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2021-12-22由 大米等待 發表于 美食

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文 | 張建銘

向來不怎麼在意舌尖食味的我,近來讀汪曾祺的《人間之味》,又帶外地朋友到甘州巷子、甘州食府、西北老味道、萬壽街甘州名吃等街店品嚐地方特色小吃,突然有了將張掖飲食行諸文字的衝動,算是對行遊張掖的朋友們的推介,說是旅遊廣告也無不可。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甘州名吃店一隅

張掖在河西地區被戴上“金”字號桂冠,其實也包括它花樣豐富、價廉物美的特色美食,在大西北享有良好的聲譽。張掖飲食在主食上以麵食為主,兼吃大米、黃米、小米;肉食以牛羊肉為主打,雞肉豬肉為家常;菜餚以傳統西北菜為主,融入了川菜、東北菜元素,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品類最多、最為人稱道的,首推特色麵食。原因很簡單,張掖為農業大市,是甘肅乃至全國的主要糧油生產基地,盛產小麥、玉米、大麥、青稞、油菜、胡麻及米粟黍豆等,其中甘州冬小麥、烏江大米、金花寨小米等遠近馳名,從而形成了以地方食材為軸心、花樣百出、名目繁多的特色麵食。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羅胖子拉麵

拉條子、炮仗子、揪片子,吃的是筋道

拉條子是張掖及河西一帶的通行麵食,選優質冬小麥粉,以涼水加鹽少許,手工和麵成團後,揉擀為餅或圓條、皮帶狀,捂蓋醒發一定時間,拉成寬板子、窄皮帶、韭葉子、圓細雞腸子等多種形狀,水煮出鍋後佐以滷肉、滷汁或炒菜等吃食,形色爽口,滑順筋道。

炮仗子是把圓條狀的拉條子手揪或刀切為鞭炮樣的小短棍,水煮出鍋後,或與事先準備的菜蔬再下鍋同炒,稱為炒炮;或佐以滷肉、滷汁等拌食,稱為滷炮。形似炮仗,長短均勻,入口爽滑嚼勁足。甘州孫記炒炮,是走向全國的地方名吃。

揪片子是把面拉成皮帶狀,左右手配合揪成方形面片下鍋,面片大小、薄厚隨意,可出鍋與菜餚炒拌幹食,稱為炒麵片;也可面不出鍋,在水湯中投入熗炒的肉絲、蔬菜等,稱為湯麵片。天氣燥熱時,既能解飢飽腹,又能止渴生津,是田園農家的喜食麵。高明的廚師、手巧的農家女,手揪面片下鍋時連點成線,成為鍋邊風景。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孫記炒炮

搓魚子、撥魚子、剪魚子,吃的是順溜

選優質麵粉,以涼水或溫水加鹽少許,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用手指揪取在案板上搓成小魚子形狀,煮熟出鍋後與菜蔬、滷汁等或炒或拌,稱為搓魚子。以方筷或棍具撥削成魚子狀,稱為撥魚子。以剪刀剪成菱形魚子狀,稱為剪魚子。比較出名的是甘州小搓魚、山丹牛肉撥魚子、民樂青稞面搓魚子。民樂搓魚子,特指用青稞麵粉溫水不加鹽和麵,搓成細長的線繩狀,煮熟出鍋,拌以熬醋、油熗的鹽姜蒜末或芥末、辣椒醬,辛辣芳香,清爽生津,是炎炎夏日解暑生涼的極品。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甘州小搓魚

牛娃子、蛆娃子、餈耳子,吃的是吉祥

和好的麵糰揪成豌豆大小,用特種小工具搓為帶紋路的耳蝸狀,稱為牛娃子。藉助梳齒形工具搓成梳紋蛆蟲狀,稱為蛆娃子。用手指捻為球面狀、杏皮狀,稱為餈耳子。這幾種特型麵食在山丹、民樂一帶流行,是冬至等特定節日帶有祈禱祝福性質的民俗飯,寓意在酷寒嚴冬凍死吃盡災蛆害蟲、期盼來年風調雨順。近年來每到冬至,山丹、民樂組織等地常集中組織大規模民俗活動,成千上萬人圍攏數十口大鍋爭先恐後吃牛娃子、蛆娃子、餈耳子飯,歡天喜地,熱鬧非凡。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山丹牛娃子面

臊面、小飯、夥停子、掐疙瘩,吃的是鄉愁

涼水加鹽和麵,手工擀切為細長麵條,講求薄、亮、精、透,煮熟出鍋,以雞湯、排骨湯加入胡椒粉、姜粉、適量澱粉,再佐以肉丁、豆腐丁、蔥花、蕪荽等,調和成湯麵融合、晶亮透明、色香誘人的臊子面,成為張掖人早餐的最愛。手擀麵切條剁成寸許,或幹拌或調湯,稱為香頭子;將長麵條切為碎面丁,加入湯汁、肉丁、蔥花蒜末等,稱為小飯。麵糰擀餅,用手工掐成面丁入鍋調湯,稱為掐疙瘩。掐疙瘩一半、肉塊或肉丁一半的湯飯,稱為夥停子。甘州臊子面、民樂羊肉掐疙瘩、牛肉夥停子,是當地人不足為外人道、卻每每津津樂道的麵食小吃。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甘州臊子面

小米麵、珍子面、酸湯麵、扁豆雀舌面,吃的是清淡

張掖的晚宴中,最後常常有一道收席面食,或為小米麵,以少量小米煮湯,麵條切成寸許下鍋即成;或為珍子面,以少量青稞磨成的碎珍子煮湯,下入麵條煮熟盛碗;或為酸湯麵,以醋、蒜、辣椒等熗鍋加水,下入手工揪面片;或為扁豆雀舌面,扁豆子加鹼煮透後,取少量加入燒開,把手擀麵切成碎小的雀舌狀下鍋即成。這些麵食粗糧細糧結合,清淡可口,是大魚大肉之後除膩消油的佳品,也是口味清淡的中老年人非常喜愛的晚餐主食。

面蛋子、油餅子、油餜子、饊子,吃的是甜香

以熱水將麵粉攪成粘稠狀,用雙筷滴入沸騰的油鍋中,翻滾即出,便成金黃透亮、鬆軟可口的面蛋子,也稱面泡子。如果加入民樂、山丹一帶的特產——被稱為“西北人參”的黃參做內芯,更會酥脆香甜、營養倍增。以發酵粉發麵,兌適量食用鹼揉和,擀成小圓餅,刀壓花紋入油鍋炸熟,稱為油餅子;麵餅切編成一定花樣,入鍋成型,稱為油餜子,加糖炸出稱為糖油餜子;拉麵成細繩盤成團狀炸出,稱為饊子,面中加糖稱為甜饊子。這些小食品,均為一次性新鮮菜籽油或胡麻油開鍋炸出,酥、脆、松、軟兼備,形、色、味俱佳。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牛肉撥魚子

燒殼子、蒸喜饃、千層餅、豬蹄卷,吃的是喜慶

以發酵粉發麵,兌適量作用鹼揉和,用清油或香料打卷堆餅,放入鐵鑄帶蓋燒鍋,用幹牛糞或細草末煨小火慢燒出鍋,黃而不焦,脆而不硬,久儲不變質,俗稱燒殼子,雅稱草原麵包,現在多以電烘箱代烤。發麵兌鹼擀成薄餅,抹清油,撒香豆子、胡麻籽粉末、油菜籽粉末、芝麻等香料,堆疊成層狀圓形、方形、菱形、8字形等各種形態,最上層還可飾以食用顏料染成的花瓣、點綴圖案等,用大蒸鍋上架蒸熟,叫做蒸喜饃,碩大而厚實,過去用於走親戚或訂親的禮物,也稱大饃饃、大供養。用於祭奠上供的則不夾層素蒸,面上飾以花瓣,叫供養。前期做法與喜饃相同,後期用燒鍋或烤箱烘熟,叫做千層餅、飄香餅。內嵌棗泥、豆沙等,一端從中間剪開,蒸或烤成豬蹄形,稱為豬蹄餅(卷)。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燒殼子

米坨子、黃饃饃、青粉、黃粉,吃的是爽口

用小米麵或黃米麵發酵、加食用鹼,原味或加糖少許攪拌成稠麵漿,倒入碗碟蒸製成半球形、餅形,稱為米坨子,金黃鋥亮,鬆軟微甜,是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粗糧食品。

有的加入少量小麥粉,內嵌紅棗泥、豆沙等蒸製成饅頭,稱為黃饃饃。麵粉涼水和成麵糰,放入清水中搓洗沉澱,倒去上層清水,把澱粉下入開水鍋中攪拌成糊狀,出鍋冷卻,拌入蒜醋薑辣等調味汁,狀如凝脂,色似琥珀,入口即化,清涼爽口,稱為涼粉,農家叫青粉。若用黃豆粉製成,金黃透亮,略帶豆甜,稱為為黃粉。比較出名的是甘州皮家涼粉、臨澤肉末粉皮,傳統手藝,製作精良。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民樂馬氏千層餅

釀皮子、擀麵皮、粉皮面筋、糊餺,吃的是形色

將麵粉(小麥面、綠豆麵、高粱面等均可)用涼水和成硬團,在清水中反覆揉搓,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澱粉沉澱後倒去清水,加入食用鹼調成麵漿入籠蒸熟,冷卻後切條,加入香醋、蒜泥、辣醬、芥末、芝麻醬等調味品,即為色亮味美、清爽利口、四季皆宜、方便快捷的釀皮子。麵粉中的蛋白質即是麵筋,另外蒸熟後切片加入調料單食或與釀皮子混和食用。甘州劉家釀皮,最為當地人所稱道。而馳名河西的高臺麵筋,則是把分離出的麵筋團揪成小塊,另加乾麵粉、鹽水和揉,用瓦盆覆蓋放置稍醒片刻,手擀成薄皮,再用一種叫做“撇子”的工具繃扯成極薄的片張,入鍋蒸熟切成韭葉長條,或拌以佐料、菜餚直接食用,或盤成拳頭狀晾乾儲存,食時用開水浸泡,狀如初成,薄而不斷不粘,透而有形有色。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高臺麵筋

與高臺麵筋齊名的高臺擀麵皮,是把麵糰洗出的麵筋蒸熟備用,把洗面水放置沉澱,倒去上層清水,剩下的麵糊放入酵母粉長時發酵,之後放入炒鍋中加熱蒸發水分,成麵糰後出鍋趁熱擀成一張張薄面皮,抹油間隔入鍋蒸熟,切條裝盤,混搭蒸好的熟麵筋,放入黃瓜絲、蔥絲及醋辣蒜姜等調汁即成。還有相近的幾種吃法,或將洗好的麵筋團直接用剪刀剪成小塊,下入開水鍋,並加入土豆塊、生薑等副料,煮熟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稱為麵筋泡或黃粉湯;或將熟麵筋、粉皮、土豆片放入清湯或肉湯,加蒜、姜、胡椒等熬煮,稱為粉皮面筋;或將粉皮、麵筋、豆腐等放入肉湯或清湯熬製,用澱粉勾芡,加鹽、姜、蔥花、蒜等調湯,再將油梆子(麻花)或油餅子掰成碎塊泡軟食用,稱為糊餺。這些都是張掖人非常喜愛的早點或晚餐,吃得口舌生津、頭頂發汗,方可心滿意足、神清氣爽。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臨澤肉末粉皮

煎餅、鍋盔、油炸面泡子,吃的是祈願和文化

像許多地方一樣,在一些傳統的節日節氣,張掖民間有不少奇特的飲食習俗,寄寓某種心願和祈祝,或紀念,或慶祝,或納吉驅邪,或祭祖敬神,或禱告祈願,且常常伴有神秘的儀式。除了全國大部分地域通行的春節吃餃子、十五煮元宵、中秋烙月餅、臘八喝八寶粥等,張掖還有一些獨有的習俗,例如正月二十攤煎餅——這一天雖不是節日,卻與雨水這個節氣相鄰,過去家家戶戶都要烙制大而圓的煎餅,據說是要“補窟窿”,因為從此以後雨水會漸漸多起來,人們希望雨水不要下得太多太大,別把老天“下漏”了,能夠適量得當、風調雨順。這種習俗,可能與張掖古代多雨泛汛有關。另有一種說法是,新的一年開始,要把過去借錢欠債的“窮窟窿”補一補,來年能手頭寬餘和富足一點,是希望改變窮困生活的一種期願。再如,驚蟄這一天要吃油炸面蛋子,好讓人們要忌口、別貪嘴,意在教育引導年青人應人窮志不短,要有自制力;春分這一天要烙“鍋盔”,就是大幹糧,說是要打發土地爺出門,為一年的農業收成盡心盡力;還有冬至吃牛娃子飯、蛆娃子飯等,其實都是祈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也因此構成了張掖飲食文化的豐富內涵。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作者簡介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約稿啟事

地名古今”以強調原創為主。內容板塊和欄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數以兩三千字以內為宜。突出個人化,文字儘量講究而有韻味。

1、我說地名|

以個人視角講述熟悉的地名歷史變遷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羅列概念。突出個人對地名的理解和歷史變遷的解讀。

2、傾聽講述|

每個村莊、每個街巷,都有說不完的人與地名故事,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傾聽講述,以細節勾勒歲月流逝中的、難以重現的故事。

3、我的漂泊|

許多人的人生旅程,會在遷徙、漂泊中走過。用印象最深的幾個地名,穿插個人的成長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內容。

4、故居尋訪|

千百年來,每個地方都有影響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尋訪,在尋訪中解讀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樣避免面面俱到,寫最能觸動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

旅行已成為當今時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與異地觀感融為一體,既是遊記,也有頗為充實、敏銳的詩意表達,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

遠離故鄉的人,心中永遠牽掛故鄉。每次踏上歸家之路,會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兒時的星星點點的記憶,家庭幾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樹,一口井,一家人,左鄰右舍,都是故鄉難忘的記憶。

留存鄉愁 敘說古今

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吃不夠的張掖美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