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0043《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卡爾.波普爾(2)

2021-11-26由 西木教育 發表于 歷史

六、極權主義的正義

1、柏拉圖社會學政治綱領:

理想主義的變化和靜止觀有關;自然主義。最主要的要素:

嚴格的階級區別,也即,組成統治階級的牧人和看家狗必須嚴格地和人類的家畜區分開來。

國家和統治階級共命運;該階級的獨特利益,即是(國家)整體的利益;要服從這個整體,對這個階級的生育和教育的嚴格規定,對其成員的利益的嚴格監督和集體化。

2、柏拉圖《理想國》中,正義是中心話題。探索方法是努力尋找國家中的理念,然後竭力把這一結果運用於個人。把正義與階級統治和階級特權原則等同了起來。

用保持嚴格的階級差別和階級統治的方法,來遏止一切變化。

三個階級之間的任何改變或混合一定是非正義的,反之,則是正義。

不把正義看作是個人之間的一種關係,而是視為以階級關係為基礎的整個國家的一種效能。只有具備了健全、強大、統一——穩定,國家才是正義的。

3、人文主義的正義理論提出了三項主要的要求或建議:

(a)徹底的均等原則,也即,建議根除“自然的”(天生的)特權。

(b)普遍的個人主義原則。

(C)保護它的公民的自由應當是國家的任務和目的。

4、對這些政治要求或建議中的每一條而言,在柏拉圖都有與其截然相反的相對應的原則:

(a1)自然特權原則。

(b1)普遍的整體主義或集體主義原則。

(C1)保持並加強國家的穩定應當是個人的任務和目的。

5、柏拉圖《法律篇》:對不平等的公平對待必定導致不平等。

6、柏拉圖集體主義:個體應當推進整體(無論是全人類、國家、家庭、種族還是任何其他的集體機構)的利益。

7、柏拉圖承認的首要準則是

國家利益

。只要是推進國家利益的都是好的、善良的、公正的。只要是威脅國家利益的就是壞的、邪惡的、不公正的。服務於它的行為是道德的;威脅它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換言之,柏拉圖的道德準則是嚴格的實用主義;它是集體主義或政治實用主義的準則。

8、集體主義的、部落主義的、極權主義的道德理論:“善就是為我們的集團、我們的部落、我們的國家利益服務。”這種道德在國際關係中意味著,國家自身的任何行為永遠不會錯,只要它是強大的;國家不僅有權力給它的公民施以暴力,來加強自己的力量,而且也可以進攻別國。

9、從極權主義倫理學的觀點以及集體效用論的觀點看,柏拉圖的正義理論完全正確。保持自己的職位是一種美德,公民的德行就相當於軍隊的紀律。而且這種道德所起的作用正如同“正義”在柏拉圖的品德體系裡所起的作用。

10、在國家這面大鐘裡,齒輪用兩種方式來體現其“品德”:

齒輪的尺寸、形狀、力量等必須符合自己的工作;對一項特定工作的符合性,將帶來一種差異性,這跟齒輪的特殊任務有關。有些齒輪(因其本性)大而派上用場,所以是道德的;有些因其堅固;有些則因其光滑。

每一個都必須安裝在恰當的位置並且必須固守這一位置。固守崗位的美德則是它們共同具有的,而且同時它們對整體而言也是一種美德,被恰當地安裝到一起——處於融洽協調的狀態。對於這種普遍的美德,柏拉圖給它命名為“正義”。

11、柏拉圖的極權主義指一個階級對其他階級的不受挑戰的統治沒有商量的餘地。其初衷並不是上層階級對勞動階級的最大限度的剝削,而是整體的穩定性。不能簡單地說極權主義是非道德的,它是封閉社會、集團式部落的道德;它不是個人主義的自私,而是集體主義的自私。

12、柏拉圖的正義理論,如在《理想國》及以後的著作中所倡導的,是有意識地企圖戰勝他那個時代的平等主義、個人主義及保護主義思想傾向,並透過形成一種極權主義的道德理論來重申部落制度。同時他又受到新興人文主義道德觀的強烈影響;但他沒有跟平等主義論戰,而是連討論這個問題也逃避了。在他天生優等的精英種族的極權主義階級統治這項事業當中,他成功地獲得了人文主義情緒(他深知它的力量)的同情。

13、正義對於國家的力量、健康和穩定大有助益。這個論點與近現代極權主義的界定再相像不過了:一切對我的國家、或我的、或者我的政黨的力量有用的就是正確的。

七、領導的原則

1、

政府的兩種主要型別:第一種形式可以透過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例如,透過普選,該社會制度提供了被統治者可能推翻統治者的方式,而該社會條件也確保這些制度不會輕易地被那些握有權力的人破壞。第二種形式組成的政府,被統治者除了舉行成功的革命外,無別地推翻政府的出路。

2、民主理論並非建立在多數人應當統治這一原則之上。諸如普選和代議制政府等各種各樣的民主控制的平等主義方法,應當被視為經過斟酌後,在普遍存在著的對專治統治的不信任傳統中的一項合理而有效的制度,防止專治的制度。這些制度永遠需要改善,並且要為它們自身的改善提供諸種渠道。

3、民主給政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基本架構,從而有可能不使用暴力,而用理性來設計新制度改造舊制度。民主並沒有提供理性,公民的心智和道德標準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個人問題。

4、在一個不民主的國家裡,完成合理改革的唯一途徑是透過暴力推翻政府,然後引進一套民主的理論體系。那些以任何“道德的”理由來批判民主制度的人,沒能分清個人問題與制度問題之間的不同。

5、民主制度不會自我改進,改進民主制度的問題通常是個針對人而非針對制度的問題。但假如我們想有所改進,我們必須搞清楚,哪些制度我們需要改進。

6、蘇格拉底的道德(唯)理智論:善和智慧同一,沒有誰的行為會悖於他出色的知識,知識的缺乏應當為所有道德錯誤負責;道德的高尚可以被教導,有人類普通的智慧就夠了。

7、蘇格拉底的唯理智論根本上是平等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由於蘇格拉底心智的謙和及他的科學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極權主義成分已被減到最低限度。

8、選擇或教育未來領袖這一思想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很難設計出選拔傑出人才的制度。制度選舉對柏拉圖心中的目標,即阻止變化,相當奏效。但如果我們的要求不止於此,則它很難發揮作用,因為它經常傾向於革除創造性的原創力,而且,更為普遍的是除掉不同尋常始料未及的品質。

9、柏拉圖的政治綱領更多地是制度的而不是個人主義的,他想透過對領導繼承的制度控制來阻止政治變化。這種控制將是教育方面的,依靠權威主義的認知觀——依靠博學專家的權威,以及“被證明是正直誠實的人”。

10、

一位負責任的政治家應當是一位真理和智慧的熱愛者而不是一位佔有者,他之所以聰明僅在於他有自知之明

八、哲學王

1、蘇格拉底警告政治家防範因其權力、才能、智慧而忘乎所以的危險,並且力圖教導我們,最為要緊的是——我們都是脆弱渺小的人類,從(蘇格拉底)諷喻、理性、真實的世界到柏拉圖因其具有魔幻般的權力而使他凌駕於普通人之上(儘管還沒有高到無需運用謊言或者無視每個巫師的卑鄙交易——他們兜售咒符,兜售生育的咒符,以換取凌駕於同行之上的權力——的地步)的哲人王國,這是何等的退步!

九、唯美主義、完善主義、烏托邦主義

1、

烏托邦方法:任何一種理性行動必定具有特定目的。它有意識地且一以貫之地追求其目的,並且根據其目的決定所採取的手段,這同樣是理性的。

假如我們想要理性地行動,那麼選擇這個目的就是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情。

必須小心謹慎地決定真正的或最終的目的,必須把它們同那些實際上僅僅作為達到最終目的的手段或中間步驟的中間的或區域性的目的明確區分開來。

2、零星工程的思考方法:採取找尋

社會上最重大最緊迫的惡行並與之鬥爭的方法

,而不是追求其最大的終極的善,併為之奮鬥的方法。

並不存在使一個人幸福快樂的制度手段,而是一種在能夠避免的情況下要求不被造成不幸的權利。後者假如真的加以嘗試,會很容易地導致不可容忍地加劇人類苦難。

前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加以運用,而後者的主張會容易成為持續的拖延行動的手段,把行動拖延到以後各種條件更為有利的時候。

前者是迄今為止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我們將看到,包括蘇俄在內)推一真正取得成功的改善事物狀況的方法;而後者,無論在哪裡,只要加以採用,就會導致採用暴力而不是採用理性,如果不是導致放棄這個方法本身,至少也得導致放棄原來的藍圖。

3、烏托邦社會實驗,必須是在“大規模”上進行,它們必然涉及整個社會。但零星社會實驗卻能在現實環境下,在社會之中加以實施,儘管是在一種“小規模”上進行的,不使整個社會發生革命性劇變。

4、烏托邦方法必然導致對於以往造成了無數犧牲的某個藍圖的危險的教條主義的忠誠,強大的利益必定與這項實驗的成功聯絡在一起,所有這一切都無助於這項實驗的理性行動或科學價值。

5、零星的方法卻允許反覆的實驗和連續的調整。實際上,它可以導致這樣一種讓人滿意的形勢,在這個形勢下,政治家們開始注意他們自身的過錯,而不是試圖為自己辯解,並證明他們總是正確的。

6、馬克思的批判:烏托邦計劃永遠不可能按照它們被構想的方式得以實現,因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社會行動曾準確無誤地產生出期望的結果。對社會制度進行理性計劃的信念完全是不現實的,因為社會必然按照歷史規律而不是按我們的理性計劃來發展。我們所能做到的一切,只是減輕歷史程序中的陣痛。

7、每一個人,都應該被賦予由他本人塑造他的生活的權利,只要這樣做不過分干預他人。

8、政治必須維護平等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原則,追求美的夢想必須服從於幫助處於危難之中的人們以及遭受不公正之苦的人們的迫切需要,並服從於構造服務於這樣的目的的各種制度的迫切需要。

9、假定徹底重建我們的社會世界將會立即帶來一種可行的體制,這是不合理的。由於缺乏經驗,我們會犯很多錯誤,只有透過一種持久而勤勉的小幅度調整過程,才可能消除這些錯誤。換句話說,只有運用我們倡導使用的零星工程的理性方法,才能做到這一點。

十、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1、

神秘的或部落的或集體主義的社會稱為封閉社會,每個人都面臨個人決定的社會是開放社會。

2、

開放社會里,許多成員都力圖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和取代別的成員的位置。這就會導致,比方說,階級鬥爭這類重要的社會現象。

3、

哲學的興起本身是可以解釋為封閉社會及其神秘信仰的衰落的一種反應。它力圖用理性的信念來取代已經喪失的神秘信念,它建立新的傳統——向各種學說和神話挑戰,並對它們加以批判性討論,以改造傳授某個學說或神話的舊傳統。

4、個人主義、平等主義、理性的信念和自由的熱愛是必須與之作鬥爭的,新出現的、強有力的、並且從開放社會的敵人看來是危險的情緒。

5、如果我們希望仍然成為人,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通向開放社會的道路。我們必須對未知、不確定和不保險的事情不斷進行探索,使我們所能具有的理性,儘可能好地為安全和自由而制定計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