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2021-12-16由 冬雨AK 發表于 歷史

過萬人陣亡,數萬人受傷,數以萬億計的資金投入……,這是近些年來年來美國在海外用兵付出的代價,有美國專家依據這幾場戰爭,梳理出了一些經驗教訓。

一:沒有完善的戰後計劃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這條經驗教訓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美國在這個方面一再犯錯誤。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布什政府沒有為軍事上迅速獲勝之後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這一疏忽致使兩個國家的法律和秩序瓦解,叛亂活動滋生。奧巴馬雖然批評布什對伊拉克戰爭的處理,但在利比亞卻重蹈覆轍。結果,利比亞一度被民兵組織鬧得四分五裂。

美國一貫在結束戰爭之後的方面顯得笨拙,總是將狹隘的軍事目標看的過重,而忽略戰爭帶來的政治結局。由於這種疏忽,南北戰爭結束後南方獲得自由的奴隸和他們的白人聲援者受到迫害,美西戰爭結束後菲律賓爆發叛亂,一戰結束後納粹在德國、共產主義在俄國崛起,二戰結束後李承晚政權和越南南部政權遭到攻擊,海灣戰爭結束後埋下了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的隱患……

美國官員總是想當然地認為,美國所要做的就是除掉惡棍,戰後和平將自然實現,但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這樣。

從混亂中求秩序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最艱鉅的任務

,這需要極高的政治素養和大量的精力,專業的機構政府,天文數字的資金投入……

二:步兵仍然重要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在進行平叛行動時,美軍過於依賴高技術火力和特種部隊,雖然它們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暴露了精確打擊、無人機攻擊和特戰突襲的弊端。雖然事實證明這些能力都很重要,但卻不能扭轉局面,在阿富汗也是如此。突襲並未產生持久的效果,新的叛亂分子迅速取代了被抓或被殺的叛亂份子。只有在美國和阿富汗軍隊大批進入赫爾曼德省和坎大哈省之後,局勢才變得緩和起來。

現代戰爭中,步兵仍是無可替代的。無人機襲擊和特戰突襲能消滅恐怖分子頭目,但不能根除整個恐怖組織。那需要控制足夠大的地盤,才能阻止敵對組織在遭受斬首後的重建行動。但這也是美國的無奈之處,因為美國只能把不到三分之一的軍隊派上戰場,其他軍隊要麼在整休,要麼在為上戰場做準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曾經是美軍戰略的標準,現在看來那將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昂貴的基地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不能讓後勤推動戰略,雖然後勤在戰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修建了大量基地,這些大大小小的基地簡直就是一個個的“小美國”,從冰激凌、可樂到大螢幕電視機、遊戲機等各種東西應有盡有。這些基地的物資補給貴得驚人,美軍需要派出幾千輛卡車向這些基地輸送物資。儘可能完善基地的福利設施讓軍人過的更舒坦些,這種做法值得讚揚。但過猶不及也造成了補給線的薄弱。

四:不要總認為形勢向好的方向發展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疑在衝突過程中做出的美好臆斷。伊拉克薩達姆被推翻後,美國政府在初期想盡可能的減弱自己的影響力,從幕前轉到幕後。他們認為只要美軍減弱影響,伊拉克舉行民主選舉,伊拉克人就越有可能為他們自己的難題負起責任。這個策略貌似合理,卻是錯誤的。美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根本無力應對國內複雜的局勢,使得伊拉克的問題日趨惡化!

美軍的指揮官也都有這個問題,似乎總是堅信他們在自己的行動區域正取得進展。指揮官千篇一律地描繪出一幅他們正在克服挑戰的圖景。潛臺詞就是:“這個地區以前的駐軍確實弄得一團糟,但我們已經讓形勢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事實往往相反!

五:缺乏對僱傭軍和承包商的管理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美國政府給予了戰場上承包商很大的權力。由於冷戰結束後進行裁軍,美軍沒有足夠的軍人既控制阿富汗又控制伊拉克。因此,一些後勤運輸方面的任務嚴重依賴承包商,從基地洗衣到保護車隊的種種工作,都由承包商來進行。這些承包商有相當一部分人配備武器,常常開著黑色裝甲SUV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城鎮橫衝直撞,有時甚至向平民開槍,招致當地人對美國的憤恨,而美軍又無法擺脫對這些承包商的依賴,對此放任不管!這種放任的後果,就是損害了美國與當地人的關係

六:傀儡政府的訓練

美軍海外作戰六大經驗教訓

美國政府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遇到的麻煩,在很大程度上因為它根本沒有一個進行戰後國家建設和平定叛亂的強有力的機構或政府。例如,當薩達姆下臺後,治理工作先是被交給重建和人道援助辦公室,後來又被交給臨時權力機構!但事實上,這兩個機構根本沒有充分準備、也沒有能力來應對他們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美軍可以輕易打垮像薩達姆這樣的政權,但扶植的政府卻往往是充斥著腐敗和無能的軍閥,這給了反美武裝大展身手的機會!美軍片面的強調追繳叛亂份子,而不是杜絕他們存在的理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