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南明史之滿清入關後態度的變化

2021-11-17由 夕陽落青山 發表于 歷史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二,滿清攝政王多爾袞進入北京城。為取得漢族官紳地主的支援,滿清最初以為明帝復仇討賊相標榜,到最後決意一統中國,這中間態度是如何變化的呢?

一、標榜為明覆仇

相比於大順軍進京時絕大部分明朝官紳都報名請用,清兵佔領北京後相當一批漢族官紳出於民族隔閡不願出仕清朝,紛紛南下。順治元年(1644年)七月,滿清吏部左侍郎沈惟炳在奏疏中寫道:

“大清入來,規模宏大,安民和眾,恩已著矣。而京官南去不返,似懷避地之心;高人決志林藏,似多避世之舉。見在列署落落晨星,何以集事而襄泰運哉。”

多爾袞進京初期比較謹慎,遇事多聽從范文程、洪承疇等漢族官僚的建議。為了取得漢族官紳地主的支援,他以為明帝復仇討賊相標榜,進京後的第三天就下令:

“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以展輿情。著禮部、太常寺備帝禮具葬。”

南明史之滿清入關後態度的變化

崇禎帝

滿清佔領北京初期,暫未與南明朝廷接觸,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基礎,以為明帝復仇討賊相標榜,並大肆招攬漢族文武官紳,使自己迅速在畿輔以及附近地區站穩了腳根。

二、初意南北分治

山海關戰役後,滿清輕易地佔領了北京及其附近地區,但在總體戰略上並沒有確定,個別滿洲貴族甚至主張“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諸王以鎮燕都,而大兵則或還守瀋陽,或退保山海,可無後患”。

攝政王多爾袞卻因為皇太極曾經說過:“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不同意就此止步,但對於到底能取得多大範圍心中也沒底。

多爾袞在為崇禎帝舉哀三日後便下令剃髮改制,有人建議說:“南人剃髮,不得歸。遠近聞風驚畏,非一統之策也”。多爾袞說道:“何言一統?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

多爾袞釋出文告說:

“諮爾河北、河南、江淮諸勳舊大臣、節鉞將吏及布衣豪傑之懷忠慕義者,或世受國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從王,皆懷故國之悲,孰無雪恥之願?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揚。其有不忘明室,輔立賢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當通和講好,不負本朝,彼懷繼絕之恩,此惇睦鄰之義”

南明史之滿清入關後態度的變化

全國形勢(滿清入關之初)

滿清立足北京後,總體戰略確定為定都北京以圖進取,但對於自己的實力究竟能夠控制到多大的地盤還沒有把握,因此,滿清準備接管的地方暫限於河北、河南、江淮,即長江以北,並示意南方漢族官紳可以輔立賢藩、共保江左。

三、決意一統中國

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滿清的態度再次發生改變。

首先,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南方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宋代以前出現過的南北分治的經濟相對平衡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從元代以來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上自朝廷、達 官貴人,下至部分軍民都仰賴於南方漕運的糧食和其他物資,這種經濟上的依賴不是僅靠南方朝廷以“歲幣”形式提供的金銀、綢緞之類就能夠解決的。

其次,降清的官僚中相當一部分是南方人士,他們惟恐出現南北朝的局面,自己將和故鄉親屬分隸兩個對立政權,關河阻隔,骨肉相離,因而竭力慫恿滿洲貴族決策南征,並且大談江南民風脆弱,不難平定。

第三,自從五月間滿清佔領北京及周邊地區以來,除了在七月間發生過大順軍由山西反攻,佔領井陘縣城以外,南京的弘光政權龜縮於江淮以南,數十萬大軍割據自雄,魚肉當地百姓,連大順軍西撤後歸屬未定的山東、河南都沒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收復。

南明史之滿清入關後態度的變化

清朝鼎盛時地圖

綜合以上原因,滿清朝廷認定沒有必要承認南明弘光朝廷,於是決意一統中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