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一文梳理中國古代的製糖術

2022-06-06由 螺旋真理 發表于 美食

1。最早的糖應該是對蜂蜜的利用。從民族學的材料來看,珞巴族和彝族都有在原始生產條件下獲取蜂蜜的習俗,在原始社會我國古人也有類似條件。蜂蜜從利用野蜂蜜到魏晉時期馴養家蜂,產量不斷上升,一直使用到今天,經典的段子是袁術的“只有血水、安有蜜水”。

一文梳理中國古代的製糖術

2。其次應該是從糧食作物再加工而成的飴,就是麥芽糖。《說文解字》記載:“飴,米糵煎也”,就是用發芽的糧食熬煮成飴,在先秦兩漢時期和蜂蜜成為兩大最主要的甜味調料。隋唐時期工藝繼續進步,能做出白色、黑色、琥珀色等多種顏色的麥芽糖,宋代用作祭祀灶王爺的膠牙餳,唐代也已經出現。到了明代,出現了麥芽糖和蔗糖的混合糖。

一文梳理中國古代的製糖術

3。然後就是著名的蔗糖。《楚辭·招魂》有“胹鱉炮羔,有柘漿些。”柘就是蔗,柘漿就是甘蔗汁,說明最晚春秋時期,中國長江流域就用甘蔗汁作為烤肉裡的甜味調料。三國時期有曹丕送給孫權石蜜的記載,石蜜是進口貨,來自中亞和越南地區,有可能是原始的蔗糖,也有說是一種乳糖。

一文梳理中國古代的製糖術

唐代引入了摩揭陀國(核心區域在今恆河中下游)的製糖法,能夠製作出淡黃色的砂糖,不過產量有限,藥用多於食用,同時開始小量生產糖霜(自然結晶的冰糖)。糖和糖霜的價值截然不同,糖以顆粒細膩,色澤潔白為上;糖霜則以粘連成塊甚至形如假山,色澤深紫為上。

宋代糖產量上升,使得糖終於成為一種調料;糖霜產量也迅速上升;還會在糖中加入牛奶,製作動物器物造型的工藝商品糖。

元代引入了中亞流域的製糖法,可以利用草木灰吸收甘蔗汁裡的雜質,砂糖中的淺黃色可以進一步變淺。

明代出現了可以藉助畜力榨甘蔗汁的糖車,而且用黃泥水配合專門的器具瓦溜吸收甘蔗汁裡的雜質,使得砂糖完全變成了白色;糖霜製造法也有了進步,大大縮短了糖霜結晶的時間。

一文梳理中國古代的製糖術

Σ。本文我把“古代製糖業”定義為手工和簡單機械生產糖,大略梳理了一箇中國傳統社會製糖生產的框架。如果把製糖業定義為糖進入商品經濟和市場流通,則可能要晚至宋代。明代已經初步出現了專門化生產糖的地區,而且大量的糖進入國際市場。嘉靖以後純白砂糖創制成功之後,就用來和日本國換取大米和紅銅。17世紀以來,歐洲人生活習慣改變,喜歡喝加糖的紅茶和咖啡,但英國壟斷歐洲蔗糖生產,中國還從中抓住了一次風口,把糖賣到了歐陸,直到19世紀80年代以後法國甜菜糖和工業化製糖的出現,中國傳統制糖業才走了下坡路,丟掉了國際國內市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