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2021-10-14由 陳十千 發表于 歷史

1981年1月20日,特朗普的偶像、曾經的好萊塢二流明星——里根,宣佈就職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的一生無疑是個傳奇,他帶領美國人民走出了籠罩整個70年代的衰退陰影,重振了美國的信心。里根被譽為美國二戰後最受歡迎的總統,是因為他功不可沒的幾大歷史性貢獻,其中之一就是為蘇聯的傾倒埋下了種子。

大帥哥里根就職美國總統後,

一系列針對蘇聯的言論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上世紀70年代,蘇聯的擴張達到極致,而美國的勢力卻陷入低谷,當時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學者,

都認為美國正走向失敗

。美國知識界甚至一致認為,蘇聯比美國擁有更高效的經濟體制,可以充分利用資源,美國要想短期內擊敗蘇聯絕無可能,只能尋求與蘇聯的長期共存之道。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里根

在這樣一種悲觀情緒背景下,里根卻認為蘇聯在各方面都有著致命的缺陷,並斷言蘇聯遲早會倒下。這個判斷,讓他被美國學術界視為白痴。普利策獎的獲得者阿瑟施萊辛格嘲諷里根:“美國有些人認為蘇聯正處於經濟和社會崩潰的邊緣,只要用力推一下就能把它推入懸崖,這只是在自欺欺人。”

不少名流批判里根遏制蘇聯的戰略完全不可行,認為里根是痴人說夢,只看到了蘇聯的麻煩,而沒審視美國自己的問題。

美國內外的學者,都認定了美蘇誰也沒有能力摧毀對方,美蘇爭霸將是長期趨勢,還將維持50年、100年,甚至更長。

以上可得,在80年代初期,全世界根本沒人能夠預測蘇聯會在1991年轟然倒塌。就算是里根,他看到了蘇聯制度的弊端,預料到蘇聯會垮,但也絕對想不到會來得這麼快。蘇聯解體,就像發生在一夜之間,讓人措手不及。

萬噸巨輪驟然沉沒,

實在是因為自身的致命缺陷,美國頂多只能算是個推手

。人們只驚歎於蘇聯軍事的強大,卻忽略了其種種隱憂。下面具體分析一二。

第一個憂患,糧食長期不能自給自足,給了對手可乘之機。

對這一點,大家是否存疑?蘇聯地大物博,國土面積比中美兩國之和還要大,各種自然資源豐富。就算緯度高天氣冷,糧食產量比不得美國大平原豐饒,但要養活不到三億的人,總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烏克蘭就是個大糧倉。

但事實上,蘇聯從成立到解體,就一直面臨糧食不足的困境

。雖然後面加足馬力,提高生產技術,糧食產量有所提高,但卻始終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不缺耕地的蘇聯,為什麼始終做不到主糧的自給自足?這還得從斯大林說起,一切的根源都在斯大林“瘋狂推進工業化”的政策中。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蘇聯從誕生那一刻起,就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

,歐洲列強虎視眈眈。為了國家安全,只能舉全國之力搞工業化,這樣農業生產必定會受到影響,農民的利益自然就難以保障。

斯大林為了推進工業化,在蘇聯用剪刀差欺負農民,工業產品的價格遠遠高過農產品價格。農民們沒辦法,寧肯囤著也不願意將手裡頭的糧食賤賣出去,搞剪刀差的後果,就是每年出售到市場上的糧食只有不到1000萬噸,根本不夠城裡的工人們吃飽飯。

於是,為了讓農民交出糧食,又折騰起了集體農莊,所有生產資料公有化,確保糧食收得上來,一切保證工業化優先。但是這麼做,農民生產更多的糧食也跟自己無關了,積極性可想而知。斯大林還給農業施以重稅,採用拖拉機耕地的地方,農業稅一度高達35%-45%。就這樣,靠著一股狠勁壓榨農民,暫時解決了城市人口的吃飯問題。

工業化浪潮過後,蘇聯終於開始想盡辦法發展農業,從1960年工業反哺農業,到1980年糧食產量達到2億噸。但奈何人口增長速度更快,這時候蘇聯共有2。7億人口,一年需要2。5億噸糧食。

雖然貌似只相差5000萬噸,但其實事情並沒那麼簡單。上面說的糧食產量2億噸,指的是收割前估算產量,當時蘇聯農業統計把這個資料當實際產量公佈。

由於蘇聯基礎設施及倉儲技術落後,收割、運輸、倉儲三大環節會造成巨大損耗,到最後實際進倉糧食數量一般僅剩65%-70%

也就是說,表面上2億噸糧食的產量,實際產量可能是1。4億噸左右,與民眾需求間相差1億噸的缺額。著實沒法了,只能向國際社會購買,而全世界賣糧食最多的國家,恰恰就是美國。

八十年代後期,蘇聯一半的外匯都用在了購買糧食上,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國內民眾的需求

。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吃不飽飯,這個國家就很危險了。

第二個憂患,工業看似強大,實則嚴重偏科。

說起工業,可以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蘇聯可以生產全世界最先進的飛機和核潛艇,但牙膏和肥皂卻都要進口。

蘇聯在工業領域是一個嚴重的偏科生,他有先進的軍事工業和尖端科技,但其他領域的工業技術不值一提。例如,蘇聯生產的冰箱和洗衣機,又笨又重,對外出口毫無競爭力,只有本國人民無奈消受。所謂的國民汽車品牌拉達汽車,其實就是買了義大利淘汰的菲亞特生產線,改一改,山寨出來的。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蘇聯拉達汽車

最可悲的是,

蘇聯的財政和外匯極大地依賴石油工業,但是石油器械裝置和技術卻需要從西方購買

。後來美國對蘇聯進行技術封鎖,得不到最新石油機械裝置,就無法開採藏在凍土下面的石油,產量自然嚴重縮水。

蘇聯的高科技,除了軍事航天外,其他都是弱項,無一不從西方購買,很依賴西方。美國切斷了高科技供應,蘇聯的很多產業技術就無法更新,例如上述的石油開採。所謂蘇聯工業系統體制僵硬的論斷,其根源就在這裡。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蘇聯時期的電視機

蘇聯由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為了生存,只能集中國家力量優先發展軍事工業。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後期蘇聯過於迷戀軍事力量,覺得只要身強體壯就沒問題,最後卻落得個外強中乾的結局。

七十年代給了蘇聯絕佳的歷史機遇,石油價格暴漲,

世界第一產油國的蘇聯佔得先機,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落

。此時,恰逢美國陷入越戰泥潭、對外輻射力減弱之際,這是美國二戰後最虛弱的時候。蘇聯卻沒有抓住機會,調整國內經濟結構、補齊短板,反而腦子一熱入侵阿富汗,就此錯失良機。等到八十年代美國緩過氣來,里根上臺,對蘇聯進行全方面技術封鎖,蘇聯立刻被打回原形。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我國就非常重視工業的獨立性和完整性,特別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我國成為基建狂魔,生產的工業品遍佈全球。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第三個憂患,財政和外匯過度依賴石油和軍火,容易被連根切斷。

前面說過,蘇聯除了軍火及少數工業品外,其他的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根本賣不出去,這就導致石油和軍火成了蘇聯財政和外匯的救命稻草。

七十年代蘇聯之所以敢對美國轉守為攻,底氣來自暴漲的石油價格。手上有錢了,嗓門自然就大了,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搞事情。為了切斷其財政來源,美國指使盟友沙特石油增產,從每天200萬桶加量到900萬桶,迅速以低價向市場拋售原油,致使石油價格飛流直下,從1985年最高時的39美元/桶,直線掉到1986年4月1日的10美元/桶,

跌幅居然有75%

蘇聯轟然倒塌,主因並非美國使壞,而在於其自身的三大弊端

沙特的石油就埋在沙子下,開採成本低,因此雖然油價大跌,但沙特依然有利可圖。蘇聯就不行了,在西伯利亞開採石油可比在沙漠難多了,當時開採成本在10美元/桶,

再加上運輸費、倉儲費,成本更高,蘇聯幾乎虧本賣油

此時,西方對蘇聯實行石油開採裝置禁運措施,蘇聯又沒辦法透過增產來增加收入,從此依靠石油賺外匯的財源被生生掐斷了。

另一筆大收入軍火,也因為石油大受影響。原因很簡單,當時蘇聯軍火的主要買家是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等產油國,油價被沙特打下來後,這些國家也遭到殺傷,也就沒多少餘錢購買蘇聯的軍火了。

就這樣,軍火和石油生意雪崩,財政入不敷出,外匯極度匱乏,連生活必需品和糧食都不能自足,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所以說,蘇聯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隱憂重重。只可惜當時環境惡劣,沒給蘇聯多少時間改善。為了生存,蘇聯只能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重工業,導致輕工業和農業一直萎靡。好不容易,工業好了,產值做到了歐洲第一,正想調整經濟結構,二戰爆發了。蘇聯雖然打贏了二戰,但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沒緩過氣來,冷戰又開始了。

為了跟美國鬥爭,蘇聯的財政大幅度傾向於軍事,

軍費最高的時候甚至佔到GDP總量的20%

,國家財政壓力山大。此外,經濟上又太過依賴石油工業,油價大跌,財政崩盤,外匯驟減。當可憐的外匯都買不起國民需要的糧食時,真正的危險就來臨了。

蘇聯的轟然倒下,看似偶然,其實也是必然,美國並非主要推手,蘇聯自身的弊端才是主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