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2021-10-11由 仙人三叩首 發表于 歷史

火繩槍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故名火繩槍 火繩槍在火器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火繩槍的出現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伴隨著火繩槍的發展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進入到熱兵器時代。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 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 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 米~200 米。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了第一種管形金屬製火器,稱之為 火門槍 。歐洲最早的關於手持槍炮的記載是1364年,義大利佩魯賈軍火庫的一份清單上記有“500門炮,一紮長,可持於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冑”。而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說明德國大約在14世紀70~80年代也已經制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金屬管形火器。坦奈堡位於德國礦藏比較豐富的黑森州境內,規模不大,1399年被毀。1849年,有人在廢墟中發掘出一支銅製手持槍。槍身長 330mm,口徑17mm,質量1。24kg,現存於紐綸堡的日耳曼博物館中。它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元代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槍,在形制結構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藥室和屋函構成,但木製手柄均已腐爛不存。 “至正11年”火槍槍身長430。5mm,口徑30mm,質量4。75kg。兩相比較,“至正11年”火槍的製作比較精緻。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是中國金屬手持槍經由阿拉伯西傳至歐洲的最有利的證據。但這種簡單的手持火槍,既沒有照門也沒有準星,而且沒有可以抵肩的槍托,僅能進行概略射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恐怕僅僅是造成敵軍的混亂而讓己方步兵和騎兵有機可乘。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鳥銃的扳機形似金屬彎鉤,一端固定在銃託上,另一端是夾鉗火繩的龍頭形機頭,簡稱龍頭。發射時,射手先點燃火繩作火源,然後扣動扳機,龍頭下旋,火繩頭落入藥室中點著火藥,將彈丸射出。

由於鳥銃管前有準星,後有照門,並安有彎形槍托,所以射手在射擊時將面部的一側貼近銃託,運用“三點一線”的射擊原理進行射擊:即以一目對照門,透過照門瞄視準星,以準星對準目標,用左手託銃,右手扣動扳機,將彈丸射出。爾後再裝填彈藥,進行連續射擊,因而提高了射速和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和殺傷力,明代人說它能射百步之遠。由於鳥銃遠比手銃優越,所以明朝的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採用精煉的鋼鐵,製成一萬支鳥銃,裝備明軍使用。此後,軍工部門便組織火器研製者,進行不斷的研究,製成了子母銃等各種新型的火繩槍。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鐵炮)。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視仿製火繩槍,製成了鳥銃(鳥銃是明朝對新式火繩槍的稱呼,因為槍口大小如鳥嘴,故稱為鳥銃,又稱鳥嘴銃),下圖為明朝西洋銃。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明代西洋銃

鳥銃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託,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託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據《大明會典·火器》記載,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了第一批鳥銃1萬支,裝備明軍使用。 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 完整的銃管制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線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 經過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製和改制,火繩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明軍裝備的主要單兵射擊武器。萬曆年間,火繩槍的研製又有許多進展。當時的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就曾仿製成功嚕密銃(土耳其火繩槍),先後研製成各有特色的火繩槍10多種,其他火器及戰車10多種,並以多種文體撰寫《神器譜》等研製火器的論著多部。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操作過程

1、演示者身上的裝備特寫,其中梯形鐵邊的小壺是裝引藥用的;右邊的皮盒是裝彈丸的;白色小瓶是裝發射藥用的,每瓶裝一發的藥量,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在戰場上因緊張,而裝多或裝少發射藥。

2、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藥鍋。火藥殘渣阻塞引火孔,這是火槍常出現的毛病

3、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併合上引藥鍋蓋。

4、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近距離觀察他的一身行頭);

5、將預先含在嘴中的彈丸(當時火槍兵普遍習慣)從槍口裝入;

6、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射藥;

7、點燃火繩:火繩燃燒速度較快,加上點燃後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擊前一般不點燃火繩;

8、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也就是後來槍的擊錘)上。由於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9、扣動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引藥鍋蓋開啟。引藥點燃發射藥,彈丸發射~為了避免火藥灼傷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擊最後關頭,槍手是閉眼的。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為什麼明朝戰爭不注重火繩槍{配一個案例)

此圖是結合明朝與清軍一個真實戰例而作:

清兵第四次入關(袁督師以死)

一度打到北京附近,後來主力越過北京南下。

當時的山西宣大總督,盧象升(兼職兵部尚書)帶三萬人從山西救援北京

由於當時明朝內部戰和不定,皇帝與將領也不一心。使得最終分兵,盧象升只射一人帶著6000多人阻擊清軍主力。

當時清軍憑著騎兵動機快的特點,短時間內集中了近四萬人。(佔入關清軍的多數了)圍攻盧軍。盧軍結陣。與之周旋。看好下面:

明軍的陣形是:以一門炮或幾門炮為核心。配上人數不等的步兵,(持三眼,火繩,和盾予,像關公那樣的大砍刀)組成戰鬥小組。全軍以這樣的很多的戰鬥小組。抗擊騎兵。(清軍無炮)因為清軍是千里行軍機動,邊走邊打。不能帶重灌備。

想想吧,跟本不是有些網友想像的,什麼火繩槍排成排射擊。如果當時的步兵不結合火炮,或戰車,是不可能抗得住騎兵的。

最後,盧軍與清軍激戰一整天,最後是火藥沒了。火炮不能打了。陣破。盧象升戰死。

講述火繩槍(鳥銃)的起源及在明清時期的使用案例

火炮先發言。然後是,火繩槍。三眼銃。最近是肉搏組上去拼命。就這樣盧象升的部隊打退了清軍無數次衝鋒。從早打到晚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