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2021-10-22由 曹操讀書 發表于 歷史

這是讀《簡單統計學》的第 4 篇文章,確切說,是 3plus 篇。

《基業長青》豆瓣評分 8。1 分,《從優秀到卓越》豆瓣評分 8。0 分。

這兩本都是很暢銷的書,至少過去很暢銷,而且也有很多的名人推薦、背書。

老曹過去年少無知,曾經打算細細研讀這兩本書,為將來登基稱帝,坐擁三千佳麗,走上人生巔峰做準備。

可是讀著讀著,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如果計算一下《基業長青》裡面 18 家金牌公司的股價,你會發現,一半的公司收益率比銀行定期還要低。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金牌公司勝率50%,我還不如去拋硬幣。

至於《從優秀到卓越》,除了破產、退市、被收購的公司,其他公司的股價也是慘不忍睹。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不是基業長青嗎?不是從優秀到卓越嗎?這才多少年,公司就倒閉、破產、負收益了,算什麼長青,算什麼卓越呢?

垃圾。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不單單是我,很多人也認為這兩本書,以及類似的書是垃圾。

比如《光環效應》,點名批評這兩本書。

比如《簡單統計學》,認為《從優秀到卓越》是倖存者偏差。

《光環效應》我還沒讀過,所以今天從倖存者偏差的角度去分析下這兩本書。

機率問題

返航的飛機上,機翼佈滿彈孔,那麼被擊落的飛機上,機翼一定沒有中彈嗎?

返航的飛機上,引擎沒有彈孔,那麼被擊落的飛機上,引擎一定中彈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倖存者和死人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映象,倖存者的資料也不是毫無用處。

二戰時期,沃德教授沒有否定倖存飛機的中彈資料,也不是直接和中彈資料反著來,而是利用這些資料進行了大量的推演,計算出了各個位置中彈後墜機的機率。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計算結果表明,引擎位置中彈導致墜機的機率最大。而引擎位置,剛好是那些返航的倖存飛機中彈最少的位置。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對沃德教授的論文感興趣,可以在公號後臺回覆「飛機」,獲取PDF。

所以,沃德教授不是簡單一句「死人不會說話」「這是倖存者偏差」,就成功改變了軍方決定的。

改變軍方決定的,是統計學和機率。

再舉個火車買票的例子。

在我讀大學時,回家的火車只有一列,而且乘客眾多。在16個小時的旅程中,幾乎有 15 個小時都是人擠人的狀態。

如果沒有坐票,16 個小時的旅程會異常辛苦。

麻煩的是,這列火車在我上車的那一站,只賣 2 張坐票,和十幾張站票。

不僅如此,十幾年前是隻能去車站買票的,沒有網路買票,更不能刷票。

但是,每次回家,我和同行的老鄉都成功買到票,而且每次都至少有 1 張坐票。

如果把買到火車票當成飛機安全返航的話,那麼我們就是 8 次出擊,8 次全部安全返航。

而且,還是 2 架飛機。

假設有記者做買票經驗調查,問我和我的老鄉「你們是怎麼買到票的」,我們的回答有價值嗎?

是有的。

我們總是提前去排隊。

不僅提前去排隊,而且是兩個人去排兩個視窗。

不僅是兩個人一起排,我們還會找至少 4 個同學一起去,目的是在每個售票視窗都有人排隊。

不僅如此,我們提前把要買的車次、終點站、數量都寫在紙上,這樣在買票時能直接遞給售票員,防止語言溝通耗時、出錯。

基業長青,不如拋硬幣?

對比之下,現在買火車票,真是太方便太幸福了。給祖國點個贊。

現在回看下我們的買票經驗。

提前排隊、多人排隊、購票資訊寫在紙上,能保證一定買到票嗎?不能。

有很多人和我們一樣,提前排隊,找朋友排隊,但他們依舊沒有買到票。

所以,我們的經驗必然存在倖存者偏差。

那麼,因為我們是倖存者,就能全盤否定我們的買票經驗嗎?不能。

我們做的每一步,都大大提高了買到票的機率,這是任何人無法否定的。

我們之所以成為買到票的倖存者,是因為對於我們要買票的那趟火車來說,我們的機率已經足夠高,高到讓我們能夠安全「返航」。

飛機加固是提高返航的機率,多人排隊是提高買到票的機率。

所以能否倖存是一個機率問題,倖存者偏差也不是非黑即白。

那麼,《從優秀到卓越》這樣的書籍呢?

偏差²

《基業長青》和《從優秀到卓越》,確實是回溯性研究,據此總結的經驗,必然有幸存者偏差,這無法否認。

而且,從現在的資料看,書中的企業也的確沒有基業長青、沒有保持卓越。

不過,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用現在的資料,去否定之前的經驗呢?

《簡單統計學》裡面說,為了防止倖存者偏差,應該做前瞻性研究。

那麼,想要否定我排隊買票的經驗,應該把我的經驗教給 100 個人,看他們成功買到票的機率是多少。

而不是拿著手機,對十幾年前的我說「你排隊買票是錯的,你應該用手機,傻B」。

同樣的,我們想要否定《從優秀到卓越》的結論,也應該是找 100 家符合結論的優秀企業,去看他們變成卓越的機率是多少。

而不是用「倖存者」20年後的資料,去否定「倖存者」20年前的經驗。

倖存者已經是經過篩選的小樣本,然後從倖存者裡面再去做回溯性研究,這不是錯上加錯,偏差上加偏差嗎?

所以,只憑一句「倖存者偏差」就對類似《從優秀到卓越》的書籍、研究做全盤否定,未免有失於偏頗。

那應該怎麼看待這樣的回溯性研究呢?

■首先,倖存是一個機率問題,所以倖存者的經驗不應該完全照搬,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最佳化調整。

比如現在都是手機買票,那麼可以把多人排隊買票的經驗,變化為多部手機刷票。

■其次,世界是動態的,而當下總結的經驗是靜態的。所以經驗不能一成不變,或者要持續進行資料調研。

比如法西斯聽說盟軍加固了飛機引擎,轉而要求把盟軍飛機的機翼作為主要射擊目標,那麼盟軍返航飛機的中彈資料就變了。

■最後,如果對倖存者的經驗有所疑慮,應該用新資料檢驗,做前瞻性研究,而不是去回溯倖存者的經驗。

其實,如果看過《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就會發現柯林斯是知道自己的研究存在倖存者偏差的。

但是就和攀登珠峰一樣,有人殞命,有人半途而廢,最終我們只能去研究那些成功登頂的人。

也只有登頂的人才能給我們登頂的經驗

雖然他們的經驗不能讓我們 100% 登頂,但能增加我們的成功率。這就足夠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