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 正文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2021-09-24由 記者李滿 發表于 家居

古詩中有很多反映歸隱山林的作品,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東晉的陶淵明,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掛印、迴歸自然。他還寫了很多飲酒詩,過著一種“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農耕生活。再如盛唐才子王維,早年勤奮苦讀、努力工作,晚年則半官半隱,還經常在竹林山崗中吟誦詩篇,生活也是十分愜意。下面介紹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隨園雜興清代:袁枚花自帶春來,春不帶花去。雲自共水流,水不留雲住。我欲問其故,無人有高樹。樹下閒思量,春與雲歸處。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袁枚少有詩才,24歲進士及第,後來在各地擔任縣令長達7年,卻始終沒得到升遷。詩人惆悵滿懷,卻無人可述。乾隆14年,在33歲的袁枚買下隨園的第二年春天,他辭去江陵縣令的官職,歸居隨園。詩人在此寫了《隨園雜興》,描寫隨園的景緻和自己的感觸,表現了他對隨園退居生活的熱愛和滿足。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詩的大意是:是花帶著春天來,春天並不帶著花兒去。是雲跟著水一道流,水卻無心留雲住。我想問這是為什麼,這裡無人、只有高樹。我在樹下悠閒地思量,何處才是春天和雲的歸處。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這首詩意象簡單,除了春花、高樹,還有行雲與流水。春花代表那些美好的事物,更寄託著人們對溫馨甜蜜往事的回憶。但是春花也容易凋謝,禁不住狂風暴雨,甚至還會有遊客的催折。流水則象徵著愁情,詩人們有時也藉此表達歲月易逝。而行雲也漂浮不定,行蹤難覓,常常用於傳達一種超脫、悠閒的境界。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作者先提到報春花,人們看見一片繁花似錦,到處奼紫嫣紅,自然就知道春天已經來臨。花開就會花謝,而春天並不會立刻離去。等到夏木陰陰之時,人們才意識到春去夏至,詩人說“春不帶花去”,雖然有些惜春的感慨,但並無太多的惆悵。因為大自然豐富多彩,雖然春姑娘走了,花兒也都謝了,可是陪伴詩人的還有行雲與流水。行雲有意,而流水無情;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其中道理在於個人感悟。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詩人身體停留在隨園,也沒有高樹可以讓他登高望遠,但他的心卻如行雲一般起伏不定,更希望飄飛到遙遠的地方,那裡沒有憂愁和煩惱,只有快樂和吉祥。這樣想著,詩人反而覺得沉靜下來,細細地思考起很多平時不太關注的問題,也感悟到一些看似微妙的道理。他想知道“春與雲歸處”,此刻的詩人彷彿一位天真的孩子,遇到問題就希望打破砂鍋問到底。其實這樣的問題還是朦朧一點更顯浪漫,所以行文至此就戛然而止,也留給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

袁枚的一首古詩,恬淡閒適,讀了三遍,更感詩味醇濃

這首詩純用白描手法,描寫眼前景色,平淡如話,詩味醇濃,表現了主人公恬淡閒適的心態。陶淵明的作品看似恬淡,其實內心卻渴望建功立業;王維的作品,似乎更傾向於出世精神。而袁枚比較早就離開了仕途,可謂心如止水。他完全沉浸於悠閒浪漫的想象之中,其中的快樂是前兩位詩人無法享受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