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2021-09-16由 寶琳聊舞蹈 發表于 歷史

本文系作者寶琳聊舞蹈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忠於公室,維護禮制當時齊國和晉、魯等國一樣,私族勢力已開始抬頭。晏嬰在政治立場上是忠於公室的。齊臣崔杼謀殺齊莊公後,群臣皆閉門待信,不敢出面。晏嬰至莊公屍前放聲大哭,礙於晏嬰賢名,崔杼未敢殺他。崔杼逼群臣發誓與他同心,惟晏嬰以忠君利國為誓。後來,有四位大夫作亂朝廷,分兩派相攻他們各使人招請晏嬰相助,晏嬰一概拒絕,對使者說:

“晏唯君命是從,不敢自私。”

之後他入宮去齊景公身邊,協助制定平亂對策。齊邦三傑死後,他向景公推薦了田穰苴。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孔丘像

此人深通兵法,為齊國擊敗晉、燕軍隊,成為一時名將,威震諸侯。晏嬰反對私族勢力,為國謀籌,忠於公室。但他並不是拘守效忠於某,君主,而是對國家忠誠。他在與楚士的辯論中清楚地闡述了自己的這一立場並認為自己是

“守大節者,不拘小諒”

。這是晏嬰在政治上的靈活變通之處,正因為這一原因,他在齊國曆經幾次政治反覆而顯要始終。晏嬰對某一君主不盲目認同和盡忠,有他認識上的原因。齊國當時有一個名叫梁丘據的大夫,善於逢迎君主。有一次在獵場休息,齊景公對晏嬰說,他與梁丘據的關係和諧,並表示非常滿意。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晏嬰劇照

晏嬰不同意地說:

“您和梁丘據的關係是同’,而不是‘和’,和與同是不一樣的。”

他以調羹為例說,只有各種佐料相交融,才有味道。同樣,政治上君臣相互間都要互相商討,有所肯定和否定,才能做到政平民和。否則,水和水弄在一起,還有什麼味道呢?只撥動一根琴絃,還有什麼曲調呢?像梁丘據那樣,君主說什麼他就說什麼,那就叫

“同”

而不叫

“和”

晏嬰在這裡把西周末年的史伯關於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的觀點加以引申發揮,既是對景公錯誤認識的糾正,又是對自己政治原則的剖白。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晏嬰劇照

晏嬰曾經拒絕景公為他新納妻妾說:

“臣妻雖老且醜,然向已受其託矣,安忍背之?“

景公感嘆說:

“卿不其,況君父乎?”

因而堅信晏嬰之忠,益加重用。晏嬰不曾認同和拘忠於某一君主,但又使君主能感到他的忠誠,這正是晏嬰忠君的特點所在和高明之處。忠於公室的立場決定了晏嬰對傳統禮制的維護態度。當時衛國大臣孫林父與衛獻公發生了糾紛。晉國聽了孫林父的話,拘留了衛獻公,晏嬰聽到這一訊息後對齊景公講:

“晉侯為孫林父而執衛侯,國之強臣,皆將得志矣。”

他勸景公入晉為衛君說情。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景公劇照

見晉國沒有答應,晏嬰對晉臣講:“

晉為諸侯之長,今為臣而執君,為君者不亦難乎?”

他認為晉臣若不勸諫,就等於是扶臣而抑君,危害甚大。後來魯國發生了以臣反君的內亂,君臣雙方都向齊國求救。齊景公召晏嬰商議對策,晏嬰當即表示:

“方與魯講好,豈可受其叛臣之獻?”

堅決表示援助君主一方。晏嬰從維護公室利益、君主利益的政治立場出發,主張按傳統的禮儀制度辦事,以保持舊的統治秩序。傳統禮儀制度及其觀念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在總體上代表了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景公劇照

晏嬰因而在各個方面都注意遵守。崔死後不久,齊國宣佈其為叛臣,並挖出了其墓柩,發現了男女二屍。齊景公準備一併陳於市中供人唾罵。晏嬰勸阻說:

“戮及婦人,非禮也。”

有一天晚上,齊景公帶著酒具,驅車往晏嬰之家,對他說:

“相國有政務煩勞,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聲,不敢獨樂,願與相國共享。”

晏嬰回答說:

“夫安國家、定諸侯,臣請謀之。若夫布薦席,除簠簋者,君左左自有其人,臣不敢與聞也。”

婉辭拒絕。晏嬰主張不要追求一時的痛快,事事按相應的禮儀規範去辦。

為什麼說晏嬰與魯國的孔丘,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景公劇照

這是他從政和處事的一大特色。因為這一特點,他與魯國的孔丘意氣相投,深有交往。晏嬰是春秋晚年的一大政治活動家。他才智機敏、思維靈活、厚民愛國、長於論辯,是春秋政治舞臺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內政和外交上創造了獨特的風格和經驗,對後世的人們有極大的啟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