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中華民族永恆的象徵:京杭大運河,用雙手撐起世界的偉大創舉

2021-10-21由 探索歷史奇聞 發表于 歷史

作為中國人,你知道萬里長城多麼舉世震驚,其城牆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恆,站其,使人泰然安心;那麼,你是否知道與這萬里長城遙相呼應的京杭大運河?一個是守候中華民族千載,單純孤立的高大城牆,一個是貫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盤活中華民族經濟命脈的古老運河。

這兩大非凡成就與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雙手改造的自然成就,象徵著中華民族無窮智慧與力量。

中華民族永恆的象徵:京杭大運河,用雙手撐起世界的偉大創舉

(圖:古畫《京杭道里圖》首次全卷展出再現清康熙時期的大運河兩岸偉貌)

隋煬帝修運河展雄圖偉業

自古漕運都被朝廷看得很重,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真正能下定決心去改造的很少,為何?因為工程太浩大,涵蓋地貌太廣,常人豈敢下定決心,即便如此,隋煬帝他去做了,其因它乃中華南北地區間物質、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扣。

自西晉以來,長江中下游流域人口激增,生產力得以迅速提高,從而逐漸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支柱,隋煬帝楊廣在仁壽四年繼位之後,一方面為了更好解決北方糧食供應難題,另一方面為了方便及滿足個人巡幸江都的夙願,決意在先賢的基礎上開鑿出一條橫貫帝國南北的人工運河,其規模之浩大,動用人力、物力數量之驚人,可謂前無古人,乃人類文明史上一偉大奇觀。

中華民族永恆的象徵:京杭大運河,用雙手撐起世界的偉大創舉

(圖:京杭大運河出行的船隻)

早在春秋時期,東南的諸侯吳王夫差為了染指中原成就霸業,引長江經瓜洲北入淮河以築通渠,其全長近150千米,成為“邗溝”。

隨後歷朝歷代對這一航道均其衍生,而隋煬帝的方案之初就是以這條邗溝作為運河的中段加以裁直、拓寬。

並更名為山陽瀆,同時,又在東都洛陽附近引進黃河而向東南進入汴水,進一步溝通北方兩大水系黃、淮之間的聯絡,意為通濟渠。

至於黃河以北,則利用沁水、淇水、衛河等水源引入至天津西北的蘆溝,從而直抵北方重鎮涿郡(今北京),即後來頗負盛名的永濟渠。

其它各地均此效仿築建工程,如此一來,穿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就這樣,歷史總長1782千米的偉大運河就此誕生。

運河的誕生,較之消耗巨大、運送緩慢的路上運輸方式,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然而可悲的是,計劃始作俑者隋煬帝天生急功近利,隨心所欲的性格特徵,使得運河自它開鑿之日起,萬千百姓因鑿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中華民族永恆的象徵:京杭大運河,用雙手撐起世界的偉大創舉

(圖:筏舟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的建立恩澤萬世

凝聚無數民夫血淚的大運河前後歷時四年終於大功告成,期間,隋煬帝數次率領大隊人馬,乘坐豪華無比的龍舟蒞臨江都,且流連忘返,以至於將家國社稷都置於腦後。

大隋帝國自文帝時代聚集起數量龐大的財物,因為文帝的繼承者窮奢極欲、不恤民力而消耗殆盡,南通運河、北伐高麗,隋煬帝在水榭樓臺間醉生夢死之際時,嫣知他一生酷愛的煙雨江南到頭來竟是自己的葬身之地。

大運河的開通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超乎尋常的意義;元、明、清三朝,統治者為了南北交通的順暢和南方漕糧的北運,在隋代大運河的基礎上再次開鑿運河。

隋代運河即成為了現在京杭運河的前身,當今,自北京而下,天津、滄州、德州、臨清、聊城、濟寧、徐州、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紹興乃至寧波,皆由北至南從此一帆風順,順流不息的河水為兩岸人民帶來數之不盡的財富和榮華。

就拿杭州來講,唐時有“江南列郡,餘杭為大”一說,五代,杭州更是富庶於東南;及至北宋時期,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每年由此沿運河向京都汴梁輸送糧食都可高達800萬石,其金銀、布帛、香藥、茶葉更是數之不盡。

中華民族永恆的象徵:京杭大運河,用雙手撐起世界的偉大創舉

(圖:東望上海、南靠杭州的江南水鄉古鎮,其京杭運河穿境而過,宣杭鐵路相伴於側,美不勝收)

南宋時期,最享運河之便利,南宋經濟的繁榮昌盛,均是運河便利所賜,在南宋大力拓展海上貿易時期,行在臨安便因連線江河湖海的優越條件成為世界性的大都會,當時人們還評價:“駐蹕錢塘,綱運糧餉,仰給諸道,所繫不輕;水運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鎮江則入閘,經行運河,如履平地,川、廣鉅艦,直抵都城,蓋甚便也。”

明清時代在運河使用方面卻無重大格局,雖有建造大型海上船舶的技術,然因海禁過於保守,導致並未給明清帶來多大好處。

歷史千載,大運河的鑿建不但對封建王朝影響深遠,對後世一樣影響深遠,其經濟對比非常強烈,不僅如此,借運河系統加強了長江中下游的統治不說,在國策擬定上做到了很多貢獻。

兩岸的繁榮也是由此而來,可以說,京杭大運河的建立,是國家之幸,只是,曾臨河遠望,愴然涕下的是那些真正鑄就這偉大工程的數百萬河工們,自始至終都未曾享受過運河所能給予百姓的好處。

相關文獻《中國大運河遺產構成及價值評估》《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未來》《越絕書》《北上》

文/探索歷史奇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