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2021-12-29由 刀馬物語 發表于 美食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在山西,有一種小吃,到了冬天非常受歡迎,一些傳統的老店都會及時地推出,做法基本相似,味道略有差異。

有意思的是,喜歡的人是真喜歡,恨不得天天去吃,但不喜歡的人也說,喝不慣,真喝不慣!而喝了是不可以開車的,因為含有一些黃酒,自然是通不過酒駕測試的。

這種小吃就是——頭腦。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頭腦”是山西特有的一種傳統小吃,在一碗湯糊裡,放上大塊肥羊肉,蓮菜,山藥。再配有黃酒、酒糟、黃芪等。

最大的功效是: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具有撫寒喘和強壯身體的作用。當然,對於喜好者來說,就是好這麼一口,用老百姓的話說,喝了,暖和!

不要小瞧這麼個小吃,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進入隆冬之後,喝的人更多。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有考究稱:大約在十四世紀末,(元朝末至明朝初)就有喝頭腦的記載了。在《水滸》中有“趕碗頭腦”的說法。《水滸傳》第五十一回:“那李小二人叢裡撇了雷橫,自出外面趕碗頭腦去了。”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第71回西門慶住在何千戶家,晨起吃罷薑茶、粥,“又拿上一盞肉圓子餛飩雞蛋頭腦湯”。——《金瓶梅》

第98回陳經濟留宿在韓愛姐房裡,“約飯時才起來。王六兒安排些雞子肉圓子,做了個頭腦,與他扶頭”。——《湧幢小品》

此外,在明代頭腦已很流行。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也曾提到它。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對於太原的頭腦,有一種說法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先生創造的。傅山字青主,出生於太原市北郊區的西村,傅山在頭腦中配了兩味草藥——黃芪和良姜,這是頭腦與別的飲食不同之處。

在老老年代,飯館會在清晨掛上燈籠賣頭腦。頭腦的材料成分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過的麵粉)、藕根、長山藥,連同黃芪、良姜共計八宗,也叫做八珍湯。吃的時候,佐以醃韭,貌似服藥的引子。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羊肉味甘、性熱,有補虛、開胃的作用,羊肉配以清熱化痰的藕和補脾除溼的山藥,就成了一劑溫補而不膩、清醇而可口的藥餌。

在太原,據悉頭腦始於清和元,有一種傳說是:在明朝破滅之後,吃頭腦有寓意驅除別人頭的意思。傅山在給別人看病的時候,告訴他們去吃清和元的頭腦,意思就是說吃掉清朝和元朝統治者的頭腦,因為傅山是明朝人,明朝在破滅之後,非常痛恨清朝和元朝的統治者。當然,這不過是一種民間的臆測罷了。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喜歡喝的人總能感覺到,一口濃粘而有厚重感的味道,喝到嘴裡有甜、軟、綿、香、熱的回味,喝上幾口,就覺得胃裡暖烘烘的,一碗喝完,身上出微汗,全身通暢舒泰,暖和了許多,很多老年人喜歡喝頭腦,也是喜歡這種暖和。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在喝頭腦的時候,除了韭菜,就是燒麥。作為一種主食的搭配,是最佳的選擇,一般早上喝一碗頭腦,再配有一籠燒麥,基本到中午都不餓。

喝碗“頭腦”,可否,可否?

喝完頭腦,迎著風雪繼續前行,在這個冷冬的日子裡,徜徉一種別樣的味道,也是一種滿足感。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