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天津故事:謙德莊

2021-12-26由 麗姐看天下 發表于 美食

謙德莊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西北部,其範圍一般指東起廣東路,西至三德里與文興裡,北倚紹興道,南至廢牆子河一帶。

謙德莊地方出現的時間並不長,距今不過百十年。在民國初年,謙德莊仍是津郊的一片荒地。1917年洪水氾濫,滄縣、大城、文安、靜海等縣災民流入津城。這些災民最初棲身小蘿蔔地。1918年春,津門富豪李春城的孫子李藎臣(人稱李善人)為沽人行善,在榮園(今人民公園)西北角(今廣東路西側),蓋土坯房二百餘間,賑濟災民,名為李家小房子(即今日李家房子),這是謙德莊最早的正式土坯房。

1925年天主教崇德堂及勸業場旁的天祥市場的股東們在此蓋起了又一批房屋,大約330多間,分為12條衚衕,取名天祥裡,對外出租。1937年天祥裡歸屬給天祥市場股東之一的李奎元,李同時還經營元興池和元興旅館,在其附近還建成本部裡、樹德里等,從而形成居民點。

謙德莊那裡出現的第三批房屋或窩鋪叫“元興裡後”,舊稱“元興裡後窩鋪”。那裡最早是一片窪地,雜草叢生、坑池遍佈。民國後舊海河工程局疏浚海河時,將挖出的淤泥堆積在那裡,逐漸成了一片高地。1939年天津鬧大水,一批無家可歸的災民來到那裡,見其地勢稍高,便紛紛搭起窩鋪暫以棲身。所謂窩鋪就是上面用竹竿、葦帛、席子搭起半圓狀的棚頂,地下再挖出二三尺深的土坑而成房屋。這種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的窩鋪其低矮、陰潮的狀況是可想而知的。但因為其在已建成的元興裡後面,故稱“元興裡後窩鋪”,解放後這個名稱仍沿用了一個時期,直到1960年才取消了這個名稱,始稱“元興裡後”。

第四批出現的房屋是“三友裡”,即今日的“長安裡”。長安裡建於1940年,是由寶興池三位掌櫃所建。當時取名“三友裡”,即三人友和之意。解放後更名為“長安裡”。除了長安裡外,那裡還建有個建工裡。“建工裡”建立稍晚。1948年有在城裡做泥瓦匠的展、秦、趙三姓人家在那裡蓋房,事後請了一位教書先生為其取名,因為展、秦、趙三家均從事建築業,故取名建業裡。後來因建業裡在市內重名過多,1984年遂更名為建工裡。

另外謙德莊還有一個居民點叫丁家橋。丁家橋作為居民地名稱是因為其鄰近廢牆子河上的丁家橋。後更名為紹興道橋。而丁家橋之名又源於此處的丁家花園。丁家花園是城裡大戶丁振思於1910年所建。後來逐漸廢棄,成為居民區,但這一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上面所說的幾批土坯房外,元興裡一代,還有一個老窩鋪區,東起染化二廠,西至紹興道,北抵永安道,南至廢牆子河,佔地約65000多平方米,住著許多難民、災民和流浪漢。

對於謙德莊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有兩種說法。一說1919年,在城裡開設保安公司的惡霸李珍勾結天主教徒王謙富、李德寶在謙德莊這片地區取得教會29畝地產權。為了證明產權歸他們所有。便給那裡起了謙德莊的名字。這是從王、李二人名中各取一字而成的。另一說謙德莊地方的土地及主要衚衕和里巷都是崇德堂教產。經李珍與街長於某和鄉長姚某商定,雙方在這一地要睦鄰謙讓崇德堂,故名之。上面兩種說法各一,但均說明“謙德莊”之名是教會同惡勢力相勾結的產物。

20年代至40年代是謙德莊極盛時期,三教九流,五方雜處。影劇院、說書場、鄉壇壇口、茶社、妓院混雜期間。相面算卦的,打把勢賣藝的,乞討賣唱的,處處皆有。賣野藥、賣舊物、賣假貨的充斥街頭,喧囂於世。惡霸、幫會、流氓、窯主、反動會道門與官府串通一氣,各霸一方,魚肉人民。他們為非作歹、肆無忌憚,形成天津雜霸地之一。

1949年1月15日天津城獲得了新生。謙德莊一帶的妓院、反動會道門、煙館等盪滌殆盡,惡霸、窯主、青幫頭子受到鎮壓和懲罰。衚衕里巷鋪成柏油路面,安裝了給排水管道,各級人民政府對這裡的居住條件多次進行改善。狹隘潮溼的窩鋪早已蕩然無存,但這裡的房屋仍舊低矮簡陋陰暗潮溼,里巷狹窄彎曲。

隨著天津危改工程的開展,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謙德莊地區的平房基本拆除完畢,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高層小區。但謙德莊卻融入了後建成的小區名字當中,像安德里、新德里、盛德里等等……

今天謙德莊已煥然一新,而那些充滿市井文化的故事卻已深深刻印在老謙德莊人的記憶深處。

天津故事:謙德莊

天津故事:謙德莊

天津故事:謙德莊

天津故事:謙德莊

天津故事:謙德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