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蔡元培:18割肉救母,36歲暗殺慈禧,一言不合辭職的北大校長

2021-11-26由 新斗羅大陸弒神 發表于 歷史

他是現代教育先驅,將北大從泥潭中拉出來,挑起教育的大梁。他十八歲割肉救母,恪盡孝道,三十六歲研製炸彈暗殺慈禧,五十二歲接下北大這個燙手山芋,整頓學風。他輾轉於政治、教育、學術三界,有所不為,無所不容,大事不含糊,待人如己。他迎難南進北大,開創新風氣。他曾七次北大校長,可他依然被譽為北大之父。他就是——是蔡元培。

蔡元培:18割肉救母,36歲暗殺慈禧,一言不合辭職的北大校長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蔡元培的溫度人生。他十七歲那年,母親得胃病久治不愈,蔡元培心急如焚,聽老輩人說祖母曾大病一場,七叔從臂膀上割肉拌在藥裡,祖母服後痊癒。蔡元培別無他法,只能依葫蘆畫瓢,從左臂上割下一小片肉,或入藥禮服侍母親服下,只求母親能夠延年益壽。然而割肉療法絲毫沒有見效,十八歲那年,母親永遠的離開了他。

十一歲喪父,十八歲喪母。所幸他十年寒窗,仕途顯達,二十六歲那年便已在科舉的道路上平步青雲。

就在這時,甲午戰爭爆發,中國國運一跌到底,讓蔡元培等知識分子備受刺激。他憤怒於清廷的無能,心繫於民族的危亡。

就在起義屢屢失敗,革命頻頻受挫之時,一股政治暗殺風暴醞釀而起。三十六歲那年,蔡元培秘密加入暗殺團組織,成為一名殺手。第一個暗殺目標便是慈禧太后。

蔡元培自學化學,潛心研製炸藥,日夜攻關、反覆試驗,終於研製出了炸彈。成功製作炸藥以後,他們長期蹲伏於慈禧出沒之處,想要伺機而動。因計劃洩露,以失敗告終。

不久後再次起義,再次失敗。成員被抓,基地被端。蔡元培的殺手生涯告一段落。

四十八歲那年,教育司司長沈步洲邀請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就這樣,他的教育救國志願被點燃,毅然啟程回國。

他的朋友並不看好這事兒,紛紛建言,多數人反對,少數人贊成。不少朋友都認為北大太腐敗了,進去了要是沒有整頓好,反倒會損害自身名節,勸他不要太天真。

孫中山可不這麼想,他認為像蔡元培這樣的老同志,就該去官僚主義籠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國最高學府,不但能發展教育,還能傳播先進思想。

在孫中山的勸說下,他決定接下北大這個燙手山芋。如他所言,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那個時候說他去北大是下地獄,一點都不為過。

之前的北大原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後才更名北大,可校名改了,本質並沒有變化。那時的北大像個衙門,沒什麼學術氣氛,學生不叫學生叫老爺,老師也不叫老師叫中堂。北大的老師不學無術,一心為官。有的老師本來就是政府官僚,學問不大,架子不小;有的老師是老頑固,牴觸新思想,優秀的老師寥寥無幾。北大的學生多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他們來北大隻是為了混到第一學府的文憑,平日愛好就是逛煙花巷,打麻將,不學無術,貪玩享樂,一片烏煙瘴氣。專攻學術、嚴格要求的老師會受到排斥,在政界有地位的兼職老師哪怕總是請假卻備受歡迎。學生畢業後還得仰仗闊老師做靠山。

他自然知道當北大校長的種種難處,他一生難進易退,偏偏這一次他選擇知難而上。也許是孫中山的勸說奏效了。但更重要的是,他特別重視大學教育,在他看來,小學師資來自好中學,中學師資來自好大學。隨後他出任北大一事引起了輿論界的轟動。有媒體稱,大風雪中來自學界泰斗,如會晤之時忽睹一顆明星眼。

1917年,寒風蕭瑟,車馬粼粼,一輛馬車停在北大門口,蔡元培從馬車上下來,校職工在門口列隊向他鞠躬致禮,以示歡迎。不料他一反歷任校長目中無人不予理睬的慣例,脫下禮帽,深深鞠躬,回已盡力鄭重其事,全校師生大為驚訝。可沒人知道,自從這一鞠躬以後。蔡元培徹底改變了北大。

五天後,北大的開學典禮上,蔡元培發表了就職演說,他開明宗義,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就這樣,在中國當代大學歷史上,蔡元培成了提出學術本位思想的第一人。他顛覆了沿襲數千年的傳統辦學觀念,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樹立了豐碑。他率先倡導教授治校的管理制度,精簡機構,下放權力。在當時數千人規模的北大,只設置校長秘書一職,行政會議、教務會議、總務處三足鼎立,各司其職,民主高效。他一改校長一言堂的專制制度,從根源上遏制了校長任意辦事的不良風氣。

整頓北大期間,蔡元培開創了男女同校的先河。1920年,蔡元培在北大首次對外招收女生。那時候北大錄取女生的道路上橫亙著兩座大山,一座是教育部的責難,一座是封建腐朽者的估計。保守者向他質問,兼收女生是新法,為什麼不先請教育部核准?他回覆,教育部的大學令並沒有專收男生的規定,從前女生不來要求,所以沒有女生,現在女生來要求,而程度又夠得上的,大學就沒有拒絕的理。對於外界輿論,他不予理會,一心辦學。所幸男女同校制度並未扼殺於搖籃。反倒在他開闢先河以後,在全國範圍內流行起來,短短几年內成為全國高校標杆。

樹先鋒改制度的同時,蔡元培還不忘廣納賢才。他深諳讓大學成為大學的不是大樓,而是大師。用人方面,他唯才是舉,凡是學術過硬、熱愛教學、為人師表的一概任用。為了聘請陳獨秀,他曾三顧茅廬。對於蔡元培的邀請,起初陳獨秀以自己才學疏淺婉言謝絕,但之後蔡元培拜訪得更頻繁了。彼時陳獨秀為書社籌錢,白天四處接洽,晚間看戲,晚睡遲起,蔡元培差不多天天來看陳獨秀,有時來得很早,招呼茶房不要叫醒,他就坐在門口靜靜等候。蔡元培的執著打動了陳獨秀,他這才道出事情原委,他不想受聘,是想要回上海辦新青年。為了請陳獨秀出山,蔡元培幫他把新青年的辦刊地點遷移到北京,最終陳獨秀答應就任。

蔡元培:18割肉救母,36歲暗殺慈禧,一言不合辭職的北大校長

憑藉著惜才之心、寬廣的胸襟,北大聚集了一大波奇才,蔡元培的帶領下,北大學風丕振、聲譽日隆。他成就了北大,北大也成就了他。北大因有了蔡元培,才成了名符其實的最高學府。蔡元培因在北大實施改革,才成為了我國現代教育家先驅。

他書寫了北大的傳奇,也曾因一言不合就辭職引發爭議。他曾七次辭職,各有各的原因,其中第三次辭職最為令人震撼。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大學生們拉著“頭可斷,青島不可失去”,“取消二十一條”的橫幅,在天安門樓前遊行示威。憤怒之下,學生們放火燒了曹宅。這時大批軍警趕到,當場逮捕32名學生,其中北大學生有20人。對於學生的做法,蔡元培贊成也不是,否定也不是。一方面,巴黎和會的失敗讓他痛心疾首。看見學生們不再麻木,敢於表達民意,所以他沒有阻止這次五四運動,內心不堪,無所作為。一方面他堅持學生應以學業為重,不宜捲入政治漩渦,就算有心參政也不能牽連學校,所以他在形式上勸阻學生。畢竟五四運動影響很大,北大也因學生的極端行為遭受政府的嚴厲懲辦,政府要求校長開除鬧事學生,一些反對派揚言要解散北大。

蔡元培:18割肉救母,36歲暗殺慈禧,一言不合辭職的北大校長

就算這樣,蔡元培還是站在了學生這一邊,他沒有責備遊行的學生,對於被捕學生,他極力營救,他集結14校校長計劃前往警局要求釋放學生,如果不行就前往教育部,再不行就去總統府,一刻釋放就誓不罷休。蔡元培還表示,為了學生的安全,願意一人抵罪。經過長期交涉,被捕學生終於在3天后釋放。但這次北大和政府的對立,讓蔡元培的處境十分艱難。

有官僚政客提出查封北大承辦校長。次日,蔡元培主動提交辭呈,第二天清早他黯然離開北大,最終因政府一再挽留,辭職未果,兜兜轉轉了多次,心繫北大心繫學生的他終因地位尷尬,進退兩難,決意不再捲入半官僚的校務,和北大斷了關係。

晚年他有感於一生忙碌,一心想讀書著述,以遂晚年心願,但因病情危重,他的譯著並不完整。1940年,蔡元培七十三歲,一日起床後,他剛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鮮血,跌倒在地,兩日後醫治無效,溘然長逝。蔡元培當了十一年北大校長,在北京仍買不起房,直到死後也沒有一間房子、一寸土地,不僅欠下千餘元醫藥費,就連入殮時一清棺木都是好友代籌的。

美國學者杜威說,“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一下,牛津、劍橋、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等等,這些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故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對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畢竟他曾憑藉一己之力領導一所大學,將北大從泥潭中拉出,挑起教育的大梁,讓一個民族的教育發生鉅變。北大紅樓今猶在,世間已無蔡元培。

蔡元培:18割肉救母,36歲暗殺慈禧,一言不合辭職的北大校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