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2021-10-18由 史海甄客百曉生 發表于 歷史

1718年1月8日(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酉時(下午5—7點),紫禁城寧壽宮中,一位老者的去世,令康熙“

拊膺哀號

”,甚至不顧群臣勸阻做出割辮之舉。

按照清朝祖制,作為九五之尊,只有當皇帝去世之時,嗣皇帝才能剪髮以示“

隨殉

”之意,屬最重之孝。但其父順治帝早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便去世了,即使算上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皇后佟佳氏(何況生母還不符合割辮標準),也早在1663年(康熙二年)二月十一英年早逝。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康熙帝畫像

那麼究竟是誰會讓康熙甘願突破祖制,而且還終日為其守靈?要知道,此時的他已經年逾花甲(65歲),且“

足背浮腫

”難以行走,孱弱之下還要行如此重孝之禮,由不得不讓人頓感好奇。接下來史海君就帶領大家走進這位奇女子的世界,她便是清朝歷史上在皇太后位上最久的孝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為了與她人區分,下文皆用博爾濟吉特氏代指孝惠

)。

出身名門,因偶然入主中宮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綽爾濟女。

之所以稱其為奇女子,是因為在她身上出現多次不合常理之事,有不公也有逆襲。1641年(崇德六年)十月初三,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蒙古聞名遐邇的科爾沁部落,她的父親博爾濟吉特。綽爾濟是科爾沁的貝勒,曾祖父是孝莊文皇后之父博爾濟吉特。布和,所以從輩分上看,孝莊是博爾濟吉特氏的姑祖母。

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後,便流傳下來“滿蒙聯姻”的傳統,而且從太宗和世祖兩朝來看,高位分的妃嬪皆出自科爾沁部落。1651年(順治八年)八月十三,順治大婚,她的姑母(

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孝莊長兄】之女

)成為了順治帝的正宮皇后。據史料記載,這位皇后不僅容貌過人而且天資聰穎,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在1653年(順治十年)八月二十五這一天,順治帝決議廢后且降其為靜妃,而此時距離其被立後也僅僅兩年而已。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孝莊、孝惠、靜妃、悼妃輩分解析圖

皇后未聞失德、忽爾見廢、非所以昭示風化也。今皇上覆允禮臣之請、敕諸王大臣會議。在諸臣必以綱常為重。

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此舉令朝堂眾人驚愕不已,要知道立後廢后在當時系國之根本,按照正常情況下並非皇帝一人即可決斷。從後金建立到順治親政之前,還從未出現皇后被廢的記錄。以時任禮部尚書的胡世安為首,禮部侍郎呂崇烈、高珩,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以及14位御史等人聯名上書,連稱“

皇后未聞失德,忽而見廢,非所以昭示風化也

”,阻力可想而知,而關於順治為何會廢后,其實從他八月二十四傳諭內閣的詔書便可看出端倪。

根據詔旨內容,順治以皇后“

志意不協

”、“

淑善難期

”、“

嗜奢且善妒

”三大理由,認為不足以仰承宗廟正位中宮。但最重要的一點,他在詔旨中並未言明,只是以“

睿王因親定婚

”一筆帶過,實際上這位皇后是當年睿親王多爾袞在攝政期間為順治帝做主提前定下的婚約,所以即使這位皇后如何國色天香,單憑多爾袞與自己的關係,順治對這位表姐都難生好感。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順治帝畫像

聘科爾沁國鎮國公綽爾濟女為妃。遣鎮國公巴布泰、內大臣巴圖魯公鰲拜、禮部侍郎渥赫、理藩院侍郎沙濟達喇等、往行聘禮。

髮妻被廢后,因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故順治於同年的十月初六,特下諭旨,令在滿蒙女子當中“

敬慎選之

”,在昭聖皇太后(孝莊)的建議下,最終還是按照傳統從自己母族當中選擇博爾濟吉特氏入宮,雖然起初只是封為庶妃,但從1654年(順治十一年)五月初三行聘的陣容來看,鎮國公(

巴布泰,努爾哈赤九子

)與內大臣(

鰲拜

)領銜,便可知庶妃之位只是一個過渡而已,畢竟 剛經歷了轟動不小的廢后事件,不宜直接再立新後。

說來也是偶然,如果不是姑母被廢,博爾濟吉特氏可能一生都會與皇宮無緣。入宮後的第44天(六月十六),順治帝以“

柔嘉成性,淑慎為儀

”,正式冊封博爾濟吉特氏為後,此時的她年僅14歲。

頗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後位

本以為憑藉年輕和容貌可以寵冠後宮的她,由於木訥淳樸不善逢迎,並未得到順治的恩寵。隨著1656年(順治十三年)著名的董鄂氏入宮,短短一年之內便升為皇貴妃,而且為了表達對她的重視,順治甚至一度想再次廢后改立董鄂氏。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董鄂氏劇照

將皇后位號及冊寶照舊外。其應進中宮箋奏等項、暫行停止。著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會同議奏。

如果說姑母的被廢確係事出有因,博爾濟吉特氏自己的遭遇就顯得有些不公了。1658年(順治十五年)正月初三,正值新年慶賀之際,順治帝卻一天內下了兩道反差極大的諭旨。第一道,以皇太后“

聖體康豫

”為由大赦天下,上到王公貴族下到無品小吏皆有恩賞。而第二道,卻直言皇后在太后聖體違和期間“

問安禮節殊覺闕然

”,在大加封賞的背景下,卻做出停止皇后“

中宮箋奏

”(

朝臣及使者逢慶典向皇后遞交賀表的特權

)之權的決定,如此雖然冊寶位號未被收回,但已空有虛名,況且即使博爾濟吉特氏真有所列之罪,也不至於受此重罰。幸而經過昭聖太后以及皇貴妃董鄂氏的勸阻,順治才最終於三月二十五恢復其中宮箋奏。

即使自此順治再未有過廢后之心,但有了董鄂氏的陪伴,博爾濟吉特氏依舊被冷遇,到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駕崩之時,她也未能誕下子女。

視康熙如己出,贏得承歡膝下

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8歲的皇三子玄燁於太和殿登基繼位,以次年改元康熙。年僅21歲的博爾濟吉特氏也因先帝正宮皇后之身被尊封為母后皇太后,與聖母皇太后佟佳氏(康熙生母)兩宮並尊。1663年(康熙二年)佟佳氏去世後,撫養幼帝的重任就放在了博爾濟吉特氏的身上。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朝服像

因為無兒無女,所以博爾濟吉特氏將全部的愛都給了年幼的康熙。在她心中,早已將玄燁視為己出,等同親子一般呵護備至,在康熙兒時的啟蒙和教育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她的無微不至在康熙的幼小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十九年十月,太后六十萬壽,上制萬壽無疆賦,並奉佛像,珊瑚,自鳴鐘,洋鏡,東珠,珊瑚、金珀、御風石,念珠,皮裘,羽緞,哆羅呢,沈、檀、芸、降諸香,犀玉、瑪瑙、赩、漆諸器,宋、元、明名畫,金銀、幣帛;又令膳房數米萬粒,號“萬國玉粒飯”,及餚饌、果品以獻。

康熙是個重孝知恩圖報之人,為了表達自己的孝敬之意,他以九五之尊,對養母時刻秉承“

以天下養

”的宗旨,極盡孝道。凡拜謁祖陵、孝陵,外出巡遊封禪,康熙勢必會奉二老共行(

孝莊與孝惠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十月,適逢博爾濟吉特氏六十聖壽,康熙不僅為養母特作“

萬壽無疆賦

”,而且還別出心裁命御膳房用數萬粒米制作“

萬國玉粒飯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十六,年近花甲(57歲)的康熙提前九個多月為養母操辦七旬聖壽,在宴會上,面對包括文武百官太監宮女一眾人等,康熙竟然跳起了“

蟒式舞

”以博養母一笑,日理萬機之下仍可如此,敬尊之意溢於言表。

當然,單純以博爾濟吉特氏幾十年如一日的諄諄教導,還不足以使康熙帝孝敬如斯。在盡心撫育康熙之餘,她仍舊以兒媳的本分孝敬奉養太皇太后(孝莊)二十餘年。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孝莊病重,博爾濟吉特氏絲毫忘記自身病痛纏身,依舊“朝夕侍奉”,到太皇太后崩逝之後,博爾濟吉特氏更是哀痛至極幾近仆地。如此,既能體現順治帝之前停中宮箋奏理由的可信程度不高,更可在康熙心中樹立一個典範形象。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朝服像

安詳離世,得康熙屢破規制

1718年(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年逾古稀的博爾濟吉特氏重病在臥,尚在暢春園暫居的康熙帝聞訊心急如焚,在未設鑾儀衛仗的情況下只帶幾名近衛便火速回宮。兩天後,由於自身年事已高,且過度操勞,康熙自己身患“

足背浮腫

”,舉步維艱。但即使如此,他依舊用帕巾纏足乘坐軟輿,強忍疼痛侍奉如昔。在侍奉期間,康熙時常捧著已漸入昏迷的養母雙手,動情呼喚“

母后,臣在此

”,令在場諸人無不感動落淚。此時的他,彷彿忘卻了自己已然年逾花甲且九五之尊,此時的他,只是一個想時刻陪伴在母親身邊的兒子,僅此而已。

經歷了六天的精心侍奉,奈何因年事已高,博爾濟吉特氏還是於十二月初六這一天與世長辭,享壽78歲。從21歲開始榮升皇太后之位,到78歲病逝,博爾濟吉特氏在太后位上共歷57年,成為清朝在太后位時間最久之人,而且單論享壽來看,她也能排到第二位(

孝聖皇后鈕祜祿氏第一,86歲

)。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劇照

養母的去世,令康熙帝悲痛莫名。不僅為其隆重治喪,也出現了開篇所提到的割辮此等突破舊制之舉。當然,這還遠遠不足以填補康熙未盡之孝忱,為了盡無限哀思之情,除斷髮外,康熙為養母還開創了四條先例。

1、繼後且非嗣皇帝生母也可附帝諡。

今上大行皇太后尊諡。臣等會同翰林院、亦照例揀擇具奏。得上日、此奏甚屬錯誤。爾等查太廟奉先殿二位文皇后神主、便知其誤矣。

雖然博爾濟吉特氏姑母的皇后之位最終被廢,但這依舊改變不了她繼後的事實。而似這種既非髮妻嫡後又非嗣皇帝生母的尷尬窘境,其諡號究竟是否可附帝諡,在之前從未遇到,所以禮部諸臣只能援引前朝舊例。而關於明朝的規定,只有皇帝的髮妻(

原配嫡後

)才可附帝諡,即使是嗣皇帝生母也是不行的。故在第一次禮部擬上諡號時,只有“

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

”12字,並未繫世祖順治的“

”字,康熙帝觀閱之後大怒,認為“

甚屬錯誤

”,令禮臣們前往奉先殿查閱兩位文皇后(

孝端、孝莊

)的神牌,大臣們頓時明白康熙帝之意,於是立即將“章”字補在孝惠皇后的字尾之上,全稱為“

孝惠章皇后

”。

其實,細心觀察,還是可以看出康熙確實是為了養母突破祖制的。

首先

,如果硬性按照明朝的規則,孝莊文皇后都算是突破了;

其次

,如果按照清朝現有的規制來看,以孝端孝莊兩位皇后諡號為例,孝端是嫡後,孝莊是追封的皇后(

太宗時僅為莊妃

)但因是嗣皇帝生母故附帝諡。而反觀孝惠皇后,雖然在順治朝已入主中宮,但她既是繼後還未有子嗣,故可附帝諡從明清兩種規制來看,都算突破。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康熙劇照

2、開皇后單獨建陵之先例。

按照傳承千年的漢式建陵規制,皇后是否在皇帝之前去世,都理應與皇帝合葬一處,所以在上千年以來,鮮有單獨的皇后陵,尤其明代更是未存一例。而在孝惠皇后之前,去世的皇后也都是效仿漢式葬法與皇帝合葬。康熙在養母去世後,敢於突破祖制,為其單獨建後陵。並且在陵名命名上,也為後世的歷代後陵起到典範作用。

甲子。禮部等衙門題,古來帝后,有不合葬而自為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東,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擬孝東陵字樣,仰候欽定。得上日,是。

由於順治帝於1651年(順治八年)以“

遙擲佩韘

”的方式圈定昌瑞山作為未來歷代皇帝的兆葬之所,所以從順治開始,算是清朝兆葬制度的一個新開端。在孝惠皇后的後陵建成之前,除順治孝陵之外,只有孝莊皇后的暫安奉殿(

雍正二年方改建為後陵

),故當孝惠皇后的後陵建成後,為與孝陵相對比,以“

新陵

”暫名。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七,孝惠皇后入葬地宮之後,曾改為“

孝惠章皇后陵

”。但對於兆葬堪輿十分嚴格的清代來說,如此冗長且無法與帝陵更精細匹配的陵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二月二十一,禮部特為後陵名稱一事向康熙上奏,請求以“

方位定名且附帝陵

”的方式來為後陵命名,此法得到康熙的深表贊成,因孝惠後陵位於孝陵之東,“

孝東陵

”之名就此誕生,而未來清代的六座後陵皆以此為藍本,發展成為一種固有制度。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孝東陵隆恩殿

3、未謁主陵先祭後陵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孝惠皇后梓宮發引遷往地宮入葬時,由於康熙帝本身足疾尚未痊癒,故未能盡孝親自沿途護送並親歷入葬之禮,為此時時愧疚不能自已。一個月後,當他的足疾痊癒之後,親自前往昌瑞山皇陵,但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徑直先去了養母的孝東陵。

按照清朝嚴格的規制來講,皇帝親自或者所遣代為拜祭的王公大臣,必須先去拜謁作為昌瑞山主陵的順治孝陵,這是雷打不動的鐵律。但康熙僅僅是為了彌補養母下葬時未能出席的缺憾,便突破祖制跳過父親的帝陵先去了養母的後陵,足以見得二人感情之深彌足珍貴。

4、神牌順位以理止情

孝惠皇后去世之後,關於她的神牌是否應置於孝康皇后之前,朝臣們引發了一次熱議。大部分人還是站在孝康皇后神牌居前的立場,畢竟是當朝皇帝的生母,而且孝惠皇后是繼後未有子嗣且當年還有被廢“中宮箋奏”之事。

受順治冷遇險被廢黜的孝惠皇后,緣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屢破規制

​孝惠章皇后玉冊

一邊是自己的生身之母,一邊是陪伴自己長達57年的養母,康熙帝以理止情,以沉穩的心態將此事拍板——孝惠皇后神牌在前。此處,他並非不顧及生母的誕育之恩,而是作為一個皇帝,從制度理論層面來判斷孝惠皇后居前更為合適。畢竟她是父親順治透過正式的冊後之禮入主中宮,且最終也未被實際廢后,故將其牌位置於前於理契合。

史海君說:

縱觀孝惠皇后一生,因偶然之機入宮為後,雖出身名門但頗受冷遇,面對不公之待遇未曾氣餒消沉,這都歸功於她豁達開朗不爭強好勝的性格。一生雖無子但將所有的愛都傾注於養子身上,對於康熙來說,雖為養母勝似親母。重孝知恩的他也以長久侍奉和屢破祖制來回報養母之恩。

其實,縱覽整個清史,因無子女而撫養儲君或皇帝之事,並非孝惠一例而已。康熙朝的愨惠、惇怡兩位皇貴妃(

撫養乾隆

),乾隆朝的慶恭皇貴妃(

撫育嘉慶

),都是在未有子嗣的前提下盡心撫育視若己出,而且她們還有一個共同點,便是長壽(

愨惠76歲,惇怡86歲

),由此可見,良好性格之下加之皇帝們的格外孝敬,成為了幾人延年益壽的秘訣。

參考資料:

《清皇室四譜》

《康熙朝起居注》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昌瑞山萬年統志》

《世祖章皇帝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

趙爾巽《清史稿。世祖本紀》、《清史稿。聖祖本紀》

版權註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