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大樂昌富—鬧市區內尋奇——皇陵之細柳原篇

2021-11-07由 桃小妖 發表于 歷史

唐長安城是西安城市歷史上最為光彩照人的一筆,唐代除了在長安城區營建有規模宏大的宮殿、官署、園林、裡坊、宗教寺觀外,在長安城的近郊,也營建了數量龐大,埋葬豐富的高等級貴族墓葬群,其中不乏皇帝、皇后級別的高陵寢。

納尼?唐代帝陵難道不都營建在咸陽以北的北山山脈嗎?我們讀書多南承可不能騙人喲!

從這一期開始,南承就帶諸位扒一扒西安周圍風水寶地裡現存的那些寶庫級的唐代貴族墓葬吧。

第一期,我們來到西安東北的臨潼區。

臨潼,在唐代的時候,被稱為昭應縣。

據史料記載,唐昭應城始建於唐天寶三年(744年),北面渭水,南枕驪山,東環臨河,西繞漁水,山川形勝,獨秀關中,一派“商賈繁會,里閭闐咽”的繁榮景象。

如果大家想知道唐昭應縣城的具體位置的話,可以去華清池景區周圍尋覓喲!

而昭應縣周圍,就成了長安周邊唐代墓群中,營建年代比較早,墓葬主人身份等級極高的一處。

昭應縣的風水寶地,就是著名的細柳原。

細柳原如果朋友們有點耳生的話,可以去扒一扒漢代的歷史,十分著名的周亞夫的細柳營就建在這個原上,嚴格治軍的周亞夫就是在這裡一炮走紅,成了西漢中期的名將的。

如今,臨潼作為西安東北的交通樞紐,經濟發展迅速,城鄉面貌格局變化很大,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尋找到這些唐代帝后、太子的長眠之所。

一、唐齊陵

唐齊陵是唐代明確建有陵號的二十九處皇帝陵之一(唐代帝陵並不是只有關中十八陵喲!)

大樂昌富—鬧市區內尋奇——皇陵之細柳原篇

大樂昌富—鬧市區內尋奇——皇陵之細柳原篇

齊陵的墓主人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奉天皇帝李琮。

奉天皇帝李琮是唐玄宗非常喜歡的一個兒子,原本老皇帝有把皇位傳給他的想法,但李琮不幸英年早逝,唐玄宗追封他為靖德太子,將他葬在細柳原上。李琮的弟弟唐肅宗即位後,追諡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改葬於齊陵。

齊陵是經過我國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過的三座唐代帝陵之一(另外兩座是唐僖宗李儇的靖陵和唐讓皇帝李憲的惠陵)。

齊陵於2003年進行了考古發掘,該鈴由長方形斜坡墓道、甬道、天井、墓室和封土五部分組成。此次共發掘出土文物2000餘件,其中的哀冊平面為正方形,邊長80釐米,蓋文為“奉天皇帝恭應皇后哀冊之文”,計566字,記載了與墓主人有關的事蹟,2件諡寶為漢白玉製成,均呈正方形,邊長約10釐米,分別篆刻“奉天皇帝之寶”、“恭應皇后之寶”。其中諡寶、哀冊及列戟架鎦金飾件等重要文物均是首次發現。

齊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街道鴻門行政村西堡自然村北,現因西潼公路改道經過,發掘後封土基本無存,在齊陵附近發現有奉天皇帝之子,新平郡王李儼的墓誌。墓誌稱葬於“萬年縣龜川鄉細柳原。”

齊陵出土的哀冊現收藏於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墓誌館,是該館最有價值的藏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奉天皇帝齊陵曾經一度訛傳為末代秦王子嬰的墓葬,在很多清代方誌,以及早年出版的《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卷》均如是記載。

二、唐惠昭太子陵

惠昭太子陵是唐代營建的,十五座太子陵園之一,太子陵在唐代的墓葬規格中,僅次於帝后陵,級別極高。

惠昭太子李寧,是唐代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的長子。

809年,宰相李絳建議冊封太子,唐憲宗於當年5月9日,冊封李寧為太子,改名李宙,不久又改回原名。812年,李寧病逝,諡號惠昭太子。

在惠昭太子陵發掘以前,學術界多按照史料中的錯誤記載,認為這位太子陪葬於其父唐憲宗的景陵附近。這座墓的發掘,也糾正了這一錯誤。

惠昭太子墓於1992年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但是略為遺憾的是,該墓的壁畫因為盜掘破壞無存。

唐代詩人孟簡有一首《享惠昭太子廟樂章》,描寫了唐代為惠昭太子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景。

“喧喧金石容既缺,肅肅羽駕就行列。 緱山遺響昔所聞,廟庭進旅今攸設。”

惠昭太子墓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西泉街辦,封土現存。

三、高句麗寶藏王陵

大樂昌富—鬧市區內尋奇——皇陵之細柳原篇

寶藏王陵是我國目前儲存的為數不多的外國或少數民族國家君主的陵寢之一。

寶藏王,是高句麗的末代王。

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高句麗這個國家。

高句麗是我國古代東北的少數民族,從西漢開始就已經建國,而且實際控制區域還真不小,控制地域就是現在的朝鮮以及瀋陽和長春大部地區。高句麗歷代國王就比較好戰,不停的擴張自己的領土,從西漢,曹魏,前燕,北魏,隋朝都有過戰爭。中原歷代王朝也多以高句麗為大敵。

到了唐朝貞觀末期,,唐太宗發兵東征高麗,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攻佔遼東數十城,獲七萬餘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公元666年以後,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餘級,大敗高句麗軍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高句麗第28代國王寶藏王被唐朝俘虜。高句麗滅亡。

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

這位寶藏王被俘以後,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

他被唐高宗任命為工部尚書,娶武則天堂兄武惟良的女兒,生子高德武。

後來唐朝無法控制高句麗故地。於是676年任命寶藏王“遼東州都督朝鮮王”讓他管理遼東州都督府。 不過寶藏王卻聯合靺鞨復興高句麗,又一次惹怒了唐朝,681年,寶藏王被流放四川,682年去世。

唐代後來以親王的禮節將他埋葬在細柳原。

高句麗寶藏王陵位於臨潼區新豐街道冢劉村,視訊記憶體封土,但該墓歷史上多次被盜,封土已經被挖出了許多大洞。

四、唐昭靖太子陵

昭靖太子陵是也是唐代營建的,十五座太子陵園之一。

李邈(?——773年),唐代宗嫡長子,唐德宗養子舒王李誼之生父,母崔貴妃,同母妹昇平公主。寶應元年封鄭王,官平盧淄青節度大使,天下兵馬元帥。大曆八年薨,冊贈昭靖太子。

《唐會要》記載:昭靖太子邈陵。在京兆府萬年縣界。

昭靖太子陵的具體方位雖不可考,但其墓誌收存於洛陽。其身世、葬地記載頗為清晰。

裡面有“梁懷好學而無壽,鄧哀叢惠而方夭;夢豎感晉侯之疾,刈蘭為鄭伯之災。嗟!與善而無徵,獨戀恩而莫駐,享年廿有八,大曆八年五月十八日薨於內第。聖情惻悼,輟朝累日,追諡“昭靖太子”,名從實也。國僚奔赴,猶望後星之光;慈百寵臨,特假少陽之號。命攝太尉、黃門侍郎、平章事王縉持節即柩前冊命。大曆十年十二月廿六日,益以澥旗綏章、輅車秉馬之數,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黎幹監護喪事,戶部侍郎趙縱宣恩百於國門,賵奠葬於細柳原,禮也。”的記載。

五、唐文敬太子陵

文敬太子陵是也是唐代營建的,十五座太子陵園之一。

李謜,唐文敬太子謜,唐順宗之子。德宗愛之,命為子。貞元四年,封邕王,授開府儀同三司。

七年,定州張孝忠卒,以謜領義武軍節度大使、易定觀察等使,以定州刺史張茂昭為留後。十年六月,潞帥李抱真卒,又以謜領昭義節度大使、澤潞邢洺名磁觀察等使,以潞將王虔休為潞府司馬、知留後。十五年十月薨,時年十八,廢朝三日,贈文敬太子,所司備禮冊命。其年十二月,葬於昭應,有陵無號。發引之日,百官送於通化門外,列位哭送。是日風雪寒甚,近歲未有。詔置陵署令丞。

《唐會要》記載:文敬太子謜陵。在京兆府昭應縣界。

六、唐恭哀太子陵

恭哀太子陵是也是唐代營建的,十五座太子陵園之一。

恭哀太子李倚,唐懿宗李漼八子。鹹通十三年始王睦,與吉王同封。為劉季述所殺,天覆初追贈。

《唐會要》記載:恭哀太子倚陵。在京兆府昭應縣界。

七、唐莊恪太子陵

莊恪太子為唐文宗李昂之子。

文宗二子:王德妃生永,後宮生宗儉(李宗儉)。

莊恪太子永,大和四年始王魯。帝以王幼,宜得賢輔,因召見傅和元亮。元亮以卒史進,有所問,不能答。帝責謂宰相:“王可教,官屬應任士大夫賢者,寧元亮比邪!”於是劇選戶部侍郎庾敬休兼王傅,太常卿鄭肅兼長史,戶部郎中李踐方兼司馬。六年,遂立為皇太子。帝承寶曆荒怠,身勤儉率天下,謂晉王生謹敏,欲引為嗣,會蚤夭,故久不議東宮事。及太子立,天下屬心焉。

開成三年,詔宮臣詣崇明門謁朔望,侍讀偶日入對。太子稍事燕豫,不能壹循法,保傅戒告,憖不納。又母愛弛,楊賢妃方幸,數譖之。帝它日震怒,御延英,引見群臣,詔曰:“太子多過失,不可屬天下,其議廢之。”群臣頓首言:“太子春秋盛,雖有過,尚可改。且天下本,不可輕動,惟陛下幸赦。”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涕固爭,帝未決,罷。群臣又連章論救,意稍釋,詔太子還少陽院,以中人護視,誅幸暱數十人,敕侍讀竇宗直、周敬復詣院授經。然太子終不能自白其讒,而行己亦不加修也。是年暴薨,帝悔之。

《唐會要》記載:莊恪太子永陵。在京兆府昭應縣界。

唐代營建的十五座太子陵園中,有五座均位於昭應縣境內的細柳原上,由此可見細柳原一代,在唐代是長安左近等級極高的重要墓葬區。

此外,根據史料記載,細柳原上還埋葬有唐玄宗楊皇后(後陪葬玄宗泰陵)、李婺女(玄宗孫女,榮王第八女)、節愍太子妃楊氏、細人孫氏(奉天皇帝李琮之嬪妃)等。

編輯/圖片:南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