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2021-09-15由 飛趣 發表于 歷史

相信不少人在看完了俄羅斯海軍節閱艦式後都有和我一樣的感想,俄羅斯海軍發展日趨小型化,和鼎盛時期的那幾艘核動力巡洋艦、驅逐艦以及載機巡洋艦比起來,發展到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受到蘇聯解體後造船能力的以及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早已風光不再,最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兩個字“沒落”。但當檢閱艇駛過955A型也就是改進型“北風之神”級“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時,時間彷彿又被拉回到了冷戰,曾經強大的蘇聯海軍似乎並沒有走的太遠。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或許是出於一個所謂“精蘇”軍迷的偏愛,像22350型這種排水量4000多噸的護衛艦倒是很符合筆者我的口味,外形精幹火力過剩,對於今天這樣一個急需維護黑海後花園利益,無心也無力與北約在大洋抗衡的俄羅斯海軍而言,22350型再合適不過。更何況與北約國家巡邏艇般武器配置卻動輒七八千噸排水量的所謂“護衛艦”相比,22350型完全稱得上是武德充沛。發展至今的俄羅斯海軍路線已經相當明確,以中小型新銳水面艦艇為主配合海軍航空兵守護俄羅斯近海以及一些固有利益區,以“彼得大帝號”為主的大中型水面艦艇保持一定的遠洋威懾及打擊能力,而戰略核潛艇則時刻保證充足的首輪以及二次核打擊能力,形成俄羅斯遠洋戰略核威懾。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武德充沛的22350型護衛艦

可以預見的,排水量在數千噸的護衛艦以及戰略核潛艇將成為未來俄羅斯海軍的兩極,也是俄羅斯未來海軍艦艇發展的主流。22350我們以後再聊,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掰扯掰扯這個俄羅斯海軍絕對的門面擔當“北風之神”。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北風之神

關於北風之神的故事我們無需追溯到古希臘,而是上個世紀70年代。

上世紀70年代美蘇冷戰接近白熱化,雙方正為加強戰略核打擊力量拼得你死我活,而就在1974年美國海軍全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率先開工建造這讓海軍力量本就處於劣勢的蘇聯人倍感壓力,決心研發射程更遠的SS-N-20型固體彈道導彈,本著一彈配一艦的原則,同時開發的還有蘇聯的下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941型“颱風”級。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退役的“颱風”級核潛艇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颱風”級常年潛伏於挪威海、霍茨克海以及北冰洋等地區以避開北約反潛力量的鋒芒,根據戰略設想“颱風”級主要負責蘇聯核戰略的二次打擊任務,以強大的核打擊能力主導戰爭走向。“颱風”級的出現令西方世界大為恐慌,具體表現在好萊塢上自然就是拍攝一系列與之相關的電影,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獵殺紅色十月》。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電影《獵殺紅色十月》

雖然“颱風”把美國人嚇了個半死,但蘇聯人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颱風的效費比較低,維持這麼一個大傢伙所耗費的成本與其達到的戰略預期並不相符,於是乎也就有了我們今天的主角“北風之神”。

當時的蘇聯核潛艇在設計方面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艦隨彈走”。核潛艇的設計是要最大程度配合導彈設計的。所以當紅寶石設計局接到設計任務後隨即開始了兩種設計方案的設計工作,一種是適配D-31導彈的955型“北風之神Ⅰ”而另一種則是適配D-35的935型“北風之神Ⅱ”。最後由於研製進度問題D-35專案下馬,隨之被放棄的則是935型戰略核潛艇設計方案。但由於後來D-31型的研製也出現問題,955專案也被迫延期。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用幾經波折來形容坎坷的955型再合適不過。蘇聯解體之後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決定採用D-19UTTH替換D-31,955型經歷了第一次設計變更,首艦“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於1996年底正式開工建造,但好景不長D-19UTTH的研製工作出現問題,首艦“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的建造也因為資金問題陷入停滯,而此時距離955型設計伊始已經過去了十多個年頭。在後來的的競爭中“布拉瓦”(圓錘)潛射彈道導彈的早期型號勝出,955型又開始了艱難的第二次重新設計,但這遠遠沒有結束。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正在試射的“圓錘”導彈

由於俄羅斯經濟狀況並沒有好轉的跡象加上北方機械造船廠此前建造的數艘“阿庫拉Ⅱ”及“奧斯卡”級因無法繼續生產而留下大量分段,俄羅斯人靈機一動決定用這些未完工的分段建造全新的955型,經過重新設計955型採用了“阿庫拉Ⅱ”遺留下來的分段繼續建造,自此955型先後經歷三次重新設計才最終得以正式開工建造,但可想而知這樣的的設計方式包括採用先前型號潛艇的分段等,導致955型的效能並不盡如人意,這也為後來的改進型955A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早期型號的“圓錘”

從外觀上看“北風之神”級要比老前輩“颱風”級苗條得多,這也就意味著北風之神在隱身效能方面比如靜謐性等要遠遠好於颱風,但在打擊能力上可是絲毫不虛。在艇身長度上“北風之神”級僅僅比“颱風”級短了1米約為170米,但在排水量上“北風之神”級約為17000噸遠小於“颱風”級的26500噸,與美國的“俄亥俄”級基本相當,這就使得“北風之神”級在水下的機動效能更為靈活,隱身效能也比“颱風”級更加出色。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外形粗壯的“颱風”級

隱身靜謐效能優秀是“北風之神”級最大的優點之一,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提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東芝事件”。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蘇聯潛艇的噪聲水平堪稱糟糕,有傳聞說說一旦蘇聯核潛艇一旦離開海參崴,整個西太平洋都能聽到蘇聯核潛艇發出的噪聲,當然這一說法有點誇張。但當時以北約的反潛水平對蘇聯潛艇的探測能力能夠達到200海里甚至更高。後來在克格勃的一番操作之下日本的東芝公司沒有經受住高額利益的誘惑將四臺數控船用螺旋槳銑床賣給了蘇聯,工藝水平大幅提升使得蘇聯潛艇的噪音水平大大降低(同時改變了蘇聯核潛艇的固有聲紋),這也就為後來的“東芝事件”埋下了伏筆。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東芝事件後抵制日貨的美國人

總而言之發展至今,俄羅斯核潛艇的隱身靜謐效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北風之神”級艇體表面的消聲瓦覆蓋厚度達到150毫米,加上製造工藝的進步根據外部普遍分析其整體的隱身效能要好於美海軍的“俄亥俄”級。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俄亥俄”級

在動力系統方面“北風之神”級採用1座OK-650型壓水反應堆和1座汽輪機,最大功率為380兆瓦,汽輪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74570千瓦,強勁的主動力裝置使得該級艇的最大水下航速達到29節,在航速和機動效能上優於“俄亥俄”級。但該型核反應堆屬於組合式的半一體化反應堆與當時西方先進的一體化自然迴圈反應堆存在較大差距,雖然在最大航速上“北風之神”級具有一定優勢,但在反應堆所能提供的最大安靜航速上劣勢也十分顯著。“北風之神”級的水下最大安靜航速為8節,而“俄亥俄”級則達到了15節,在水下遭遇對抗時,很大程度上拼的還是安靜航速下的規避能力。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艇體結構上“北風之神”級採用了蘇聯一貫的雙殼體大儲備浮力設計,這樣的設計使得蘇聯潛艇的抗打擊能力更強,抗沉性更好,同時也能輕鬆突破北極地區堅硬的冰面。但這樣的設計也導致潛艇的建造週期延長、維修保養困難同時成本持續攀升。但這樣的代價對於蘇聯和俄羅斯來說是值得的,北極地區是蘇聯乃至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區之一,所以俄羅斯人歷來重視潛艇在冰層下的活動能力,採用雙殼體設計對俄羅斯而言利大於弊。

俄海軍門面擔當,起底“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

在2013年,歷時17年建造的“北風之神”級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正式加入俄海軍開啟了俄羅斯海基戰略核打擊力量的新篇章。首艇的入列儀式在位於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機械製造廠內舉行,入列儀式上當時俄羅斯的新任國防部長紹伊古親自向“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授予了象徵俄海軍榮耀的聖安德烈旗,標誌著“北風之神”級正式加入俄羅斯海軍還在那都序列,巧合的是當時俄羅斯為改造的“維克拉馬締亞”號由於故障正停泊在對岸。而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為“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授予“那西莫夫”勳章,而這一切都是刻意安排,可見普京對俄羅斯重塑海上核威懾和常規海上力量的決心。

伴隨著“北風之神”級的入役,俄羅斯海軍就此開啟了新的篇章(未完待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