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2021-12-28由 申城佳人 發表于 美食

信陽同城資訊網即將上線····

落日還懸在半空時就開始變紅,像融化的櫻桃糖,成了不規則的圓。很少有浮雲,就那麼一個突兀的落日,慢慢地跌落下去,火紅變成橙紅,那些紅都很柔和,兌過水一樣,不燙人。“長河落日圓”,我覺得應該是這冬日的景緻,否則,那太陽的餘暉難免還是太熱烈,哪裡有這樣清晰疏朗的效果。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冬天裡就不能不說到雪。下雪天,感覺是毛茸茸的,從小到大,不要說我,就是比我更年長的人,見到第一場雪,也會顯得異常興奮。而雪,喜歡在夜晚來臨,等人醒來,它已然靜靜地守候在那兒了,讓人感覺親切。雪又常常是清香的,仔細尋去,就能看見白雪包裹下,淡黃色的臘梅花。我曾經長時間認為,臘梅是因為它的花,像淡黃色的蠟滴凝固,半透明,油脂般光滑,而得名。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冬天,看上去蕭肅一片,其實它的豐富體現在人的活動上,冬季有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都圍繞這節日而忙碌著,也更容易聚在一起。村裡鄰里都會走家串戶,聚在一起圍著火塘,煮一壺大山茶,閒侃著、數落著一年來的收成,順便烤地瓜、烤餈饃、烤花生、烤栗子、燒水、煮稀飯,並享受著這些獨特美味。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記憶中,冬日的火塘更像是人們消遣的用具,圍坐火塘邊離不開,甘願守著,捱到夜深,才封火睡覺。更喜歡在火塘邊,用泥陶罐煮、燉、熬著菜餚,罐上冒熱氣,氣氛熱乎乎的,但必配上一盆醃辣椒炒醃豇豆,那才更是絕妙。當拈一段放嘴裡,嚼著吱咯吱咯的脆響,帶著辣呵呵味道,這種潤貼只有自己體會才知道。山裡有句老話“醃菜稀飯蔸子火,過了神仙就說我”,甚是愜意。印記最深的就是母親把在鍋裡炒好的鹽豇豆,放到砂罐裡配上豬油渣(脂肪塊經過熬煮之後剩下的),用米湯燉煮,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很少有肉味,但那香味就是天下最唯一的美食了。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說起醃豇豆,記憶猶深,每到秋季就是收穫豇豆的季節,母親每次摘回一籮子豇豆,就讓我們一根根的挑那最嫩最好的,用曬乾的苡草(或者是撕成了一縷縷竹筍葉帶子)紮成一束束的,然後讓我們在河裡去撿那青色的卵石,那種石頭比較沉(現在看來大概含鐵量高密度大),說這石頭不會產生異味。而且壓得緊,水是用地下泉水,燒開再攤涼備用,在洗得乾淨的瓦壇裡的底和壁上撒鹽,放上準備好的辣椒(有時會放上帶有茴香味道荊芥),再將洗淨晾好的豇豆,一束束地整齊嚴實放好,一層一層的撒上鹽,最後把那青色的卵石嚴實的壓在上面,加入涼開水慢慢至淹沒青石為止,放置陰涼處,蓋上蓋子,待半月後就可以出缸了。便就可以享受這無窮的美味了。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還有個關於蘇河醃豇豆的小故事,據父親講,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間,我們卡房各部門及政府工作人員,有80%以上的都是現在蘇河籍的,但是有從個北方初來卡房工作的老師,那時沒有交通工具有沒有公路,都是翻山越嶺的山路,步行到卡房。路途中,經過一農戶家,主人好客,知道是老師特尊重,盛情款待了他,並告訴他以後可要常來,說:“沒有麼事好乞的,還是乞稀飯,醃豇豆子。”這位老師特感動,謝意難表,到卡房後,就說道著這事,稱道山裡人淳樸、厚道、禮義,謙恭,那麼盛情的招待了外鄉人,用著蘇河的方言學說著那句話,打那以後,這句經典的方言傳遍了整個新縣及豫南,一直流傳到今。自此,無論是誰,無論走到哪裡,提及蘇河自然就會想到蘇河的鹽豇豆。而如今,鹽豇豆已經昇華,在保持原有的特色外,更衍生出了更多的樣式,更多種吃法,其韻味無窮。

【農村】記憶依舊的信陽農村鄉愁,念你如初的家鄉……

隨著社會的發展,從這裡走出的人們,遍及全國及海外,無論在哪裡,都會忘不了鹽豇豆的味道,都忘不了要帶一罐鹽豇豆,這帶走的不僅是家鄉的味道,更是難以忘懷的鄉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