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2021-11-15由 近代史羅山 發表于 歷史

朱元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複雜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其複雜的個性,其原生家庭對其影響重大。說起他的原生家庭,大部分人會不假思索,不就是安徽鳳陽的貧苦農家嗎?其實不然,朱元璋是他家中第一個鳳陽人。

按當時

的行政規劃

,他爺爺算是南京人(金陵句容,今天歸屬鎮江,富裕的全國百強縣市),他父親是泗州盱眙人,就連他幾個哥哥都生在今安徽蚌埠的五河。這曾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中產之家,三次幾乎實現階層躍升,卻三次被打回原形,不得不持續向更加偏僻貧窮的地區遷徙,到朱元璋少年時候徹底陷入貧困。朱元璋的生長環境,是他家祖孫三代裡最艱苦的一個。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為父母修墓立碑,等於是給自己原生家庭的一個蓋棺論定的評價

朱元璋的早年艱辛為人所共知,他也曾經並不迴避對自己的艱辛往事,一字一句都鐫刻在他為父母修建的皇陵碑上。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命江陰侯吳良督工在老家鳳陽為父母修陵。這一年裡朱元璋已經50歲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一時思緒回到了幾十年前,彷彿“見蒼顏皓首,忽思往日之艱辛”。翰林侍講危素奉命撰寫了皇陵碑文,朱元璋讀罷卻並不滿意。危素是當時著名的文苑大家,也是史學大家,在元朝就身居高位,對朱元璋起兵的歷史想必十分熟悉。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老臣危素,故意美化朱元璋的原生家庭,讓朱元璋十分反感(不過朱元璋原本也煩他)

但朱元璋認為危素的文章寫的是“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於是親自動筆,寫下《御製皇陵碑》文,揭露了自己的艱難往事。這一千餘字至今鐫刻在鳳陽皇陵碑上,趙翼(就是那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趙翼)評價其文“粗枝大葉,通篇用韻,必非臣下代言也”。這是朱元璋親自撰寫的回憶錄,在這篇作品中,朱元璋親自為後世讀者梳理了自己原生家庭的環境。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御製皇陵碑》拓片

朱元璋用很簡短的文字記述了自己的家族史,只有十六個字: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旁徨。這說的是他的父親朱五四在鳳陽的艱難謀生之路。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微的皇帝,然而他的家族並不是一直都那麼窮。朱家三代人有幾次幾乎實現了階層躍升,從無產者佃農晉升為準中產自耕農,然而又迅速被打回原形,這對一個有抱負的年輕人而言,是一種真正的折磨:沉重的命運枷鎖,不是靠個人努力就能掙脫的。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朱元璋原生家庭遷徙史

若問朱元璋的老家在哪裡,大部分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鳳陽,其實並不準確。爺爺朱初一原本住在金陵句容朱家巷,祖上幾輩人辛勤耕耘,已經過上有房有地的中產階級生活了,但架不住徭役折騰。在兇殘衙役的皮鞭棍棒之下,朱初一隻能捨棄了房產地產,帶著兩個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大伯和父親,逃到淮河下游的泗州。勤勞的朱初一帶著兩個能幹的兒子在這裡奮鬥幾年,終於又攢錢買了一小塊自己的地,一切似乎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爺爺朱初一選擇落腳的地方,具體而言是泗州的盱眙縣。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盱眙地形,極度低窪,洪災面前無處可逃

盱眙這地方河網密佈,在當代以盛產小龍蝦而聞名。然而朱元璋的那個時代,這種美味的入侵物種尚未到來,盱眙的河網密佈只能意味著地勢低窪,一旦發大水就是沒頂之災,百里以內的一切人類生活痕跡都會被一朝抹平。再加上朱元璋的大伯和父親先後生了四個男孩,家裡很快又被吃空了,只能再次遷徙。大伯朱五一逃到了濠州鍾離,也就是鳳陽縣。父親朱五四則逃到淮河中游的五河縣,呆了幾年又去投奔了大伯。朱元璋父祖的生涯表明,在元代的江淮內陸連脫貧都很困難,更不要說致富了。勤勞的農民連勉強餬口也做不到,幾代人奮鬥攢下來的家業,一次災害或是徭役就會消耗殆盡。朱元璋的出生地安徽鳳陽,在明代稱之為中都,政治地位尊崇,還修建了恢弘的城牆宮室,然而其所在的江淮內陸在今天也不是經濟發達的區域。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鳳陽明中都皇城遺址,在失去政治地位之後,當年宏偉的城址迅速退化為大片農田

在元代,此處的命運則更加悲慘:這裡曾是宋金、宋蒙交戰的前線,殘酷的拉鋸戰持續了數百年,一座座名城變成廢墟(如姜夔筆下的揚州),百姓四散,土地荒蕪,水利失修,災害四起。而元代定都北方,仰仗南方的漕糧北運,為了維持南北漕運的命脈——京杭大運河不被黃河泥沙淤積,淮河下游成為了犧牲品,經常氾濫,為了治水又不得不徵發百姓服徭役,一年到頭沒有安生日子好過。朱元璋的家族史就是這片無常土地的災難史。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即使沒有朱皇帝,元末的江淮內陸仍然不是一片安居之地

朱元璋就降生在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縱然後世為他的出生附會了一些神奇的異象,如“紅光滿室”、“夜數有光起”之類,但在當時並沒有人把這個孩子的降生當個大事。其父朱五四不是本地人,是投奔大伯朱五一才遷居到此。這戶外來人家“務本積德”,鄰里都誇他是好人。但伴隨祥瑞出生的孩子畢竟只是一個佃農的第四子,大家在貧瘠的土地上討生活,沒人有閒心顧得上別的,鄰里道喜一番也就散去了。按照家族的備份,這個新生的男孩被人叫做朱重八。這個佃農的孩子從小幹農活,在大伯和父親教導下,他知道先祖們曾經靠勤奮耕耘過上了有房有地的溫飽生活,也知道了在衙役逼迫下,被迫舉家遷徙、家道中落的歷史。若問此時朱重八的人生理想,無外乎做一個自給自足的自耕農而已,這就是他祖輩、父輩奮鬥一生的目標。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在朱重八的十七歲那年(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一場乾旱席捲了江淮,隨之而起的是遮天蔽日的蝗蟲與橫行的瘟疫。朱氏家族經歷了那麼多的起起落落,一家人都捱過來了,但這次的厄運來得猝不及防。在這年的四月六日,父親去世,三天後大哥去世,十三天後母親去世。朱家是外來戶,在當地沒有地,只能地主劉繼德向求一塊墳地,卻遭到了劉繼德的辱罵。劉繼德不但不憐憫朱家,反而連續幾天登門辱罵,“呼叱昂昂”,“譙呵不絕”。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在“闔家守喪”的災難性慘劇中,為富不仁者的冷漠與殘酷深深刺痛了少年朱重八。最終還是好在劉繼德的哥哥,退休官員劉繼祖出了一塊地讓他安葬父母兄弟,五十歲的皇帝朱元璋其回憶當年,是“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何其慘痛。這塊小小的墳地在二十五年後成為了鳳陽皇陵,這位好心的劉繼祖被朱元璋封為義惠侯,賞賜良田三十傾報答恩情。然而在當時,十七歲的朱重八並不知道明天在哪裡。與倖存的兄弟痛苦一場,“兄為我哭,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終於,鄰居汪大娘大娘讓兒子領著朱重八,帶著禮物投奔了鳳陽城南鳳陽山上的皇覺寺,後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這位好心的劉繼祖被朱元璋封為義惠侯,賞賜良田三十傾報答恩情

朱元璋受的教育有限,無非是在廟裡跟著唸經和尚學著認了幾個字,後人評價他是“以遊丐起事,目不知書”,但朱元璋並不以此為恥。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寫下了《御製資世通訓》這本小冊子,從中不難看出他對自己文化程度的認識。朱元璋承認自己小時候家裡沒錢讀書,“聖人、賢人之道一概無知”,但當時年幼單純的他又很喜歡聽勸人向善的“善人之言”,這構成了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社會的基礎。隨後經過元末的群雄並起,戎馬倥傯間更加顧不上文化學習,直到數年之後,朱元璋逐漸闖出名堂,才“乃尋儒問道,微知其理。”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御製資世通訓》收在其中

朱元璋在《御製資世通訓》中寫道:父母既不賢明也算不得愚蠢,孩子沒人教導,結果這孩子又孝順又友愛,誰都沒他優秀,這是為啥?(有父母不賢而不愚,子無師而乃仁,於六親和,父母孝,悌於兄,朋友信,睦四鄰,農者勤於農,士者勤於士,博精於人事,其源何如?)朱元璋認為,這是因為這樣的父母都是“淳心之人”,祖上積德,父母自己知識水平不高,孩子只能向周圍人學習,博採眾家之長,比那種跟著一個教書先生讀死書的孩子不知高到哪裡去了。畢竟“一師之學,一人之見而已”。不難發現,朱元璋這說的就是他自己。

朱元璋的原生家庭曾是南京城市中產,卻被三次打回赤貧

趙翼《廿二史札記》,對朱元璋如此評價

朱元璋曾被代史學家趙翼如此評價:“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者也”。在這樣一個顛沛流離的原生家庭長大,朱元璋的這種複雜性格不難理解。祖父、父親奮鬥一生,只是勉強乞活而已,但在當時全國水害最頻繁的淮河中下游,朱家一次次脫離險境,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朱元璋的堅韌性格由此發軔。而這種一次次被打回原型的慘痛經歷更讓朱元璋憎恨殘民以逞的不法官吏和為富不仁的土豪劣紳。而關鍵時刻鄰里的幫助,是朱元璋渡過難關的保證,這更讓他相通道德的力量,他實現理想的第一部,便是重建地方基層的道德秩序,讓百姓樸實向善。原生家庭的經歷,直接影響了此後兩百多年大明王朝的基本國策。

參考文獻

朱元璋:《御製資世通訓》、《御製皇陵碑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