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2021-09-15由 離矢乘風 發表于 歷史

蜀章武二年八月,隨著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

(《三國志。先主傳》),歷經一年之久的夷陵之戰落下終於帷幕,劉備敗了。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遭聞敗績,遠在成都的丞相諸葛亮無不痛心地嘆道: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毫無疑問,諸葛亮的嘆息,彷彿從一開始就在否定劉備東征。

而早在出兵之前,鎮東將軍趙雲也曾以“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賓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為由勸阻其伐吳,那麼,劉備為何會不顧反對執意興兵東征?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一、“群臣”的態度

我們先來說說蜀漢眾臣對東征的態度。

關於反對的聲音,除了以上諸葛亮的“事後諸葛亮”和趙雲的大篇幅講道理,有記載的還有益州學士秦宓曾阻以“天時不當”,此外便是《三國志。法正傳》裡的一句總括:

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

劉備的反應則是“一不從”:都不聽。

既不聽諸葛亮和趙雲的,又完全忽視其他人,原來你劉玄德當了皇帝就膨脹了,變成獨裁者了啊?

很多史學家都是這樣想的,但筆者以為,事實並非如此。

一封來自江東諸葛瑾的書信就能說明問題。

話說吳、蜀交兵前,孫權曾遣諸葛瑾向蜀求和。於是諸葛瑾寫了一封信給劉備,主要內容自然是一些希望兩國和平的套話,但其中有一句很值得注意:

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群后也。

他說:陛下(劉備)如果能收回怒氣,聽從我的建議,就馬上決斷東征之事,而不要再和你的大臣們商議了。

這話有點奇怪。

按照《法正傳》裡的內容,蜀漢眾臣幾乎都在反對東征,而諸葛瑾有著相同的目的,他難道不應該勸劉備多聽諫言嗎,又怎麼會反倒希望劉備一個人專斷此事呢?

伴隨這個疑問,我們再回過頭來探尋先前《法正傳》裡的那句

“群臣多諫”

,卻發現翻遍史書,除了以上三人外,所謂的“群臣”根本再無一人可查。

由此可見,

劉備絕非很多人想象之中的獨裁者——他的身後至少站著一群支援東征的人。

從諸葛瑾的書信裡,我們甚至可以窺見那群人正在極力要求出兵的身影,而諸葛瑾如此急切地要求劉備立決此事,無非就是在擔心他們的影響力會左右劉備的想法。

他們是誰?

張飛、黃忠、魏延、馬良、廖立、霍峻、董和

……在史書中,這一長串本該具有發言權卻選擇了沉默的名單,無疑是荊州人士(除張飛外)最好的表態。

當年劉備以窮困入荊,正是得到了以諸葛亮、龐統為代表的荊州人士的效力,才有了三分天下的資本。後來入蜀時,他帶出的兵是在荊州招募的青壯勇士,為他出謀劃策的是龐統、馬良那些荊州俊才,隨著關羽留鎮荊州的兵士也是在本地拉起來的……

可以想象,這二十年來,荊州人早已成了蜀漢政權的支柱。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而如今荊州失守,在蜀地的荊州人士剛剛經歷了父兄戰死、妻兒離散、故土淪陷,作為哀兵的他們,又怎麼會無動於衷呢?

同樣地,另一方處在淪陷區的荊州人也並未真正臣服於東吳的統治。

“遣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鹹如意指。”

——《三國志。馬良傳》

事實證明,在東征之始,劉備派出的荊州人士代表馬良一入武陵,那些平日裡沒有動靜的“蠻夷渠帥”們便紛紛起兵響應,擾亂荊州後方。甚至在劉備兵敗後,零陵、桂陽郡等地依然還有人在頑強地反抗東吳的統治——

“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三國志。步鷙傳》)

因此,

無論在道義上還是穩定軍心的需要,素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坐視荊州人士的群情激憤於不顧的

——這正是劉備執意東征的先決。

只是,安撫荊州人士的需要和諸葛亮個人的不反對並不意味著東征的必行性,一個國家的決策從不獨是個人意願,關鍵在於政治形勢的需要。

二、東吳的野心

劉備東征的政治形勢需要正是破除東吳圖蜀的的野心。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在很多人看來,劉備東征是一種主動性的攻擊,而東吳的一方則是被動地防守。但是,換個角度講,剛剛取得荊州大勝的孫權就沒想過主動入侵虛弱的蜀地嗎?

答案在《三國志。周泰傳》:

後權破關羽,欲進圖蜀。

原來是曹操感慨得隴望蜀,如今卻是孫權得荊望蜀了。

又或者說,得荊望蜀本就是東吳的國策。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想當年周瑜還在時,他就有過和劉備共取蜀地的想法。後來魯肅繼為大都督,也是力圖貫徹其早就規劃好的“榻上對”,只不過動作輕而緩,屬於鴿派作風。而等到呂蒙掌軍後,鷹派再次抬頭,東吳軍屢次三番與關羽產生摩擦,最後以白衣渡江的方式襲取了荊州,那下一步不是圖蜀還要做什麼呢?

因此,當蜀漢內部還在考慮是否該出兵東征的時候,隔壁魏國的頂級軍師劉曄早就扮演了預言家的身份:

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三國志.劉曄傳》

蜀漢的出兵與其說是戰略反擊,倒不如說是以攻代守。在東吳取得荊州後咄咄逼人的圖蜀攻勢下,劉備一方只能透過高調東征的方式進行表態:蜀漢雖失荊州,卻還有一戰之力,而絕不是任人捏的軟柿子。

這也恰好說明了後來劉備經過夷陵大敗退守白帝城,孫權的反應卻是:

“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三國志.先主傳》

打贏了反倒害怕、求和,為什麼?

因為劉備東征表現出來的不惜火拼的氣勢、儘管失敗但依舊以

天子守國門

的姿態,讓孫權徹底斷絕了圖蜀的念頭。

事實上,在北方強魏的虎視眈眈下,蜀、吳兩國想要長久保持三分鼎立,便只有聯盟這一條出路,否則,鷸蚌相爭的後果必然是漁翁得利。

同樣地,後來鄧芝入吳對孫權說的一段話也是這個意思:

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

蜀、吳,唇齒之寒也。

經過夷陵之戰,失去魯肅的孫權終於還是記起了這個道理。

三、必勝的把握

當然,劉備發動東征絕不僅僅是被動地以攻代守,在此基礎上,他還有主動的戰略目標——奪回荊州。並且,如果不以上帝視角預料到陸遜的橫空出世,他對這個目標有著必勝的把握。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第一,兵力優勢。

蜀漢的兵力:

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三國志。文帝紀》

這裡的“支黨”指的是劉備的前部軍隊,有四萬人,再加上劉備親自統領的主力和黃權在北部防範魏國的軍隊,總兵力可達八萬。“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傅子》)而且,用諸葛亮的來說,這些軍隊都是糾合四方之精銳,戰鬥力極強。

東吳的兵力:

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陸遜能統領的軍隊大概是五萬。

所以,劉備正面兵力既多於陸遜,掌軍的經驗和威信又遠勝於陸遜(吳軍中很多老將如韓當、周泰等一開始並不聽服陸遜號令),

只要不犯低階失誤,開局的優勢非常大——蜀軍一開始的勢如破竹就是明證。

第二,魏國的“合作”。

除了在軍事實力上的佔優,更重要的是,劉備還有來自長江北面的“幫手”——魏國。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儘管曹丕斬了劉備派來弔唁曹操的信使,斷絕了蜀、魏直接合作的可能性:

“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

——《魏書》

儘管曹丕答應了孫權的請降,沒有第一時間向東吳發兵;

“自魏文帝踐阼,權使命稱藩。”

——《三國志。吳主傳》

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劉備之所以發動東征,就是因為他很清楚,在外隨著蜀、吳夷陵戰局的擴大,在內有劉曄(他主張出兵聯蜀滅吳)等謀士的勸諫,曹丕看穿孫權假投降並決定發兵只是時間的問題。

到那時,按照劉曄的設想,“蜀攻其外,魏攻其內”,為維持三國鼎立之勢,東吳最好的做法無疑是向蜀割地求和,這也就意味著劉備東征將大獲全勝。

除此之外,即使曹丕還未發兵,魏國給東吳的震懾力也拖累了孫權的大部分兵力(東吳全國總兵力有十五萬左右,而陸遜到手的僅有三分之一)

總之,蜀、吳兩方相持,隨著時間的推移,勝利的天平最終將偏向劉備的一方。

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太多了,並不只是沙盤推演那麼簡單。

四、關羽之死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理清了國家層面上的利害關係,最後再來談談爭論最大的個人因素——關羽的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在東征這種關乎一國生死存亡的重大決策面前,劉備如果還來考慮和關羽的個人情感,也未免太狹隘了。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有些先入為主。

事實上,記錄在《三國志》中,劉備這次聲勢如此浩大的東征,擺出的唯一一個理由,就是為關羽復仇。

對,不是為荊州之失,不是為孫權背盟,就是為關羽報仇。

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

——《三國志。法正傳》

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

——《三國志。先主傳》

而《三國志。諸葛瑾傳》中諸葛瑾勸阻劉備東征的第一理由也是:

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

當然,出兵總得有個理由,於是很多人又說這不過是劉備打出的政治口號,用以掩蓋其真實的意圖而已。

這種說法也有道理,但還是先入為主了。

據《三國志。劉曄傳》載,其實早在魏黃初元年,魏帝曹丕剛一登基,對於蜀、吳荊州事變,他就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吃瓜群眾:

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

是的,曹丕直接問的是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而伐吳,而不是問會不會為荊州之失而伐吳。

試想,如果說為關羽復仇只是劉備東征一個假惺惺的口號,那麼作為死對頭的魏國君臣為何沒有不留情面地扯下這塊遮羞布,反而很認真地把這個當作國事來討論?

由此可見,劉、關之情,天下共知。

因此,當魏國君臣幾乎都說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認為劉備考慮到蜀漢虛弱不敢出兵的時候,還是那位頂級預言家劉曄給出了正確答案:

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為了這始終之分,劉備東征勢在必行。

還記得《三國演義》裡寫的那句桃園結義誓言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嗎?世人皆以為此乃羅貫中憑空虛構之語,卻不知其早有來源——《三國志。關羽傳》: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其後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亡,劉備東征。

三國深度分析!劉備東征伐吳,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