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2021-10-12由 雙旋翼 發表于 歷史

5月22日,“祝融”號巡視器離開平臺,在火星上留下第一道腳印。這不僅代表著我國火星探測計劃“繞、落、巡”一炮三響,打響了最後一炮,也意味著我國超越巔峰時期的蘇聯,成為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送上火星,並實現正常巡視和工作的國家。為慶祝這個歷史時刻,人民日報釋出了一張“祝融”號備份車在實驗室測試的照片,曝光了我國火星車的真實體型,原來,它這麼大!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祝融號原來這麼大

“祝融”號完全展開時,長2。6米、寬3米、高1。85米,重240公斤,這些資料從不是機密,早早就公開了,但對於外界來說,略顯抽象,直到你看到這張照片,才意識到它有多麼龐大。粗略估計,它的體型超過了美國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只比“好奇”號和“毅力”號小一些。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這樣對比,一目瞭然

要知道,這可是我國第一個火星車,美國第一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旅居者”號,只有11。5千克重,在“祝融”號面前像只小甲蟲。而大名鼎鼎的雙胞胎“勇氣”號和“機遇”號重量為185公斤,長1。6米,寬2。3米,高1。5米。只有到了“好奇”號火星車,它的質量才暴增至900公斤,而“毅力”號體重更是超過1噸,達到1025千克,尺寸堪比一輛公交車。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美國火星車進化路線

從“旅居者”號,到“勇氣”號和“機遇”號、再到“祝融”號、“好奇”號和“毅力”號,它們的體型和技術,可以分成三代。第一代的“旅居者”號,還只是一個“寶寶”,它登陸火星,意義僅僅是“到此一遊”;而“勇氣”號和“機遇”號“化蛹成蝶”,長開了,登陸火星是“深度探險”;“好奇”號和“毅力”號則已經能夠讓人看到工業的力量,任務也變成了“研究火星”,我們的“祝融”號堪稱PLUS版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技術算是二代半,跨入了“研究火星”的門檻。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祝融號火星車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備份車

當然,由於“祝融”號有四片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像擁有蓬鬆毛髮的貓一樣,看起來體型竟然和沒有太陽翼的“好奇”號和“毅力”號差不多,而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動力系統上。“祝融”號採用太陽能作為動力,這是發揮我國的優勢。新一代空間站採用的薄膜電池板的光電轉換效率大大提高,“祝融”號也是如此,因此它才能支撐得起比“勇氣”號和“機遇”號更大的體型和240公斤的重量。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我國火星車地面測試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火星車地面測試

而“好奇”號和“毅力”號採用的同位素電池,利用溫差發電,也可以說是廣義上的核動力,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太陽能受限太多,黑夜不能使用,被火星沙暴嫌棄掀起的風塵矇住了也不能使用。而且未來的深空探測,我們距離太陽越來越遠,陽光轉換的電能也會越來越小,要知道,這個宇宙中絕大部分地方都是黑暗的真空,唯有核動力才能支撐人類繼續走下去。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火星車下橋演示

航天器使用核動力,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嫦娥三號、四號就使用了同位素電池,除了給航天器保暖之外,還能夠給裝置供電,支撐探測器渡過漫長的月夜。未來,我們也會有自己的核動力探測車,登陸其他星球。

三代火星車對比,祝融號原來這麼大,堪稱機遇號PLUS

祝融號開始巡視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