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最終還是被鴉片所打倒

2021-09-08由 古月說史 發表于 歷史

2001年,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的一個專輯上做了這樣的一個統計:一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十個人。在這個統計裡,有六個中國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謹、和珅、伍秉鑑、宋子文。在這六個人裡面,只有伍秉鑑是個純粹的商人,今天我就給大家聊聊伍秉鑑這個當時的世界首富。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最終還是被鴉片所打倒

伍秉鑑,出生於1769年,家裡世代經商。談到他的發家史,就不得不談談當時的時代背景。17世紀末,康熙暫時放鬆了貿易政策,讓到中國貿易的外國人越來越大。當時的廣東是中國的門戶城市,貿易自然也是極度發達。廣東政府在1686年招募了13家比較有實力的行商,讓他們與外國商人進行貿易往來,並代替政府收繳關稅,這就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特別著名的“廣州十三行”。由於這些行商在貿易過程中辦事效率高、誠實守信,所以深受外商的歡迎。1757年,十三行的貿易事業又迎來了一個巨大的商機。原因在於這年清政府又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僅僅保留了廣州一個地方作為通商口岸,這個政策的實施,使得十三行形成了貿易壟斷,從此,十三行的行商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最終還是被鴉片所打倒

我們的主人公伍秉鑑就掌管著十三行裡的“怡和行”,他是一個商業奇才,33歲那年從父親伍國螢手裡接受了怡和行。伍秉鑑接手“怡和行”後,出色的商業天賦使得他的經營手段十分超前,他不但和歐美各國建立了貿易關係,還成為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而且由於伍秉鑑出手慷慨,樂於助人,所以在當時的世界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伍秉鑑的產業可以說是包羅永珍,他不但在國內擁有多處的房地產、茶葉、商鋪等,還投資了美國的鐵路、政權等,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怡和行”就是一個商業巨無霸。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最終還是被鴉片所打倒

在伍秉鑑的苦心經營下,怡和行成為了十三行裡當之無愧的老大。1834年,根據伍家自己估算,他們已經有2600萬銀元的財富,相當於50億的人民幣,當時的美國首富也不過是700萬銀元。伍秉鑑可以說是當時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最終還是被鴉片所打倒

但生逢亂世,鉅額財富註定很難保全。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此時正值伍秉鑑事業巔峰,他向清政府捐獻鉅款,換取了三品頂戴,設法以官位保住他的商業帝國。事實證明在國難面前一切都是無濟於事的,他的事業還是隨著國運的衰落陷入了低谷。由於所進行的對外貿易,伍秉鑑多次受到林則徐的訓斥和懲戒,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鉅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南京條約》簽訂後,僅伍秉鑑一人就被政府勒令償還了外商的100萬銀元。面對各方各面的壓榨,伍秉鑑終於不堪重負,同年病逝於廣州。

清朝時期的“世界首富”,最終還是被鴉片所打倒

伍秉鑑死後,十三行也逐漸走向了沒落,五處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得十三行曾經的貿易壟斷地位一去不返。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一場大火燒掉了整條十三行街,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廣州十三行”就這樣退出了它的舞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