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2021.10.30|《全球通史》第二章——為地為牢與臨渴掘井

2021-12-15由 道之雲遠讀書慢 發表于 歷史

今天讀了《全球通史》的第二章,人類——食物生產者。這一章主要講的是農業的興起帶來的經濟和社會的變化。去掉那些歷史上的數字和名詞,作者認為農業的興起是人類對自我舒適區的突破,雖然有點不太情願。

關於早期歷史的劃分,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距今300萬年到距今1萬年時間。在這段時期裡,人種經歷了直立人到智人的轉化。直立人就是可以直立行走的人,但是腦容量300-400毫升,而智人就是腦容量和我們差不多(1200毫升)的人。所以,在這段時間裡,人類最最主要的變化就是長腦子了。

這種大腦的變化是古人類在大自然中不斷地學習和經驗的總結。他們所使用的工具越來越精緻,分類越來越細,以更好地應對生產生活的需求,屬於採集-狩獵經濟。

新舊石器時代的劃分最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農業的產生。

2021.10.30|《全球通史》第二章——為地為牢與臨渴掘井

我們都是智人

農業的發展與之前狩獵採集經濟有很大的關係。人們在日常中積累了很多關於植物生長的經驗和規律。但是,農業卻遲遲沒有出現。是什麼導致人類沒有將知識付諸於實踐?《全球通史》裡說:“狩獵社會能夠在供求平衡的狀態下,舒舒服服地說上數數千年,而未產生出一種要求根本變革的動力。”

其實作者就是在說,人類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所謂的人口壓力。因為當時的人類是靠控制生育來平衡糧食儲備的。在這種情況下,多吃多生,少吃少生,生得越多,吃得越多。其實這種狀況並不是當時人類主動選擇,而是迫於另一種壓力——馴化動植物。因為沒有動植物的馴化,就無法滿足人口的增長需求。所以,這就是一個被動的妥協。

人當然不會輕易妥協的,再加上地球冰期使之前的狩獵-採集捉襟見肘,農業在馴化技術的支援下,應運而生。

如果沒有冰期帶來的食物危機,可能原始人還不覺得狩獵有什麼問題,人類的發展還躺在舒適區中。畢竟根據南非布希曼人的文化人類學觀察,他們即便是狩獵採集,但是可以吃85種植物,223種動物,比當時農民吃得種類、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要多得多!

2021.10.30|《全球通史》第二章——為地為牢與臨渴掘井

原始人的選單豐富且營養

舒適,多麼美好的詞語,舒心且安適。沒有人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狀態。但是現實是,老天總要刷刷存在感,舒適區早晚會被打破。而古人類未雨綢繆地做了馴化工作,順利完成了狩獵採集到農業的過渡。

現在,常常可以聽到各種變革,風險無處不在。這就是舒適區被打破的外在因素。也常常可以聽到,內捲到一個境界就是無法改變現有的狀態,即便是舒適區也不舒適。甚至也有打著雞血要邁進舒適區裡,以求抗風險,以求安穩。

但是,過去的歷史程序總結出來的是“宜未雨而籌謀”。

捫心自問,當初做下的決定,是為了“毋臨渴而掘井”,還是畫地為牢?

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辜負自己,只不過@道之雲遠讀書慢

慢讀書,慢思考,慢書寫,生活需要從容有價值

另外,這一章還有一個點也很有意思,就是關於部落生活的低生產率是源於部落成員的工作不是為了謀生,不必忍受工作的不幸。這就是慢下來並享受過程,而效率也就低了。魚與熊掌,果真不可兼得啊。

所以,一天寫一篇讀書筆記我很享受,一天寫兩篇我就不享受了。

哈哈~今天就到這裡啦~~~

感謝閱讀哦~~~與君共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