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清朝為什麼廢除了錦衣衛?只因倒騰出了比錦衣衛還有效的手段!

2021-10-04由 我真的姓胡 發表于 歷史

清朝入關後,對於明朝的很多制度措施都承襲下來,繼續使用,這其中也包括錦衣衛。1644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剛剛繼位進入北京的順治皇帝(實際上應為多爾袞,畢竟順治還是個孩子)也設定了“錦衣衛”來拱衛京師,並且其一把手也叫“指揮使”,其餘屬官也與明朝錦衣衛的基本類同:

定在京文武官員支給俸祿柴直,仍照故明舊例……錦衣衛都督、一百六十八兩。都督同知都督僉事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各一百四十四兩。署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僉事指揮使各一百二十兩。指揮同知、九十六兩。指揮僉事七十二兩。帶俸都指揮使等官、四十八兩。經歷、三十六兩。——《順治實錄》

以內大臣輔國將軍錫翰、總理錦衣衛事。——《順治實錄》

只不過轉過年來,到了順治二年,清朝的錦衣衛便被更名改姓了,改為鑾儀衛。在那個時代,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個機構,在經歷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被改名,一切都還沒來得及鞏固完善,更不用說會留下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因此,在歷史上它當然不會廣為人知了。

所以不能說清朝沒有錦衣衛,清朝的錦衣衛存在了短短的一年。其原因可能是錦衣衛的名聲太臭了,大清作為一個剛剛進入北京,還沒能統一全國的政權,必須要在道義上展現自己與腐朽沒落的明王朝不同之處,因此錦衣衛這種無論官民都深惡痛絕的機構,裁撤掉有利於樹立大清自己的招牌。

而改名後的鑾儀衛,主要負責掌管皇帝皇后車駕儀仗,以及皇帝的保衛工作,職責也很重大,只是沒有了錦衣衛的特務屬性。鑾儀衛的一把手被稱為“掌衛事大臣”,其全稱是“總理鑾儀衛事內大臣”,品級居然是“正一品”,和掌管皇帝宿衛的“領侍衛內大臣”平起平坐,通常都是由滿洲親貴出任。

清朝的一些“情報組織機構”

實際上,清朝也曾有過“十三衙門”“粘杆處”這種具有部分廠衛性質的機構。

“十三衙門”是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期,仿明朝體例二十四衙門而設,前身是內務府,包括司禮監、御用監、御馬監、內官監(宣徽院)、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尚寶司)、司設監、尚方司(尚方院)、惜薪司、鐘鼓司(禮儀監、禮儀院)、兵仗局、織染局(經局)等。

十三衙門明面上都是為皇家日常衣食住行等服務的機構,當然私底下這類機構都會有一些打探訊息,監視監聽的作用,依照明朝舊例都是由宦官掌管。後來為了避免出現明朝宦官干政亂政的局面出現(實際上順治帝時期的吳良輔已經有此趨勢了,他與外官勾結,互相行賄受賄),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後殺掉吳良輔,裁撤十三衙門,恢復內務府建制。

“粘杆處”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血滴子的傳說更是深入人心。它的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是雍正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設立的。雍正皇帝喜歡安靜,最開始設立的粘杆處,只是一些普通的家丁,負責夏季時節捕捉樹上的蟬等噪音製造物,也幫著捕魚摸蝦什麼的。

後來由於著名的“九子奪嫡”,雍正為了刺探情報,剷除異己,幹些要緊的卻又見不得人的勾當,於是找來一些能人異士充作粘杆處衛士,於是粘杆處就此有了特務機構的性質。

雍正去世後,乾隆繼續利用粘杆處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後,嘉慶誅殺和珅,牽連清洗粘杆處,粘杆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廢除。

此外,大家所熟知的江寧織造(即曹雪芹他曾祖開始,曹家三代任職)、蘇州製造、杭州織造(隸屬於內務府,通常為郎中或員外郎)這些隸屬於內務府的官員,名義上管著江南的絲織品,實際上充作皇帝在江南的耳目。他們打探各類訊息,彙報內容從晴雨物價到官員操守,包羅永珍。

這其中以康熙的發小曹寅最為出名,也權力最重,說他是無冕的“江南王”也不為過,即使總督將軍這樣的人,對曹寅也是禮敬有加。我猜測,這些織造手下應該也有一批類似粘杆處衛士的人。

清朝為何放棄錦衣衛?

首先,清朝看到了錦衣衛和東廠等特務機構對明朝造成的危害,設定這種獨立於官僚體系之外的機構,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傷及到統治者自己的安全。

因此,清朝對宦官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取消了司禮監,極力貶低宦官的地位,斷了清朝的宦官禍害朝政的可能性。清朝末年出現的大太監李蓮英、小德張之流,權勢和魏忠賢根本沒法比。

其次,清朝初期,天下未定,還不是鐵板一塊。外有割據一方、伺機而動的藩王,內有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權臣。更嚴重的是民間還存在很多前朝遺老、暗潮湧動的反清組織,為了避免激化民族矛盾問題,滿清統治者更是就連對官員的任用,也要幾經思量小心翼翼。

滿人騎馬很在行,但治理天下就沒什麼經驗了,所以,他們離不開漢人官員。但是,公開設定錦衣衛這種特務組織,難免會刺激本來就心存不滿的漢人官員神經,激化民族矛盾。

政治密探都是什麼人?

清朝放棄建立錦衣衛這種特務機構,並不代表他們想向臣子展露赤誠之心。任何統治者都不會放棄情報收集,清朝皇帝不公開設定特務機構,但可以背地裡用一些手段——就是政治密探。

清朝的政治密探是從康熙時期開始出現的。最初,滿清政府為了防止漢族文人聚眾煽動情緒而禁止了結社,實際上卻是沒法嚴格執行的。

在江南還有一些以宗教為噱頭的秘密反清社團,更是屢禁不止,暴動也時有發生。這背後反映了當時康熙朝的民族矛盾問題依舊十分尖銳。所以,康熙皇帝在1707年最後一次南巡結束後,開始,設立政治密探,保持對南方的控制力。

古代帝王們為了皇權不受到官僚體系的制約,都會在官僚體系外發展一套第三方勢力成為自己人。找的這些人必須保證對皇權絕對忠誠。但是,在利益面前沒有絕對的忠誠,所以皇帝要找一些身份地位都完全依賴於自己的人。這樣他們即便是出於人性的自私,到時候也得為了自保服從皇帝。

歷史上有兩種:宦官,還有外戚。但是,這兩種人都不能用啊,歷史上的教訓太多了。

其實,清朝還有個特殊的群體——包衣。

包衣,滿語中叫作包衣阿哈,是家奴的意思。在女真人的社會中,主要是貴族才擁有包衣,包衣和主子住在一起,主子為其分配勞動任務,勞動的產出都歸主子。

女真人包衣的主要來源都是從其他民族掠奪的人口,主要是漢族與朝鮮族,明朝和朝鮮方面都有大量有關女真人掠奪人口為奴的記載。

康熙最初設立的政治密探,其實都是來自上三旗的包衣,主要向康熙彙報封疆大吏的日常動向與品評。

政治密探在康熙朝只是個雛形,更可怕的是從雍正開始,清廷還發展出了更變態的“秘密奏摺制度”。

清朝之前,官員給皇帝的報告啊、意見啊,稱為“奏章”,大部分奏章都對官員公開。比如明朝,奏章先要提交內閣,然後由內閣再上奏給皇帝,所以奏章裡寫了什麼內閣都知道。

雍正的時候,除了繼續使用公開的奏章,還廣泛使用了秘密的“奏摺”。奏摺是清朝特有的東西,它是官員跟皇帝之間交流的私人檔案,檔案內容是不公開的。奏摺制度非常有利於皇帝控制群臣。透過奏摺,皇帝可以向不同大臣詢問同一件事情,比如各地的災情、糧價、某些官員的行徑。

被詢問的大臣不知道其他人在奏摺裡是怎麼跟皇帝說的,所以誰也不敢撒謊,這樣皇帝就把群臣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雍正時,連地方的中層官員都可以給皇帝上奏摺,這就等於全國中層以上的官員都接受皇帝的直接領導,這皇帝的權力能不穩嗎?

明朝的皇帝為了擴張自己的權力,建立了錦衣衛、東廠這樣的特務機關來監督和懲治大臣。清朝的皇帝權力更大,他們卻用不著養特務機關,因為靠著奏摺制度,他們把全國大臣都變成提供情報的特務了。

和奏摺配套的,還有“硃批諭旨”。在明朝,皇帝要下達一條命令,必須透過內閣票擬,也就是說,要先經過內閣的商議,這個過程是公開的。皇帝的命令發出後,還要交給六部一級一級地傳達下去,這個過程也是公開的。

但是利用奏摺制度,清朝的皇帝直接在奏摺上寫上自己的批示、命令,發還給官員,過程是完全秘密的,除了皇帝和執行官員兩個人外,連中間的部門都懵然不知。換句話說,從雍正開始,清朝皇帝實行的是“秘密政治”。皇帝想做什麼可以完全隱秘,任何人都不知道。

同時清朝大興文字獄制度,跟文字獄比起來,廠衛辦事效率只能稱為低效。廠衛想人定罪,雖然不走常規的刑部程式,還是需要一定的流程,必須需要人證物證,人證還可能打死也不招,物證也可能做得不細,給人留下把柄,導致想殺的人殺不了,想抓的人抓不到。所以說廠衛在清朝皇帝眼裡只能是低效機構。

文字獄實行就容易多了,把文官家裡翻個底朝天,帶字帶畫的東西都拿出來,按乾隆皇帝的思路來說,十個有八個都是大逆族誅的罪行,到時候想咋辦就咋辦。

明朝以前,皇權要受官僚體系的制約,皇帝不能為所欲為。錦衣衛是為皇權服務的特務機構,其本質上是皇帝為了制衡官員加強自己對國家的集權控制所設立的。從明朝開始,皇帝不尊重知識分子了,可以隨便打官員的屁股,可以撤換內閣官員,基本上皇帝想幹點什麼,內閣都得順著他。

但是因為所有的命令都是公開的,所以皇帝還要承受官員的輿論壓力。如果皇帝的命令過於違反儒家道德,那會受到百官鋪天蓋地的聲討,集體辭職的威脅,所以明朝皇帝還是有不順心的時候。

可是到了清朝呢,因為採取了秘密政治制度,也就根本不存在“輿論監督”了,皇權變得史無前例的大。南書房也好,軍機處也好,都絕對服從於皇帝。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誰都不敢違背皇帝的意志。所以,清朝皇帝的集權控制達到了古代的巔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