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假唱”也是一門藝術活

2021-10-11由 疏同空間 發表于 歷史

戰國時期,齊宣王在位時喜歡音樂。在各類樂器中,他最喜歡聽竽的大合奏,他覺得這種樂器古樸典雅,吹奏起來娓娓動聽。

齊宣王喜歡講究排場,聽竽也不例外。他每次聽吹竽,都要組成一支300人的大樂隊。他給竽師的待遇很高,因此很多竽師都想到他那裡吹竽。

有個叫南郭先生的人,對於吹竽的本領一竅不通。他聽說有這樣的事,覺得300人一起合奏有機可乘,決定也碰碰運氣,說不準能夠討點賞金,於是,他就來到皇宮加入到合奏的隊伍當中。他本來不會吹竽,每當演奏的時候,他就混在吹竽的人群中湊數,裝模作樣,鼓起腮幫,嘴唇翕動,做出非常賣力的樣子,其實根本沒有發出一點的聲音。就這樣,他也得到齊宣王賞給的豐厚薪俸。就這樣,南郭先生混了很多年。

“假唱”也是一門藝術活

後來,齊宣王駕薨,他的兒子齊潘王繼承王位,他受到他父親的影響,也喜歡聽吹竽。但是他的習慣和他父親不一樣,他喜歡聽一個一個地輪流獨奏。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訊息後,生怕漏餡,被齊潘王以欺君之罪刖足,所以挾著鋪蓋連夜逃走了。

“假唱”也是一門藝術活

假唱也是一門藝術活。

要聲情並茂,統一協調。具有非常強的表演功底與迷惑性。

南郭先生能在齊宣王的帳下假裝表演那麼多年,還拿著高額的薪水,可見其“假唱”功底十分深厚。每當演奏的時候,他就混在吹竽的人群中湊數,裝模作樣,鼓起腮幫,嘴唇翕動,雖然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來,但是其做出的非常賣力的樣子,卻讓人深信不疑。

直到齊宣王死亡兒子即位更改考核方式才得以露餡,逃離。

就像某些歌星“假唱”事件,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發掘。

不只是歌星,也不只是南郭先生,其實在任何一個有人的社群當中,就會“假唱”。

出工不出力,偷懶,出小差,迎合,奉承,欺上瞞下……

但是“假唱”總會是被發現的。若一個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只會裝腔作勢,弄虛作假,遲早要露出馬腳而被淘汰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