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台州天台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糊拉汰”,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2022-06-01由 愛有機生活 發表于 美食

在浙江台州,糊拉汰隸屬於煎餅的一種,是浙江天台傳統的漢族名點之一。多以小麥粉為原料,在平底煎鍋上攤開後按個人喜好放上料理,如土豆絲,豆腐,雞蛋等。說起糊拉汰,除了浙江台州部分地區的人,其他人估計連名字都沒聽到過,我也想不通為什麼它會有一個這麼拗口的稱呼,但是正如音樂無國界這個道理,如今的美食界也不存在地域限制,吃貨的宗旨就是:好吃!所以,管它叫什麼名字呢。“糊拉汰”實際上應該寫成“糊拉拖”,只因為天台方言中的“拖”字是念成“汰”的,才這樣寫的。“糊拉拖”,顧名思義是把麥粉調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狀,用手把它放在鍋子裡拖拉成圓形的薄餅,一次一個,用不到一分鐘就熟。製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台鄉民的家常便飯之一。

台州天台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糊拉汰”,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在浙江台州,糊拉汰隸屬於煎餅的一種,是浙江天台傳統的漢族名點之一

天台縣城裡,早年流傳過這樣一個習俗:新媳婦進家門,婆婆要求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一份糊拉汰,從做糊拉汰的水平就大致可以判斷這個新媳婦是不是賢惠,善不善持家。糊拉汰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被天台人所看重?實際上這是一種用麥粉糊烙起來的薄餅,樣子有些像雞蛋烙餅,不過製作起來卻很講究,沒有一定的功力,要做好這麼一張薄薄的餅,極難。譬如,麥粉調水的稠薄,鍋裡油量的多少,火候的旺猛與否,都要恰到好處。否則,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緊貼在鑊面上起不來,那就成不了糊拉拖,倒成了一塌糊了。當然,在聰明的天台人手下,完全可以使它張張薄如紙、圓如鏡、透光亮,揩些油、蔥、蒜,吃起來香味四溢,鬆軟適度,可口極了。糊拉汰有洋快餐的影子,但比洋快餐更早更好吃。原先,糊拉汰大多隻用玉米粉,受條件所限,佐料也只有蔥花、鹽和味精。後來,有人嘗試著摻入適量的小麥粉,出鑊的糊拉汰竟比單純用玉米粉製作的更鬆脆。而等我們吃到糊拉汰時,已在開放搞活之後。塗撒在糊拉汰表層的配料,除了噴香的豬油外,還有細細的臘肉絲、土豆絲、南瓜絲等。講究一點的,甚至還要打入雞蛋增味。一口咬下去,糊拉汰的鮮香難怪要比雞蛋餅更出彩。

台州天台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糊拉汰”,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糊拉汰的製作工藝雖說頗像街頭小攤的雞蛋餅,但技術含量更高

糊拉汰的製作工藝雖說頗像街頭小攤的雞蛋餅,但技術含量更高。因為糊拉汰通常是在鑊進行的,玉米粉調水的稠薄,鐵鑊裡油量的多少,灶堂火候的強弱,都要恰到好處。三個方面,只要有一方稍有閃失,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粘”在鑊面上起不來,“糊拉汰”最終成了一塌糊塗。而在巧婦手下,出鑊的糊拉汰張張厚薄均衡,鬆軟適度,鮮香可口,簡直就是中國的“比薩餅”。關於餡料,可簡單到只有蔥花,也可以搭配南瓜絲或者土豆絲,甚至肉和梅乾菜等。不過,據老一輩天台人講,早年的糊拉汰,多以土豆絲做餡料,土豆絲糊拉汰是最最傳統的。雖然是一張麵餅,“長相”上看也很普通,但由手藝精湛的人來完成製作,做出來的餅味道卻可以媲美一道上乘菜餚。學做糊拉汰是很容易的,但要做好實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如今,用凹底鐵鍋做糊拉汰的已經極少,多數人都使用更容易烙餅的鐵鏊盤,平底,對初學者來講更容易上手。

台州天台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糊拉汰”,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台州天台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糊拉汰”,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餅子做出來必須是很圓潤的,這就很看手勁和經驗。老一輩天台人說,會做糊拉汰的人,抓一把粉漿正好能做出一張糊拉汰,不多出來,也不會不夠分量。生活是門藝術。想要糊拉汰吃出別樣的風味,對製作的和燒火的人都是一個考驗,只有灶臺灶堂配合默契,才能讓糊拉汰鬆脆得恰到好處。小夥伴們,台州天台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糊拉汰”,香脆可口,你吃過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