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2021-09-26由 道寬 發表于 歷史

魏文侯赴約

這一天,魏文侯和群臣飲酒,氣氛很愉快,但外面下起了雨。

忽然魏文侯要人準備車馬,送自己到野外去。身邊的人都來勸阻他說:“大家喝酒喝得正開心,外面又在下雨,您何必非要趕在這個時候出門呢?”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魏文侯說:“我已經和管理山澤的官員約好了,這個時間要去打獵,我怎麼能讓人家白等一場呢?”當然,下雨天沒法打獵,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魏文侯如約趕到約定地點,親自告訴那位管理山澤的官員,取消當天的打獵安排。

孔子講“信”最重要

孔子曾經講過“民無信不立”的道理。

子貢問為政之道。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取信於民。”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無糧頂多餓死,如果沒有民眾對政府的信任,那國家就不可能存在了。”

孔子強調治理國家,應當具備三個條件:食、兵、信。

但這三者當中,“信”據有邏輯上的優先地位,是最重要的。僅僅是富國強兵就仍沒有達到治國為政之道,如果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國家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事實上,前面這個例子就是魏文侯在演戲給大家看,他就是要在所有的臣僚面前演這樣一場戲,讓所有人都能親眼目睹自己對信用有多麼看重。

虞人是小官,打獵是小事,領導對小官和小事尚且如此守信,何況對高官和大事呢?

日常啟發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對待小孩子的態度往往就是小信誠則大信立的道理。

臨時起意答應孩子要給他一個玩具,然後哄著小孩子從事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干家務、做作業,在小孩子完成這個任務之後想要兌現這個承諾的時候,大人們往往以各種理由開脫,實在說不下去,就強調各種客觀的理由,“都這個時間,去哪裡給你買?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愛哭就哭吧!”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從羞愧的辯解,到惱羞成怒的指責,在這個過程中,大人沒有了誠信。而長遠來看,對小信的破壞會影響一個人大信的形成。

首先形成的局面是,孩子不再相信大人的花言巧語,大人也不在給孩子任何輕易的承諾,兩者的溝通有了隔閡。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其次,孩子會形成對周圍人際關係的警惕,避免再次上當而造成的傷害,而這對於今後的合作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個處處都沒有安全感、沒有合作意識、不能把信任別人作為基礎條件的人,也很難融入這個社會的。這是在孩子教育中小信誠則大信立的道理。

工作中的啟示

在工作中,也有小信誠則大信立的道理。領導者答應今年年底發獎金,因為各種客觀條件,獎金髮不下來了,於是就義正言辭的說“今年答應大家的獎金髮不了了,大家將就一下”。

這樣的破壞小信的影響無疑是致命的,員工當時也許不會說什麼,事後肯定有怨言,沒有人會像聖人一樣,首先站到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況且,讓員工和公司利益保持一致的前提是保證員工的利益,而員工的利益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個信任的前提也就沒有了。

員工離心離職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更別說公司的發展了。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當然,案例中假設的情況比較罕見,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日常的工資有保證,而在一些小事上,領導者覺得無所謂,就不上心,從而破壞了小信。

比如忘記的會議時間,拖延了專案的進度,工作內容的交付不合格等。都說好的習慣首先從小事上做起,見微知著,從這些工作的小事上就能看出來一個管理者的水平如何了。

領導者要不要表現的有誠信?

日常的瑣事畢竟太多了,而人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做到小信誠,而像魏文侯這樣,能在群臣之前表演誠信的表現,才是我們企業日常經營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偶爾在關鍵時刻表演一下子,不但不虛偽,反而是增加自己影響力的方法。

前提是要一直把這個人設經營下去,千萬別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