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古代驗證貞操的方法——守宮砂?

2021-12-16由 春秋矢志 發表于 歷史

守宮砂在中國古代就是用來標記未婚女子貞操的一個標誌,當女嬰出生不久的話,父母便會在女嬰的右臂上面用守宮砂這種紅色的標記。它將會伴隨著女嬰長大成人,在未婚之前這種標記是會一直存在的,不會褪色。一旦行房之後身體上點綴的那個紅點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很多人都特別的好奇這種東西,它真的可以驗證一個女子的貞操嗎?

古代驗證貞操的方法——守宮砂?

今天已經沒有人再根據守宮砂標明自己是否是清白之身了,不過我們卻常能聽到一個名詞“守宮”,提到這個詞時,人們一般是指一種蜥蜴。其實,守宮就是俗稱的“壁虎”,是一種小型蜥蜴。之所以給它取名為守宮,根據《說文解字》:“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蜴。若守宮。”它喜歡守在籬笆屋角,姿態像是守衛著宮殿一般,因此得名。

那麼,這種小型蜥蜴和守宮砂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守宮砂就是用守宮做成的。在西晉張華的志怪小說《博物志》中,對守宮砂的製作進行了描述:“蜥蜴或名蝘蜒。以器養之,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肢體,終年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根據他的介紹,守宮砂的製作先要將蜥蜴用容器飼養,只給它喂硃砂,這樣它就會變得通體赤紅,等喂夠了七斤硃砂,就用杵把它搗碎成泥狀,把這樣得到的守宮砂點在女子的身體上,無論怎樣都不會消失,而只要行了房事,就會立刻不見。

古代驗證貞操的方法——守宮砂?

南朝名醫陶弘景的說法略有不同,他說:“守宮喜緣籬壁間,以朱飼之,滿三斤,殺幹末以塗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脫;不爾,如赤志,故名守宮。”不過也兩種說法大同小異。還有一種記載,說需要找到一種名叫“赤宮”的變色龍,然後趁它處於繁殖季節逮住,和硃砂混合搗爛,才能製成守宮砂。根據守宮砂,就能夠檢驗一個女子是否守身,在無法進行有效檢查的古代,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傳說,守宮砂的最早使用者是漢武帝的寵臣東方朔,他才識淵博,又很會討皇帝歡心。為了防止後宮女子在被皇帝臨幸前與他人私通,東方朔便提出了用守宮砂的方法。守宮砂一說,最早見於晉朝張華所著的《博物志》,據記載,壁虎在吃了硃砂以後,全身會變成紅色,吃滿七斤硃砂,再把壁虎搗爛,然後點到處女的肢體上,顏色就不會消退,直到其發生房事後,標記自然褪去。

古代驗證貞操的方法——守宮砂?

硃砂並非晉朝才有,據《博物志》記載,武帝時期的東方朔就曾上書漢武帝陳述此方,而以修仙問道聞名的淮南王劉安,所著的《淮南子》中也有類似記載:守宮飾女臂,有文章。取守宮新舍陰陽者各一,藏之甕中,陰乾百日,以飾女臂,則生文章,與男子合陰陽,輒滅去。正因為由此淵源,後世許多醫學家及藥典對此都做了類似描述,如梁朝的名醫陶弘景,明朝的李時珍等。古時的人們對守宮砂深信不疑,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都有對“守宮”的註釋。從現代人的眼光看,這只是一種動物屍骸製成的染料,怎麼能夠長久不褪色,並自動識別女子的身體狀況呢,守宮砂明顯是個根本沒有科學依據的古人迷信產物。

古代驗證貞操的方法——守宮砂?

也有部分人認為守宮砂多少包含科學原理,按照上文所說的一種製作方法,製作守宮砂要先找到處於繁殖期的“赤宮”,處在繁殖期的雌性變色龍雌性激素非常旺盛,當遇到雄性激素時會與之中和,導致紅色守宮砂的消失。但是這種說法略顯牽強,並不能說明守宮砂存在科學原理。其實守宮砂的藥理作用是其次,主要還是從心理上對女子進行約束。守宮砂的盛行是伴隨程朱理學的興起,是對婦女壓迫越來越甚的時代,所以守宮砂的意義就是更好的約束女子貞潔。

不管守宮砂有效與否,一旦這種鑑別方式成為世人的共識並廣泛應用,就會讓閨閣女子迫於守宮砂的威力,約束自己的行為,緊守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女子必須規矩的待字閨中,否則就會被點天燈、浸豬籠的。其實經過我們現代科學家的鑑定,守宮砂根本就是沒用的,與女子的貞潔毫無關係。古人又為何如此的推崇呢?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罷了,使得點了砂的女性不敢輕易失貞,讓這些女子感到敬畏,從而不敢胡來。守宮砂就是封建社會剝削壓迫婦女的一種手段罷了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