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新安胡同的叫賣聲

2022-06-20由 安新線上 發表于 美食

文:周潤彪

民國時期至建國前後,新安城內的小商小販大多肩挑手提,走街串巷,沿街叫賣以招徠顧客。叫賣聲悠長婉轉,帶著新安人特有的吐字發音特點和韻味,像唱歌似的;有的叫賣者藉助各自的響器,邊走邊掂掂打打,形成約定俗成的聲音,很有特色。

迴盪在衚衕裡的叫賣聲,有一年到頭做生意的,如賣水、賣活魚、賣布、賣香油的等等。也有季節性的,如春天賣田螺、屎包兒(鰟鮍)、小鴨的;夏天賣涼粉、冰絲兒、蓮蓬的;秋天賣炒栗子、菱角、螃蟹的;冬天賣烤白薯、冰糖葫蘆、柴火的。這些舊時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行當,為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現在回味起來,這些叫賣聲既是縈繞腦間的生活記憶,又是可愛親切的幼年童趣。

賣水

新安人臨河近的大都吃河水,那時水質清澈,靠近白洋淀的河水是流動的,取水之處主要在東關或南關碼頭。西街的胡家井、城隍廟前,東街的柳樹趟、馬道,北街的北大寺後邊、小北街后街,東大街的恆豐雜貨店、高等小學堂及察院衚衕等處有十幾口水井。一般的井水略帶苦味,賣水的挑選好吃的甜水井,送到住家,論月或按天結算付款。城內買水吃的,多是富裕人家或缺少勞力的人家。那時新安人在京津經商或學徒的較多,家裡沒有勞力每天去擔水的就買水吃。賣水者有兩種方式,一是單輪木製手推車,兩側掛有木桶,中間放一條扁擔,肩挑手提送水到戶。二是一人用扁擔肩挑兩隻水桶送水,價位是一個銅板兩桶

民國時期,常年推車賣水的有北街屈老鼠、張花子、梅老黑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安城裡還有賣水的,如:宋鎖、朱老千

牛鎖、管四兒等人。進入八十年代,家家安裝了自來水,“賣水唻!有水的賣”的吆喝聲消失殆盡,賣水這個行當也成為了歷史。

賣活魚

新安人臨澱而居,有愛吃魚的習慣,於是就有了走街串巷賣活魚的行當。賣魚的肩挑兩隻木盆,一般是杉木或松木做的。木盆高20公分,直徑80—90公分,放上半槽水,盆裡都是從澱裡捕撈上來的新鮮鯽魚、鯉魚、甲甲(黃顙魚)等。常年賣魚的有梁邦子、韓章印、辛義臣、王麻子等人。他們的叫賣吆喝聲各有特色,人們想買誰的魚只要聽音聽聲就知道誰來了。如魚販王麻子的叫賣聲:“大甲甲呀,一毛五哇——二斤哪!”、“賣魚嘞!活蹦亂跳的大鯽呱”。新安城裡講究什麼季節吃什麼魚,於是就有了“春魴夏魛迎霜鯸,開河的屎包賽過肉”、“鯽魚尾巴鯉魚頭,魴魚肚皮一兜油”等具有白洋淀地域特色的吃魚習俗。新安舊時流行“鹹魚淡肉”的飲食方式,生活困難的人家,全家做一個魚菜,鹹鮮口重為的是全家夠吃。現在人們生活提高了,講究身體健康科學養生,逐步過渡到以清淡為主。

賣豆腐腦

每天清晨,賣豆腐腦的肩挑擔子走街串巷吆喝:“豆腐腦,好吃的豆腐腦嘞”。擔子一頭是小水缸,裡面是熱騰騰、白嫩嫩的豆腐腦,缸外面用竹篾編成套,中間塞上好多布條裹著的稻草把子用來保溫。另一頭是盛滿滷汁的大砂鍋,只有一半木蓋兒可以開啟,另一半木蓋上放著花椒油、蒜末、韭菜花等食料。砂鍋裡的滷汁一直到賣完都是熱乎乎的。這一風味小吃,以經濟實惠、味美適口歷經百年而不衰,老百姓至今仍然愛不釋口。其最大特點是豆腐的細嫩,因此要掌握點滷的技巧。它要求熬漿用微火,不能溢鍋,使豆腐腦不糊、不苦、不澀,勾滷汁時用急火,開鍋就行。滷汁一般用黃花、木耳、肥肉、麵筋加糰粉熬成。賣豆腐腦時,盛豆腐腦還有講究,用平勺盛在碗內,碗中間豆腐腦要像小饅頭似的凸出,然後澆滷,滷從“饅頭上”流向碗的四周。澆完滷後,加韭菜花、蒜泥、辣椒油、芝麻醬等小料。新安城賣豆腐腦的吳栓遠近聞名。

新安胡同的叫賣聲

賣糖葫蘆

糖葫蘆一般在天冷時節才有的賣。糖葫蘆的做法是用竹籤把山楂一個個穿起來,蘸上熬好的冰糖,因其形狀類似葫蘆而得名。冰糖葫蘆是新安的傳統食品,吃在嘴裡又涼又甜,還透著一點兒酸。做糖葫蘆的原料除山楂外,還有海棠、荸薺、山藥等,可謂品種豐富。賣糖葫蘆的吆喝聲為:“葫蘆,冰糖的唻!”賣糖葫蘆者一般擔著挑子或扛著稻草樁子,交雜插列,供人們自己挑選。

賣冰絲兒

每到夏天,賣冰絲兒的用響器“冰碗”招徠顧客。冰碗用生黃銅製成,外面磨光的碟形碗,口徑一寸八分,高一寸,兩隻為一對。敲打冰碗時以手的中指、無名指夾住上面一碗的邊緣,以大拇指、食指的不斷挑動敲擊下面的碗,使碗發出清脆的“嘀嘀噠噠”聲,抑揚而有節奏。時而叫賣冰絲兒的詞兒不斷,“誰買冰雪絲嘞,雪絲的冰嘔”。賣冰絲兒的手推單輪平板車,車上放手搖創冰絲兒機。冰絲用白洋淀的清水凍製成天然冰,冰刨成冰絲兒放入碗中,然後澆上酸甜果味的飲料,紅、黃、綠色配齊全。賣冰絲兒者,一般還賣各種飲料,夏天天氣炎熱,喝一碗酸梅湯、紅果湯解渴又解熱。解放前後賣冰絲的鄒長河,時而趕廟會,時而串街叫賣不斷。

賣涼粉兒

盛夏之際,新安城的小販應對時令售賣涼粉兒。涼粉兒是用澱粉熬製,倒在盤內成形,放涼後切成長方形塊,或用漏斗擠壓成蝌蚪形。吃時澆上醬油、米醋、芥末、蒜汁、辣椒油等調料,酸辣適口,價錢不貴。賣涼粉兒的吆喝聲:“酸辣涼粉兒咧”叫響大街小巷。

賣香油

賣香油的叫賣是使用一種長約八寸左右的木質梆子響器。叫賣者用扁擔挑兩個油桶,到戶下門前,把掛在油桶旁的木梆子取下,用木棍敲打,發出“梆、梆、梆”的聲音,略停再敲打數下,表示賣油的來了。賣香油的梆子聲,雖輕輕敲打數下,街道衚衕都可聽到。

新安胡同的叫賣聲

剃頭

街頭理髮師俗稱“剃頭的”,是新安傳統的手藝人。剃頭匠使用的響器,號稱“喚頭”,用鐵製長約七、八寸的兩片複合物,兩片中間略有空隙,裡面是凹槽型,兩頭尖,一端相連線,鐵片自後部到尖端由厚漸薄,形狀似大鑷子,用手持一筷子形鐵棍深入喚頭兩片中間,向尖端處撥出,即發出“支楞,嗡、嗡、嗡”的響聲,悠長的顫音,隨走隨響,表明剃頭的來了。剃頭匠的主要工具是一條扁擔,前面一個盆架,下有燒炭的小火爐,上面是銅盆。後面一個板凳櫃,既可以坐下,又能放一些剃頭用具。有句歇後語:“剃頭的挑子—一頭熱”,指的就是這個裝置。剃頭的學徒拜師必須學會多種技能,即梳、編、剃、刮、掏、剪、剔、染等。梳、編是梳髮編辮;剃是剃頭;刮是刮臉;掏是掏耳;剪是剪鼻毛;剔是清眼角;染是染髮。幾百年來,剃頭匠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行當。五十年代前後,新安城裡的剃頭師傅有劉夢福、劉夢池、李佩田等,那時街道衚衕還能看到一個方凳,一塊披巾,一把推子的簡易理髮攤。

新安胡同的叫賣聲

賣布

以賣布為業的小商販,既有推著單輪平板車者,也有身背布匹包袱的步行者。他們大多以賣青、藍布(高陽布)為主,手持撥浪鼓,走街串巷。撥浪鼓,有長約二尺的木柄,在木柄上部裝一銅鈸,懸掛與周圍鐵圈之中,左右各掛有一鐵墜,用繩繫著;在銅鈸之下有一較大的皮鼓,左右亦各有一墜,用手持木柄末端四旋搖動,同時發出銅鼓與皮鼓之聲。如有買布的,一般臨時街巷設攤。爾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繁榮,賣布的行當一直持續到六十年代徹底消失。

磨刀磨剪子

這是走街串巷的手工勞動者,過去是肩扛一條長板凳,像現代京劇《紅燈記》中的磨刀師傅一樣,板凳上裝有磨刀石等工具,後來改用腳踏車馱著磨刀工具串游於衚衕。用寬約一寸半

長約六寸的鐵板六、七塊,其上各鑿二孔,用繩拌重疊連線,用手顛搖,發出連續的響聲,這是磨刀、磨剪子使用的響器。另一種是用特製的長筒喇叭,發出的聲音是“嘀……嘀……嗒”。

賣針頭線腦

賣針頭線腦的一般揹著一個小木頭箱子走街串衚衕,箱子裡裝著各色絲線和各號縫衣針,手裡搖晃著響器撥浪鼓

與賣布的撥浪鼓不同,以一個小鼓與一面小鑼組成,鑼鼓裝在一根小木棍上,搖動時,鑼鼓齊嗚,煞是好聽。別看針頭線腦的生意小,家裡的女人幹活少不了,很受歡迎。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身邊的老行當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他們不屬於入選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卻是一個時代的反映,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的記憶。

——End——

往期文章

注:本文選自安新縣政協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所編安新縣文史資料(第七輯)《尋找記憶中的新安城》。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