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2021-11-09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發表于 歷史

公元266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晉;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長安,俘虜了晉愍帝,西晉至此滅亡。西晉雖然屬於大一統王朝,卻曇花一現,從建立到滅亡只有短短50年時間。

此後西晉皇族司馬睿南渡,在南方建立東晉,雖然繼續延續了晉祚,然而整個北方地區全部被北方少數民族佔領,五胡亂華開始。

開啟了一個極其混亂的時代,華夏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難。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永嘉之亂 衣冠南渡

而今我們探討西晉滅亡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八王之亂”,西晉宗室諸王之間連年混戰,西晉統治階級的家底被敗光;

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北方少數民族乘機建立政權,不斷髮展壯大,最終滅亡了西晉。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西晉版圖

假如歷史可以改寫,大一統的西晉能夠成為強盛王朝嗎?我們從司馬昭開始說起,司馬昭有兩個兒子,長子司馬炎,也就是後來的晉武帝;

次子司馬攸,因為司馬師早死,沒有子嗣,所以司馬攸從小被過繼給了司馬師,襲封舞陽侯,西晉建立後被封為齊王。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齊王 司馬攸

司馬攸年幼時就十分聰明,成年後性格溫和,親近賢人,也樂善好施。而且愛讀經史子集,文采十分出眾;

書法也十分了得,是名副其實的書法家(有望近貼傳世),才能和威望都超越了哥哥司馬炎。司馬懿在世時就很器重他,有時帶兵打仗,也帶上年幼的司馬攸。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司馬攸 望近貼

司馬炎英明神武,但是其子司馬衷卻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馬衷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只懂吃喝玩樂,不務正業。

為了培養太子,司馬炎安排了諸多名師輔導太子,然而司馬衷讀書時“旋記旋忘”,上一秒看過的,馬上就不記得了,請再多名師也是枉然。

公元267年,晉武帝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這是司馬炎犯下的第一個嚴重失誤。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晉武帝 司馬炎

面對這樣的兒子,司馬炎也很頭痛,擔心司馬衷會丟失祖宗開創的基業,周圍大臣也不斷勸說司馬炎改立太子。然而,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十分偏愛這個傻兒子,堅持要保住司馬衷太子之位,況且又是嫡長子(長子早夭),司馬炎也就搖擺不定了。

後來,司馬衷十四歲的時候,司馬炎又為他選了一個皇后,即歷史上有名的悍後賈南風,賈南風是西晉開國功臣賈充之女;

史書記載,其相貌醜陋,為人歹毒,這成了司馬炎犯下的第二個嚴重政治錯誤。一個白痴皇帝,加上一個貪戀權力又心狠手辣的悍婦,斷送了西晉的大好江山。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晉惠帝皇后 賈南風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理政能力,特意選了刑部的疑案讓太子作答,為了防止太子作弊,把東宮官員全部召入宮中。太子拿到題目之後,不知所措,就只得問賈南風,賈南風連忙安排外臣起草好答案送入宮中。

這時,給事中張泓看到之後說,陛下深知太子平時不好讀書,這樣的引經據典的答覆一定瞞不過陛下的眼睛,應該模仿太子口吻,用大白話作答。

張泓起草之後,讓太子抄寫,然後送給武帝。司馬炎看後,雖然覺得文字粗鄙,措詞也不當,但是邏輯還算很清晰,處置結果也很恰當,從此也就打消了憂慮。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賈南風 劇照

司馬衷繼位以後,就是晉惠帝,果然沒有任何把控朝局的能力,完全淪為他人權力爭鬥的棋子。還有關於司馬衷的幾件軼事: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肉糜帝 司馬衷

有一年鬧災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大臣彙報給司馬衷之後,司馬衷大為不解,想了半天說了句名言:

“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大臣們聽了,哭笑不得。司馬衷自身沒有錯,心地還是很善良,錯就錯在坐在皇帝的位置上。

有一年夏天,司馬衷與隨從去遊玩,走到一個池塘邊,聽見裡面傳出呱呱的青蛙叫聲。司馬衷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隨從這些呱呱亂叫的東西,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隨從就說:

“養在官田的就是官蛤蟆,養在私田的就是私蛤蟆。”

面對這樣一個皇帝,賈南風野心開始膨脹,以晉惠帝的名義下詔,命楚王司馬瑋誅殺輔政大臣楊峻,以及汝南王司馬亮,持續十幾年的八王之亂就此開始。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西晉八王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在世時,也曾經有改立自己的弟弟司馬攸為儲君的想法,一來司馬攸名義上是司馬師的兒子,按古代的禮法,應該歸還“大宗”,二來司馬攸素有人望,治國理政比司馬炎有過之而無不及,是大臣心中最適合的儲君人選。

然而,由於內有楊皇后吹枕邊風,外有佞臣賈充、荀勖、馮紞獻讒言阻撓,司馬攸遭到晉武帝的猜忌,多次下詔催促齊王返回封國,最終司馬攸在憂憤中死去,年僅三十六歲。

假如司馬攸可以代替司馬衷成為西晉第二位皇帝,相信他能夠繼承“太康之治”,引領西晉進入另一個治世,避免“八王之亂”“永嘉之亂”這樣的慘劇,大一統的西晉可以逐步走向強盛。

第一,司馬攸有很強的政治素養,而且親賢臣、遠小人,不論在宗室還是朝堂,都有很高的威望,支持者眾多。

第二,司馬攸對待匈奴等南遷少數民族的態度與晉武帝司馬炎截然不同。

在對待匈奴首領劉淵問題上,司馬攸始終對寄居都城的劉淵懷有很強的戒心,曾專門入宮向晉武帝建言“陛下不除劉淵,臣恐幷州不能久安”,建議除去劉淵,免除後患。

而武帝不以為然,竟授予劉淵匈奴左部帥,放歸匈奴部落。最終劉淵成為滅亡西晉的禍首。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南遷少數民族

面對不斷南遷的少數民族,西晉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危機的存在,

郭欽

曾向武帝上疏:

“戎狄強廣,歷古為患…今雖服從,若百年之後有風塵之警,胡騎自平陽、上黨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馮翊、安定、上郡盡為狄庭矣。宜及平吳之威,謀臣猛將之略,漸徙內郡雜胡於邊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萬世之長策也。”

郭欽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戎狄對中原政權的威脅,也提出了可行的方略,然而晉武帝不聽,嗤之以鼻說這是杞人憂天,將郭欽的奏疏完全束之高閣。

三國時期,曹操也曾提防南遷的匈奴,為防止匈奴做大,曾分匈奴為五部,所以後來的匈奴被稱為“五部匈奴”。

司馬師當政時期,曾採用鄧艾計策,把五部匈奴中勢力最強的左賢王部一分為二,進一步削弱匈奴的實力。

第三,“八王之亂”根源還在於各諸侯國權力過大,西晉中央政府放棄地方財權、人事權力。

當時司馬炎下令分封的諸王可以自選封國官員,司馬攸雖三度上書反對都不獲接納,但司馬攸日後封國內官員遺缺時都仍堅持要由朝廷任命,不自作安排。

司馬攸深知西漢七國之亂的前車之鑑,相信如果他繼承帝位,定會糾正晉武帝錯誤舉措,避免日後的八王之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畢竟歷史不能假設,面對曇花一現的西晉,以及之後的五胡十六國,偏安江南的東晉、宋、齊、梁、陳,中間經歷了將近三百年的動亂,我們只能付諸一嘆。

假如晉武帝選擇司馬攸為繼承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

東晉形勢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