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老北京旗人冬季最愛的小吃——果子乾

2022-02-04由 傅二爺講故事 發表于 美食

正宗的果子乾,現在北京已沒有很少有賣的。在夜市曾見到標有“老北京風味果子乾”,只是用杏乾兒、藕片加糖水煮制而成,從品相到味道都不是很正宗。

果子乾是老北京冬季新鮮水果缺乏時的時令小吃

。舊日的北京不像現在冬天依然能吃到夏季的南北鮮品,一到數九季節市面上就見不到鮮果了,能調味解饞的不過是些冰糖葫蘆、凍柿子。於是,人們將多產於秋冬季節的原料杏乾兒、柿餅(或凍柿子)、鮮藕和葡萄乾兒等果品製作成果子乾。柿餅是用碗口大的柿子風乾製成的,餅與餅之間穿一孔,用麻繩穿連成一串一串。洗乾淨的柿餅去把兒,用涼水浸泡(忌用熱水泡,柿餅易黑,浸泡時間長又容易餿),至少泡半天時間,柿餅就軟了。使勺一攪,柿餅除儲存一些軟塊狀外,大多碎爛而混入湯內,加上事先用溫水泡開的大甜杏幹。柿餅呈琥珀色,大甜杏幹呈橙紅色,再加上雪白的藕片,上澆糖桂花汁,做好的果子乾放在屋外自然鎮涼,在數九的冬日圍著火爐吃在嘴裡香甜爽滑,清涼誘人,開胃消食。別有情趣。

老北京旗人冬季最愛的小吃——果子乾

老北京果子乾

到了夏天,果子乾在京城的果子店也多有出售,盛果子乾的碗是淺底兒的,跟碟子似的,叫人瞅著顯多。春末夏初挑著賣,也有走街串巷的小販,懷裡揣著直徑約三寸的兩個小銅盞(冰盞)。不用它盛物,而是敲著作響,以代替吆喝。一隻手拿著兩隻銅冰盞,一上一下,拇指夾在當中掂動,發出清脆的“噔嚓,噔嚓,噔噔噔噔嚓噔嚓”有節奏的響聲,同時吆喝著“果子乾兒來,山楂酪兒”,聞之悅耳。不但兒童聽見銅冰盞聲就要求買,大人也喜歡吃它。

老北京旗人冬季最愛的小吃——果子乾

芸豆果子乾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的晚年憶舊之作《中國吃的故事》裡曾回憶果子乾:“做法雖然簡單,巧妙卻各有不同,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擱在冰櫃裡一鎮,到吃的時候,在浮頭上再切上兩片細白脆嫩的鮮藕,吃到嘴裡甜香爽脆,真是兩腋生風,實在是夏天裡最富詩意的小吃了。”過去稱這些小販是“打冰盞兒”的,打冰盞兒的自春至夏及於秋季,天天串衚衕叫賣。其所售之物除了果子乾,還有玫瑰棗、酸梅湯、冰激凌、雪花酪、煮海棠、泡大紅乾兒,都是老北京人夏季食用的小吃。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詠果子乾的詩說:“杏幹柿餅鎮堅冰,藕片切來又一層。勸爾多添三兩碗,保君腹瀉廁頻登。”並注說:“夏季之果乾,系以杏幹柿餅等浸水中,上層覆以藕片,食者不覺有腹瀉之虞。”從中可以知道果子乾的做法。《北京土語辭典》十分準確地說明了它的做法:“果子乾:以柿餅為主,加入杏乾兒,用溫開水浸泡,最後加鮮藕片,調成濃汁,味甜酸,為老北京夏季食品。”由於果子乾的主料柿餅是冬季的時令“乾果”,所以舊時在夏天做這道吃食的時候,不容易買到柿餅,相反藕片倒是鮮貨,只有夏季的時候才有。而冬季,鮮藕又少見,由此可見果子乾製作容易,但湊齊原料卻不容易。說到老北京的小吃,有“民承宮俗”與“宮承民俗”之分,即一種是從宮裡傳到民間的,另一種是從民間傳入宮中的。果子乾就是“宮承民俗”的一個典型代表。

老北京旗人冬季最愛的小吃——果子乾

家常果子乾

民間的果子乾傳到宮廷裡,於是就被宮廷進行了一定的“昇華”,選用上好的柿餅,必須是山東耿縣的“耿餅”,西山北山熟透了的大紅杏自然晾乾而成的杏乾兒,再搭配上臺灣的冰糖、杭州的桂花、白洋淀的果藕,用玉泉山的泉水做成的溫白開水一衝調,就成為一份果子乾。其中果藕並不是年年有,於是就會用門頭溝的“秋梨”替代,切成薄片蓋到果子乾上,口味也是特別好,酸甜適口,又爽脆又滑膩。

至於皇帝怎麼吃果子乾,宮廷裡也有記述,要五福捧壽的團龍碗盛果子乾,所以說果子乾到了宮廷裡,從食材到盛器,都昇華到了極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