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無錫-蠡溪苑

2021-11-18由 蔡家村人 發表于 歷史

梁溪河又名梁清溪,是無錫最古老的自然河流,被譽為無錫人的母親河,是溝通城區水系、京杭大運河、蠡湖和太湖的一條天然水體紐帶。2004年7月無錫市政府啟動了梁溪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經過4年多的努力,沿線七公里的梁韻苑、仙蠡墩、蠡溪苑、漁趣園、梁湖生態園等多個開放式景點將梁溪河連線為穿越歷史人文,迴歸自然生態的風情梁溪河景觀帶。

蠡溪苑是整個梁溪河水環境整治工程的“承轉”部分,總面積約為7。2公頃,以蠡溪橋為界分為東、西兩苑,蠡溪東苑以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為主,運用桑園情濃、小橋流水、水車草廬、梁溪古渡、杏花樓、牌坊、碼頭等來體現濃郁的江南風情。同時將紀念唐代憫農詩人李紳和元代大畫家倪瓚的紀念景觀點綴其中。漫步其中,花香四溢,曲徑通幽,李紳的詩句鑲嵌在松子亭中,遊人能夠反覆品味;倪瓚的雕像端坐河邊,手捋長髯,凝望靜靜的河水,似乎在構思佳作;梁溪古渡,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肩背搭包,手拿雨傘正準備上船進京趕考,年邁的老母親躬著腰,拄著柺杖在向兒子招手,依依不捨之情令人動容。

蠡溪西苑以江南水鄉枕河古街及紀念抗金名將李綱的梁溪居、明代諫臣顧可久的清溪莊和清代詩人顧光旭的名人墅園為主景,文會堂、九峰閣、煙雨墩、芙蓉池、烏頭門、山陽亭及許多的拱橋點綴其中。一走進西苑,秀麗挺拔的牌坊屹立眼前,上聯為“北屏九龍繡嶂延數千年錫惠文脈”,下聯是“南帶五湖煙波閱三萬頃吳越風光”,橫批是“蠡溪水苑”,苑內樓堂館亭都是仿古建築,飛簷翹角,雕樑畫柱,古色古香、錯落有致。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自然與人文相映成趣的休閒勝地。

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父輩定居無錫梅里,青年時曾在無錫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無錫人。倪瓚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倪瓚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幹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李綱(1083-1140),字伯紀,號梁溪居士,祖籍福建邵武,出生和成長於無錫,北宋政和二年中進士,官至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力主抗金的著名宰相,有《梁溪先生文集》傳世。相傳他的故居在梁溪河畔,名為“梁溪居”,由中隱堂、棣華堂、文會堂、九峰閣、舫齋、心遠亭、濯纓亭等組成。

顧可久(1482—1561)明代官員。字輿新,號前山,別號洞陽,南直隸無錫人。正德九年進士,官至廣東按察司副使。為官耿直敢諫,曾兩遭廷杖,是明代有名的剛直之臣。隆慶四年他的學生海瑞任應天巡撫時,為追懷老師,奏檄建祠。

顧光旭(1731~1797)字華陽,號晴沙,又號響泉,無錫人,顧可久後裔。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官至甘肅乾涼道、署四川按察司使。工書法,與王文治、劉墉、孔東山、梁同書、周稚圭相頡頏。求書必索潤筆,亦甚廉。即取以市大布制棉衣以施寒者,鄉里稱善人,卒年六十七 。著有《響泉集》、《梁溪詩鈔》。

(文字轉引自百度、無錫總工會網站/宋世明等)​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無錫-蠡溪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