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2021-09-25由 笑笑的秘密 發表于 歷史

引言: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當時人們非常重視的傳統。這種傳統對於古代婦女的約束,將伴隨著她的一生。

這就是中國古代對於婦女的"貞潔"的傳統。在古代,如果你的丈夫死了,是不可以改嫁的。而如果改嫁了,則會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

話雖如此,但出於許許多多的因素,還是有許多的人選擇了再嫁。這在現代社會,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一件事。可在那時,卻要頂著巨大的壓力來實現。因為這個傳統,也流傳下了許許多多的關於婦女的歷史故事。其中最令人感到神秘的,就是大清王朝的

孝莊文皇后是否曾真的下嫁他的小叔子多爾袞

孝莊皇后作為清朝的第二任皇帝——皇太極的妃子。在皇太極死後,當時還沒有入關的清王朝很可能會因為皇位繼承的問題發生內亂。當時多爾袞的勢力在朝中較大,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在奪位中互為對手。據說,孝莊就是因為下嫁給了多爾袞,才讓自己的兒子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當上了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那麼孝莊太后是否真的下嫁給了多爾袞?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圖一 晚年的孝莊文皇后

似有其事的推論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圖二 愛新覺羅。皇太極

政治婚姻,是古代官場與外交非常普遍的一種婚姻方式。而孝莊文皇后作為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公主,便她和她的姑姑和妹妹先後嫁給了皇太極。

雖然三人是姑侄關係,但這在北方的少數民族的習俗中是允許的。

在皇太極的南征北戰中,雖然後金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但卻由於傷病在戰爭中去世。

由於皇太極在此之前沒有設立皇位繼承人,所以在當時的後金朝廷裡,就開始了皇位的爭奪。不論是兄終弟及,還是子承父業,都是符合規矩的。而爭奪的雙方,就是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不論二人誰當皇帝,另一方一定不會罷休。這很可能會引發一場致命的內亂。多爾袞也理解到了這一點。於是,他與豪格商議,讓皇太極的小兒子福林,來繼承皇位。豪格也答應了多爾袞的提議。於是,福林就成為了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順治皇帝。

其實,筆者認為這不過是一個

緩兵之計

。因為福林繼承皇位的時候,只有六歲。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大臣控制幼主獨攬大權的事件,歷朝歷代都發生過。多爾袞此舉,可能是為了暫時以福林為工具,使後金不會因為皇位的爭鬥而從內部瓦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圖三 多爾袞

解。豪格可能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答應多爾袞的請求。

孝莊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她的一生經歷了四代帝王,並且還輔佐了兩代帝王。

在她的幫助下,大清王朝在順治早逝後才有了康熙這位明君。有如此政治能力與智慧的人,想必也能明白多爾袞此舉是何意義。

孝莊是個女人。並且是一個沒有政治手腕,沒有一兵一卒的女人。她和自己的兒子如果沒有一個靠山,自然就會成為別人手中待宰的羔羊。說到這裡,孝莊好像的確曾經下嫁給了多爾袞。但凡是都是要講證據的。

是諷刺還是巧合

當時的天下,同時存在著大清(入關後後金改國號為清)政權和明朝的流亡政府——南明政權。南明政府存在的事件非常短,所以在歷史上很少提及。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是不被南明所認可的。而若是在清朝中出現了在這樣的弟弟娶哥哥的遺孀的現象,由於這與漢族傳統的不同,一定會被遵奉正統儒家思想的漢人所恥笑。並且在那個特殊的時期,並不利於漢人對滿清的印象的提高。

事實上,在漢人的歷史典籍中,卻並沒有關於這件事的記載。但是隻有一首詩,彷彿是在記錄這件事。那就是南明的一位抗清名將張煌言的一首詩中的內容,似乎是在變相的記錄著這件事。他在他的詩作

《建夷宮詞》中這樣寫道:。"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首先,有一點很奇怪。作為清朝的喜事,為什麼清朝沒有記錄,而南明卻有人記了下來呢》但是另一方面,從這首詩中的”太后婚“三個字,再結合當時可能發生的契合這三個字的事件,好像可以得出一個結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圖四 張煌言

論,這首詩所描繪的實踐就是孝莊下嫁於多爾袞的事件。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首先,我們可以從張煌言的身份入手。張煌言是一個

南明的重臣

,同時對於後金政權也是非常排斥的。並且這首詩的題目為《建夷宮詞》,夷是漢族對於少數民族的一個泛稱,

並沒有提到"清"等字眼。

張煌言所在的時代,對於反清復明的言論在他的所在的陣營中一定是被大肆追捧的。那麼他作為抗清名將,為什麼不直接說出自己所寫的就是清朝呢?但是,如果確實沒有這樣的事發生,張煌言又為什麼會寫下這首詩?這可能就是因為張煌言聽說過順治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後,自己所杜撰出的,若是這樣,那麼這首詩雖然沒有諷刺的言語,但卻有著諷刺的意味。

順治為什麼會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順治的奇怪態度

在順治當上皇帝后,對於多爾袞地位也是越提越高。彷彿給人感覺就像是自己要禪讓皇位於多爾袞。多爾袞的稱號從最初的

叔父攝政王、以及後來的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他的地位,彷彿就是大清王朝的實際決策者。而從稱呼來看,就像是一位退居幕後的"太上皇"。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圖五 影視劇中對這一事件的重現

但是據順治在多爾袞死後對他的態度中,好像又不是這麼回事。

多爾袞死後,順治一開始對他畢恭畢敬,甚至將多爾袞追封為皇帝。這樣的對待方式,彷彿真的將多爾袞當成了自己的"父親"。但是幾個月後,順治不僅撤銷了追封給多爾袞皇帝的身份,甚至還將他從墳墓中拉出來鞭屍。並且還指責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以及他經常到內宮中的行為。如果孝莊真的嫁給了多爾袞,順治皇帝又為什麼要當著天下人的面指責這樣的稱呼和行為呢?若多爾袞真的成為了順治的父親,無論如何順治都是不敢這樣做的。

前後態度反差如此之大,彷彿更加表明了事件的真相。那就是孝莊並沒有下嫁給多爾袞,但是有可能和多爾袞有曖昧關係。那麼為什麼孝莊要和保持曖昧的關係呢?

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靠山問題。順治登基的時候只有六歲,孤兒寡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盾。而多爾袞就非常適合這樣的一個角色。孝莊很有可能是因為不得已,才與多爾袞保持曖昧的關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多爾袞死後,順治的態度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還有一點。就是孝莊死後,特別囑咐康熙

不要將自己運到東北與皇太極合葬。

這一點一直被認為是孝莊因為下嫁給了多爾袞,沒有臉面到地下見皇太極。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孝莊是歷史上著名的一代賢后。但她為了輔佐兩代帝王,必定是吃了不少苦頭。並且若真的為了討好多爾袞而何其曖昧,也必定是低三下四的。孝莊的晚年,或者說是死後不想再過那樣的日子。於是,便將自己的陵墓安排在了清東陵的牆外,成為昭西陵。

一代賢后孝莊皇太后,是否真的曾下嫁多爾袞

圖六 昭西陵

總結:

筆者的觀點是,孝莊並沒有下嫁給皇太極。因為不論是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典籍或是外國曆史典籍,都沒有提到這件事。若真有此事,一些敵對國家或是友好的國家一定會以各種態度或形式記錄並流傳下來。因為這樣的事件,是非常值得他們去宣揚的。敵對的國家會藉機宣揚,破壞清朝的形象。但事實上,即便是在別國的記載裡卻並沒有找到關於此事的任何形式的記載。

孝莊下嫁多爾袞,很可能只是有些人根據”皇父攝政王“這一稱呼所杜撰出的一個子虛烏有的事件。或許孝莊和多爾袞確實有曖昧的關係,但下嫁一事是不存在的。

孝莊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他的政治能力與人品是筆者所敬佩的。若他真的為了自己的孩子與大清的穩定,願意犧牲自己去討好別人,那麼,她這樣做將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儘管不太可能發生,但至今卻依然沒有找到關於孝莊是否真的或者是假的下嫁給多爾袞的證據。相信在未來的考證中,可以找到有力的鐵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