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2021-09-17由 風飛絮揚 發表于 歷史

女兒國,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

瀘沽湖,這個東方女兒國,始終有著神秘的氣息。不僅風光很美,還有讓人迷戀的故事。

這裡居住的摩梭族人,目前還保持著母系社會的制度,是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就像一個世外桃源。

摩梭人主要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處的麗江市瀘沽湖畔,約有5萬人。上世紀90年代,香港導演周華山為了研究母系文化,特意在摩梭山區生活了一年多,拍成了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1999年8月,周華山一行人從昆明乘車顛簸了20個小時,到了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的摩梭山區。永寧鄉政府婦女主任接待了他們。

30歲的達史拉錯是婦女主任的女兒,一家人住在裡格島。家裡有二十多個人,非常熱鬧。

第二天晚上,達史拉錯的父親用普通話說:“你今天買來的這包茶是不對的,這是你的家。”令周華山感動不已,多麼樸實的人!

達史拉錯十二歲時舉行了成人禮。她外婆說要穿新衣服,姨媽準備了四套最漂亮的新衣服。有新衣服穿,而且馬上要成為大人了,她興奮得一夜沒睡好。

第二天清早,她和姐姐很早就起床了。吃了飯穿著新衣服在村子裡走來走去,村裡的大人們見到她就說:“你今天是大人了。”她姨媽把四套新衣服給她換來換去,那天是她一生當中最高興最激動的一天。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達史拉錯的第一個男朋友是漢族人,家在昆明。想把她帶到昆明,她問道:“是帶走我全家呢?還是隻帶我一個人?”男友懵了,說當然只帶她一個人了,怎麼可能把丈母孃、大舅子、小姨子都帶著。她拒絕了,她不可能離開一大家人。

她87歲的外婆說,她們摩梭人以前沒有結婚一說,從來沒有聽說過男女組成一個小家庭,所有人都跟母親和姐妹們生活在一起。

以前的男女走婚,主要來自於生產生活。男女勞動之中對山歌,山歌表達了心裡的話。看女人不看臉,只看她的心。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如果有人問:一個摩梭人一生要跟多少人走婚?

摩梭人就會說:如果一個女孩能幹又漂亮,想跟她走婚的人很多。如果人品不好,自我自私,想走婚也不一定有人願意。

有些人只跟一個人走婚,有些人從來不走婚。她外婆的兩個弟弟七十多歲了,從來沒有走過婚。

外婆說:“以前走婚比較秘密,跟什麼人走婚不會讓人知道,不像現在的人到處炫耀。”

以前走婚,今晚走一個,明晚走一個,誰都不會說,誰也不會問。男方也不會管女方以前的事。最主要的是男女之間的感情,感情好誰也不會管。

摩梭人沒有“處女”概念。對女人不尊重,就等於不尊重自己的母親。從來沒有發生過為情自殺或者情殺的案件。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走婚很自由,兩個人看對眼了,喜歡誰就給誰生一個孩子。農忙時候去男方家幫忙幹活,平時都是住在自己家裡。

晚上男子到女方家,早上回到自己母親家,家裡沒有丈夫、妻子或者父親。孩子滿月時,孩子生父就過來相認,節日時送一些衣服和禮物。

摩梭女人說:夫妻組成小家庭是很辛苦的,女人既要砍柴、放牲口、餵豬,還要管孩子、幹家務。

大家庭的好處就是姐妹們互相幫忙。對自己姐妹的孩子要比對自己的孩子好,姐妹的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能偏袒。

沒有婆媳、姑嫂、妯娌、叔侄等關係,所有姐妹共同撫養孩子,都被孩子叫做媽媽。

達史拉錯和姨媽的孩子一起長大,比她大的都稱呼哥哥姐姐,沒有表哥表姐堂哥堂姐一說。

母親和舅舅不會干涉晚輩走婚,是否找伴侶由自己做主,誰不想走婚也可以不走婚。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自由的婚姻,選擇的主動權,讓摩梭女孩非常自信:“如果我聽別人說我是誰誰的老婆,我覺得特別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我是我,他是他。最多隻告訴別人,他是孩子的爸爸。”

有一次她和孩子爸爸帶孩子去旅遊,住酒店時登記房間需要出示結婚證,但是她沒帶,搞得很尷尬。

有一次家裡搬家,結婚證找了好長時間沒找到,她媽媽掃地時發現了。媽媽問:“這是什麼?”開啟一看是結婚證,已經破了,她說:“把它扔了吧。”

達史拉錯孩子的父親說:“我和傳統的摩挲人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在外面工作,觀念、思想、意識與他們有些不同,比他們超前一些。”這也是他和達史拉錯領結婚證的原因。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他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第一個是母親,沒有母親就沒有他;第二個是他的愛人,因為愛人是和他共同生活後半輩子的人;第三個就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沒有自信就做不成任何事情。”

達史拉錯說:“孩子的爸爸從小在城市裡長大,有些漢化,小家庭意識比較濃。而我不可能脫離自己的大家庭,我大家庭的觀念比較強。城市裡都住在鴿子籠裡,感覺很擠。”

達史拉錯的感慨,讓人記憶很深:“到城市裡看到老人都住敬老院,她們生養了這麼多兒女,到最後自己孤孤單單的。老一輩這樣做完全是做給兒女看的,小輩也會效仿這樣做,這樣的父母等老了不也一樣孤獨嗎?”

達史拉錯的父親臉上溢滿了幸福:“摩挲家庭的男人最幸福,很自由,沒有什麼精神負擔。一個大家庭共同生活,有難同當,有福同享。這是最好的家庭,沒有問題。”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五年前,達史拉錯生小孩的時候由媽媽在家裡接生。朋友打電話問她孩子性別,她當時就懵了,因為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她連忙問媽媽,結果媽媽也沒有留意,說當時只看了一下孩子的手和腳,並沒有看是男孩還是女孩。

她父親說:“如果女兒嫁給一個漢族人,按照漢族人的婚俗,要給女兒彩禮,女兒要去他家當媳婦。我不贊成,我不賣女兒,如果你們要共同生活,你們高興的話,你們就成一家人。我的女兒還是我的女兒,不會嫁給你的。經濟開放以後的商品觀念,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是金錢的關係,沒有人的關係。”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傳統摩挲婦女的思想有點保守,在感情方面,絕對不能有情人或者有外遇。

如果有一天,孩子爸爸跟一個女人走了,或者分手了。那麼他的心已經離開了,就沒必要留念了,反正她還有一大家子人。有外婆、媽媽、舅舅、哥哥和姐姐,對於她們來說,孩子爸爸就是一個外人。

摩梭人是以女性的血統為核心,財產也歸女性繼承。

但是男性也並沒有受到壓迫,而是和女性一樣平等。尤其是他們當上舅舅以後,執掌了家庭的禮儀活動。比如家庭的喜慶祭奠,大型物品交換或者買賣等。

有一些目的不純的遊客,想要和摩梭姑娘走婚,當被拒絕時,竟然說:“你們開個價!”這個人的結局是被鄙視,並且捱上兩耳光。摩梭人是一個連小費都不收的族群,他們講究的是公平,用雙手賺取財富。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在永寧縣做生意的有200多個女人,連最基本的計算都不會,在做生意時吃了很多虧。

婦女主任說:“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在吵架,她走過去看了一下。女人欠男人40塊錢,不知道怎麼寫,就寫4和0,然後歪歪斜斜地寫了一個‘元’字。這個男人是外地人,特別壞,就在4前面加了一個‘5’,變成了540塊。”

後來婦女主任舉辦了一個成年婦女掃盲班,教不識字的女人學習文化。

她們以前的衣服都是自己紡線織布自己做,現在都是從外面買來穿。現在每個村寨只有一兩個老人自己做衣服。

摩挲的傳統工藝很多,如今已經丟得差不多了。想把一些手藝好的人組織起來,不能把傳統文化全丟失了,不然太可惜了。這些婦女想發展,由於條件限制,很多事情很難做起來。

探訪女兒國,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圖片來自紀錄片

老一輩摩梭人不喜歡年輕一代人出去打工,因為她們打工回到家就不願幹家務,在家裡的其他姐妹會有意見。摩梭人最強調的是家庭和睦,如果一個人想單獨出去闖天下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女孩子。

旅遊業給摩梭山區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致使本來寧靜祥和的山區生活也變得有點複雜了。

如今已經不是以前那樣傳統的摩梭生活了。以前,吃了晚飯就在空地上點起篝火唱歌跳舞,現在晚飯後也只是在家裡看電視。

走婚是摩梭人特有的婚俗,母系社會是摩梭族人特有的制度。

這種超前的婚戀觀和價值觀,能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比如男女平等、對感情要果斷、贍養老人,這些都值得借鑑。

希望摩梭人能夠將摩梭的傳統文化延續下去,他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番瑰麗的風景。

資料來源於紀錄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