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2021-09-20由 魔幻小娛 發表于 歷史

首先,把其他亡國之君放到崇禎的位子上,也難說能做的更好,只是手上還有兵,大太監想殺就殺,大學士甚至首輔說罷就罷,手握兵權的大吏要殺就殺,要廢就廢,要他出關擊賊就得出關擊賊,確實是絕大多數亡國之君想都不敢想的。大多亡國之君,太監是朕爸爸,不高興了想廢朕就廢朕。權臣也是朕爸爸,不高興了想殺朕就殺朕。執掌軍隊的更是爸爸,不高興了,朕全家老小的人頭幾天就被掛起來了。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其次,明朝有土木堡之變,結果於謙奇蹟般拒絕遷都還成功守了下來,徐有貞不過把大家的想法說了出來就被警告“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在這種情況下,南下直接就等於自認亡國之君。其次大臣們的身家全在北京,你跑了我們怎麼辦。從他們後來的表現來看他們也完全是這麼想的,皇帝姓朱姓李,我保得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就行,沒想到闖王沒按套路出牌。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崇禎帝是我最敬佩的亡國之君,他是一個願意當明君的熱血皇帝,在歷史許多皇帝中他絕對不算一個不好的皇帝,但是明末已經不給他機會了,只能讓他留下一張“誤傷城中百姓一人”的白布。明末官僚體系已經盤根錯節尾大不掉,整個政府系統也完全爛掉。崇禎能搞定個體,但是對這個權貴階層無能為力,他反覆殺人恰恰說明他對這個局面根本無法做出有限應對。對抗一個體系要秦皇漢武一類的強者才能做到,崇禎顯然不具備這能力。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實際上,崇禎要是能早點聽陳新甲的退守南方,局勢不是說不能有迴轉的餘地,況且北方都打爛了,崇禎就算是想鐵腕收稅都收不上來,崇禎這個人心是好的,勤奮也有。如果是在朝代中期,應該可以打的湊合,但是爛牌真的是越打越爛。再者,崇禎向群臣要建議,群臣但低頭不語。還有就是除了李明睿好像沒誰勸他南遷,這個李明睿也被陳演授意光時亨一通抨擊,結果南遷之事不了了之。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說白了,誰都不願意做第二個陳新甲。我現在勸你招安也好、南遷也好,有朝一日你後悔了,第一個殺得就是我。崇禎一朝十七年殺了11個總督、11個巡撫,兵部尚書弄死7個,這還不算革職下獄和逼上前線的。陳新甲不提,之前有一個兵部尚書王洽,這哥們從知縣幹起,體察民情一路擢升到工部右侍郎。就是他崇禎在朝會上看王洽氣度不凡,改任王洽為兵部尚書。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另外,明朝的人,很有一種盛世承受君恩,事到臨頭一死報君恩的感覺。好多城池,沒怎麼守,自縊了,城破了。這鍋當然明朝不全背,宋朝矯枉過正,打壓武將太狠,明朝繼續堅持,武將被繼續打壓。再加上明朝的根本就是驅除韃虜,去胡化太深,整個以孔孟為行為準則,這些能用來治國。總之,明朝的感覺就像是曾經很厲害的學生,但一段時間不行了,被欺負太狠。重新起來後,一丁點委屈都不能受。但可能嗎?他們失去了漢唐那種自信,那種臥薪嚐膽的勇氣,因為只要臥下去了,就怕站不起來。

明末那個局面,比史記上同期封建王朝,三百年週期是相對好的

其實說的崇禎差是差,在明末那個局面,比起歷史同期封建王朝300年週期是相對最好的,起碼他可以不成為亡國之君,結果一通折騰沒了,而且由於立儲問題,導致南明,連南宋那樣延續國祚機會都沒有。說實話,崇禎真的不算典型的亡國之君。他其實蠻有帝王心術和執政才能的,可是正好遇上明末天災不斷,加上土地兼併和皇族數量爆炸才積重難返。

本文由淡煙之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