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太子的名稱和預立太子制度的確立

2021-09-01由 雲軒雲赫AYUN 發表于 歷史

我國從出現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一夏朝開始,官天下就變成了家天下,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同時也開啟了我國古代一個重要職位一一“太子”形成的歷史。太子作為我國古代歷史上儲君的一個重要存在,最先並不統一,在夏商時代,基本以父死子繼為主,也輔之以兄終弟及的,因為在當時,傳賢制還有一定影響,最高統治者同宗內部還沒有後來的立儲經驗,沒有形成明確的嫡庶制度,王位的傳承還只是一種朦朧模糊的觀念,可以在子、弟之間進行選擇。即然弟也可立,不可能把弟也稱為”太子“。太子最先本義為大兒子,因太在古代表示大。及至西周,為了鞏固分封制和奴隸主貴族的統治,便開始實行一套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法制度,那是,無論是王位、諸候國君位,都規定由嫡長子來世襲。可見,這時,才為太子的登臺亮相準備了宗教制度基礎,也還不是後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稱呼不同的,還不是固定的官制。這一點,《禮記。文王世子》篇和賈誼《新書。保傅》篇之綦詳。概括地說”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立太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而秦始皇也未立太子,可見,在秦以前,並未形成欲立太子制度,而太子稱謂也並未作為朝庭重要職位被秦始皇以前的最高統治者所接受,所以與太子有關的一系列制度也並未形成,直到漢初,漢高祖才確立了太子名稱和預立太子的制度,於是,因太子的重要性被確定,太子才正式登堂入室,與太子有關的東宮官制被提上議事日程,並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東宮官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