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2021-09-02由 薩爾瑪特 發表于 歷史

冷戰以後,儘管全球核彈頭的數量呈現全面削減態勢,但眾多擁核國家仍在對各自的核武庫進行升級改造計劃,核武器仍然是維持全球軍力動態平衡的首要因素。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統計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全世界9個擁核國家持有的核武器依然有高達1。3萬件,相較於2019年,該數量僅下降了400。

美俄依舊牢牢佔據著前兩名,兩國持有的核彈頭數量佔全球總數的90%以上。其中,美國擁有5550枚處於戰備值班和儲備狀態的彈頭,俄羅斯有6255枚,後者略佔上風。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讓人擔憂的是,美俄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兩個擁核國家,卻長期處於對立狀態且關係持續惡化,無形中增加了核戰的風險。

儘管5大擁核國家在早些時候重申了對《核不擴散條約》的承諾。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美俄撕毀了冷戰時期簽訂的《中導條約》,意味著雙方的核透明度再次歸零,或將引起新一輪的核競賽。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此外,由於美國的立場突變,《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宣告作廢,使得軍控前景變得更加黯淡。

國際形勢雲波詭譎,核戰的陰雲聚而不散。作為普通人,既無力改變這些,便應該未雨綢繆。那麼,假設核戰爭爆發後,我們所處的地理座標遭遇核彈攻擊,又該如何完成自救呢?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有廣島、長崎核爆災難在前,又經過數十年的“黑化”,核彈早已被世人定性為魔鬼級武器。“核爆過後,寸草不生”彷彿成為法則定理。但實際上,核彈的威力,有明顯被誇大的嫌疑。

在1945年發生的廣島核爆中,在距離爆心170米和300米處各有一名生還者,兩者皆是躲在了地下掩體內倖免於難,這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冷戰時期,白宮為民眾發放的《防核手冊》中指出:如果你所在城市遭遇核彈攻擊,儘可能躲在地下深處便能提高存活率。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按照設想,當核戰爭打響後,為了將有限的核武實現最大化利用,除了軍政中心以外,很少有地區會遭到多枚核彈,以及鑽地核彈頭的打擊。為擴大殺傷半徑,絕大多數核彈會選擇工業,經濟中心、人煙密集區,並以空爆的形式完成打擊,無形中降低了對地底目標的殺傷力。

一般來講,國家導彈預警系統會提前半小時發出核打擊警告,那該如何利用好這段黃金自救時間?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大前提:服從政府排程,分批避險,儘可能多的攜帶生存物資。距爆心較遠者,有序逃離,躲避至郊外、山區等安全地帶的避難所。距離爆心較近者,需快速躲避至最近的人防工程中。如果不滿足以上條件,可自行前往附近地鐵站、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地底空間,同樣有極大的生還機率。

核爆過後,現場的殘骸、空氣中充斥著放射性物質,人體一旦暴露後果難料。一般兩週時間過後,人就能回到地表活動,展開遷移或重建工作了。

面對核打擊只能聽天由命?要利用好半小時“黃金自救時間”

總而言之,倘若在未來戰爭中,核戰爭無法避免,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最簡單的自救措施便是:攜帶食物和水源、跑得足夠遠、藏得足夠深。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核戰爭的規模足夠大,同時引爆的核彈頭達到一定數量,將造成全球氣候變化,使“核冬天”假說成真。屆時,人類即便能躲過核爆,也無法躲過自然災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