用作第一人稱。焉,語末虛詞,表肯定。

夫子說:“即便是十戶人家的小邑,必定有和我一樣資質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學而已。”

這一章,是夫子自我剖析,用以勸學。古代經典多見勸學的篇章和話語,為什麼要勸學呢?學習,是一件非常苦也非常難的事,古今皆然。人需要勉勵鼓舞,方才有志於學,方才不至於中途而廢。

勸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以自己為例,現身說法,夫子這裡也是如此。天生就具備美好資質的人其實不少,但是要通過後天的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有所成就。聖賢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

夫子門下弟子眾多,他只誇讚顏回好學,孜孜好學是夫子最欣賞他的地方之一。那麼孔子和顏回的“好學”,究竟所好的是什麼學呢?他們所好的是聖人之學,學以至於聖人之道。儒者的好學不倦,是以成聖為終極目標的。

人天生就有貴賤、貧富、聰愚的差別,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可是後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標是可以自我選擇的。好學不好學,就是其中一個人生選項,選不選就要看你自己了。

李國鵬:

忠信之本質,人皆本有。凡夫聖賢,全憑自己!石老師言之有理![強][玫瑰][玫瑰]

此章夫子言雖地方之小,定有與自己忠信之本質相差無幾之人。然自許不如丘之好學之語,或言“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之者也,”以此勉人好學。

孔子重學、樂學,學以務本學道。自十五志於學,且畢生學而不厭,常忘記年齡,學而時習不亦說乎,誨人不倦不亦樂乎,不知老之將至。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第十六》

朱子認為普通人透過學可成聖人。朱子曰:“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可不勉哉?”

立乎其大,得乎其中,學者當先立志,而後博學篤行,人人可期能成賢成聖。

陽明子也認為凡人可以透過學而成聖賢,只是能否“致良知“,“純天理“而已!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猶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故曰‘人可為堯舜’者以此。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慾而存天理耳。”《傳習錄》

“知仁勇“三達德,不由學,不可達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於閩梅 小子率而對曰已畢,夫子請哂之![調皮][抱拳][玫瑰][玫瑰]

馬震宇:

好學是否與 與時偕行有關?即學在當下呢?

崔聖:

“忠信如丘者焉”,夫子這裡是否把自己作為忠信之榜樣?@李國鵬

李國鵬:

錢穆先生講:孔門論學,範圍雖廣,然必兼心地修養與人格完成之兩義。

崔聖:

也許正如石立善老師所言:以己為例,現身說法,用以勸學。

於閩梅:

1。此節雖有“必有”二字,卻是一個假設關係的句子:如果十室之內,就必定會有一個忠信如我一樣的人,但他未必會如我一樣好學。

2。此節仍然強調忠信(道德)為本為體,好學為用。體用結合,才是夫子之學的精髓。

李國鵬:

@崔聖 崔老師問的好!學者須先明忠信之本質,若無忠信,學不但不能成聖,或能為害,甚至成魔![微笑]

崔聖:

“不如丘之好學也”,夫子自許好學,正如@李國鵬 老師所言:“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之者也,”以此勉人好學。

孫福萬:

@於閩梅 @李國鵬 記得茂新老師將此章斷句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各位老師以為如何?

張國明:

我贊同崔師的斷法。一般學者很少自我誇耀,何況夫子!@孫福萬

悠然:

@孫福萬 孫老師:那這樣斷句的話,意思就改變了吧

於閩梅:

@孫福萬 保留意見,這樣不太符合古漢語語法。

“也”字在句尾,不是疑問句而是判斷句。

江宏澤:

通觀論語,夫子唯以好學自許,或亦勉人以學

於閩梅:

以好學自許和勉勵好學,才是夫子本意

劉國慶:

本章有兩種斷句方式,涵義上有三種。

第一種句讀的方式是,三國魏時的衛瓘,把“焉”作為下句首字,訓為安。 言十室之邑雖小,必有忠信如我者也,安不如我之好學也? 皇疏引衛說雲:“所以忠信不如丘者,由不能好學如丘耳。 苟能好學,可使如丘也。 ”乾嘉時的武億《經讀考異》中說:“焉猶安也。 安不如我之好學,言亦如我之好學也。 ”

這種理解把忠信作為學習的結果,認為每一個小邑都會有象孔丘一樣好學的人,也就是象孔丘一樣忠信的人。

第二種句讀,是把焉字放在第一句的末尾。這樣這段話就解釋為:“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象我孔丘一樣忠信的人,不過不如我好學而已 。”

這種斷句下,忠信和好學的關係就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把“忠信”當成好學的先決條件。

《韓詩外傳》:“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 故學然後知不足。 ”即此義也。

朱熹《論語集註》:“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 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 可不勉哉?”

尹會一讀書筆記:“忠信之質方可以言學。”

在這種理解下,不忠不信的人,學習是沒有用的。那不是儒學的教化物件。

第二種理解要更為細膩。把“忠信”拆開來作為仁的始末兩個不同的環節。

黃式三先生《論語後案》中說:“戴東原曰‘聖賢論行,固以忠信為重。苟學不足,則失在知而行因之謬,雖其心無非忠非信,而害道多矣。’式三謂忠者心之盡,信者言之實。不能好學,而心與言之失可勝數乎?是以四教必曰文行忠信,此章正為自恃忠信者戒其堅自執耳。讀書堅自知,注經適以侮聖言。制行堅自知,任道只以乖人情。古今未有不好學之君子也。”

黃先生的意思,不學則無知,無知則會好心辦壞事。“忠”是好心,是不用學習就可以有的,或者說是人人都可以有的良好動機。但“信”卻是行為的結果,行為中需要有知識在。如果沒有知識,對別人的承諾不可能做到,就算是好心,也會經常辦壞事。因而,人們不可以因為自己是好心,就盲目的自信。好心如果不好學,沒有知識在那裡注經,一定會讓聖人的話受辱,如果無知卻對自己行為堅信不疑,“鐵肩擔道義”,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破壞了人倫,破壞了人和人之間的良好關係。

想起本群前兩天關於搞好經濟要不要懂經濟學的爭論,似乎黃先生已經有先見之明的回答了。

這段話同樣也解釋了馬克思主義因為一個小小的經濟理論錯誤,造成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成為了造成幾千萬人互相殺戮的烏托邦的殘酷現實。

那麼,上述三種理解,哪種更符合孔子的本意呢?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理解儒門的學,究竟是學什麼?

論語一書,提到學的物件的,有學文、學禮、學幹祿、學詩、學文武之道(學道)。論語中直接提到的孔門四科,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忠信就在德行之中,是肯定的。那麼,這是不是就說明忠信是可以學的呢?論語中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好信是學: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把“好信”與“學稼”、“學圃”相對,可知孔子認為“上好信”是學習的結果。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事君致其身是忠,交友有信就是信。子夏認為有了忠信的品德,已經就算是有學問了,可見子夏也認為忠信是學習的結果。

但論語中還有相反的說法:

好信不是學。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把“好仁”、“好信”等和“不好學”連言,可見這裡的“好學”,不包括“好仁”、“好信”,而是更為狹義的學習。

孔子經常把“好學”等同於“讀書”,曾經遭到子路的反對:

讀書才算是好學: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

子曰:“賊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孔子從道理上說不過子路,就對子路作“人身攻擊”,認為子路僅僅是口才好,是“佞者”。

應該說,從道理上說,子路的說法也是孔子自身的看法。一則是“德行”本來就是儒門的一科,並不需要讀書就能有德行,另一方面,孔子大量強調過“德行”是儒門的根本目標: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甚至孔子自己,也明確強調過這一點: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可見,孔子把學行與學文相對,作為學習的兩部分內容,而學行是基礎,學文是高階的。換句話說,學行可以比喻是小學,學文可以比喻是中學。

分析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前面的三種理解都不準確,準確的理解應該是:

“就算是隻有十戶人家這樣的小邑,都會有象我孔丘這樣追求忠信的人,不過不像我這樣愛好讀書和學習文化罷了。”

孔子把學行作為初步和基礎,學文作為高階和有餘力之後的事情,在論語之中還有旁證: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以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過去解者一直未能理解孔子為什麼說子路“升堂未入室”,從我看來,如果把這段理解為孔子批評子路因為對讀書的意義認識不足,因而限制了他的發展,沒達到“入室”水平,應該是準確的

發言完畢,歡迎各位老師斧正

崔聖:

@於閩梅 ““也”字在句尾,不是疑問句而是判斷句。”;“以好學自許和勉勵好學,才是夫子本意”。[強][強][強]

張國明: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怎能說忠信不是好學的碩果?既有忠信如我者,就很可能有好學如我者。好學與忠信是非體用關係

曾子三省,無非忠信而已

千學萬學,學忠學信。三省幾省,省忠省信

於閩梅:

子路鼓瑟有殺伐之音,正是忠信仁義之本沒有體現在學用之中,所以夫子大怒,欲逐出室。

劉國慶:

哪裡證明有殺伐之音?那是猜的

張國明:

忠以盡己,信以待人,天下之學問盡矣。在忠信之外,還學什麼呢?

於閩梅:

與其他章節結合。

張國明:

即:忠信之人必是好學之人!

樓一家:

錢穆:本章言美質易得,須學而成。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所以是否可以理解:學什麼?學“道”。同時,質為體,學為用。)學可以至聖人,不學不免為鄉人。後人尊崇孔子,亦僅可謂聖學難企,不當謂聖人生知,非由學得。

劉國慶:

錢先生把“忠信”理解為質,我感覺也不妥貼。按照錢先生的看法,這個“質“就成了學習的前提了

樓一家:

這一章在《公冶長篇第五》的篇末。

錢穆按:本篇歷論古今人物,孔子聖人,人倫之至,而自謂所異於人者惟在學。編寫取本章為本篇之殿,其意深長矣。學者其細闡焉。

張國明:

@劉國慶,國慶老師將學行和學文相對,以為學行是小學,學文是中學,以學行為低而以學文為高,似可商榷。那您如何理解孔門四教:文、行、忠、信呢?

錢先生把“忠信”理解為質,我感覺也不妥貼。按照錢先生的看法,這個”質“就成了學習的前提了@劉國慶  [強][強][強]我贊同您這個觀點,忠信不是學習的前提,而應是學習的成果!

劉國慶:

文行忠信,不是學習的次序。

學習的次序,孔子明確表達過:

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樓一家:

又按:後之學孔子者,有孟軻、荀卿,最為大儒顯學。孟子道性善,似偏重於發揮本章上一語(必有忠信如丘者)。荀子勸學,似偏重於發揮本章下一語(不如丘之好學也)。各有偏,斯不免各有失。本章渾括,乃益見其閎深。(錢穆)

張國明:

文行忠信,不是學習的次序。[強][強][強]確非次序,但也絕非,先教忠信,後教行文@劉國慶

忠信為小學,文為中學之論,不妥不妥@劉國慶

劉國慶:

那您怎麼理解這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就是先行後文啊。

這是孔子本人的話。

張國明:

正是學德為本,學文為次之意

劉國慶:

正是學德為本,學文為次之意

德,就是行。

德行德行啊。

張國明:

學詩,是學文吧。但夫子一句概括,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學文只是形式,學忠信方是根本

劉國慶:

忠信不必透過詩才能學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都是學習。是德行的學習。

張老師把這句話解釋明白了就可以。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張國明:

孔門十哲,德行科為首,德行是要終身學習的

劉國慶:

學文能夠輔助、深化、併為實現德行積累知識。但德行的實踐是基礎。

張國明:

@劉國慶,國慶老師的前提是有個假設。把這個好學等同於學文。而這個假設本身即是問題!

劉國慶:

@張國明 我正是把本章的“學”理解為“學文”。就正於各位老師老師。

我考慮再三,只有這樣理解才妥貼。歡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啊。

張國明:

焉知不是忠信之學?若非孔門重忠信之學,曾子又豈能一日三省呢?

李國鵬:

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

劉國慶:

@張國明 謝謝老師指點,我們各自思考下、消化下再聊?

張國明:

@劉國慶 好的,國慶老師,我亦一時興至之言,非深思之果,我再想想[憨笑][憨笑][握手][握手][握手]

蔡氏車之:

孔學重實踐,學之目的在修身經世。此章之學似高於難於忠信,此學必為文行忠信全面之學,此忠信似為易有之凡忠凡信,小忠小信。

另,記錄者為再傳弟子,三流寫手,記言多省語境,如補上,可能是孔子自謙之詞,如三人行之意。這樣,從焉斷句亦可。一笑。

——<參考資料>——

資料編纂:

【論語滙】志願者

【楊伯峻譯文】

孔子說:“就是十戶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這樣又忠心又信實的人,祗是趕不上我的喜歡學問罷了。”

【論語正義】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o正義曰:淩氏曙《典故核》:“四井為邑,井有三家。四井,凡十二家。雲‘十室’,舉成數也。”《大戴禮曾子制言》雲:“是故昔者,禹見耕者五耦而式,過十室之邑必下,為秉德之士存焉。”即此“必有忠信,行即行其所學也。”《韓詩外傳》:“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故學然後知不足。”即此義也。《釋言》雲:“‘焉’如字,衛瓘於虔反,為下句首。”皇疏引衛說雲:“所以忠信不如丘者,由不能好學如丘耳。敬能好學,可使如丘也。”案:訓“焉”為“由”,其義甚曲。武氏億《經讀攷異》:“焉,猶安也。安不如我之好學,言亦如我之好學也。”此亦以焉屬下句,其義較衛為順,當並著之。

【論語註疏】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疏】「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表情]正義曰:此章夫子言己勤學也。十室之邑,邑之小者也。其邑雖小,亦不誣之,必有忠信如我者焉,但不如我之好學不厭也。衞瓘讀「焉,為虔切」,為下句首。焉,猶安也。言十室之邑雖小,必有忠信如我者也,安不如我之好學也?言亦不如我之好學也,義並得通,故具存焉。

【論語集註】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焉,如字,屬上句。好,去聲。十室,小邑也。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

《論語》共讀,勉人好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