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2021-12-20由 廣東科普 發表于 美食

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廣東

就先點開了美食軟體的熱門榜

而榜單上數不清的粵菜館、茶餐廳

都在告訴你

叉燒包、蝦餃、幹蒸……

全是

必點招牌菜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匆忙的遊客

最後可能只記得那條打卡的朋友圈

但對於生活在這片美食沃土的廣東人民來講

這些經典的粵式點心

不僅是從小吃到大的熟悉味道

更是永遠的心頭好......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粵點,是

普通人

觸手可及的精緻生活

上個月28號,粵點泰斗陳勳師傅逝世,廣東餐飲界紛紛痛悼。

或許,你並不熟悉這位老人的名字,但是你一定聽過

粵式點心的“四大天王”

(叉燒包、蝦餃、幹蒸燒賣、蛋撻),這個稱呼便是陳勳提出來的。而你經常吃的

炸面腸和糯米卷

,正是陳勳創造的。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裡這位梳著大背頭的白髮老人,正是陳勳師傅。在片中,他與徒弟合力展示經典廣式點心“玉液叉燒包”的製作技藝。

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相對匱乏,大眾對點心的需求是

“成本低,還要吃得飽”。

善於變通的陳勳想到了將

“油炸鬼”(油條)放入腸粉內做成“炸兩腸”

,又用

糯米代替肉餡製成糯米卷

,切成棋子狀增加美觀度;以醬油撈糯米為餡料包包子,一個包有一兩半重……他創出的這幾款點心,至今仍留在茶樓食肆的點心單上。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炸兩腸,圖源自廣州吃貨

或許現代人吃早茶講求“一碟腸粉一壺茶,一份報紙坐一天”的小資生活,而事實上,

精緻的粵式點心一直都不是富人的專利。

早在同治年間,街邊就有許多“一釐館”,路人用一釐錢就能換來一碗粗茶。後來,一釐館升級為二釐館,主供一盅兩件:一盅劣茶,兩件粗製點心,管飽!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早期一釐館

直到廣州商業更為繁榮的晚清,更加體面的茶樓才開始興起。“兩件”的質量也越來越精細,從芋頭糕、蘿蔔糕這種頂飽的食物,到叉燒包、馬蹄糕、燒賣、蝦餃等點心應有盡有。

但即便如此,

茶點也並沒有淪為富人的專利,販夫走卒依舊可以盡情享用自己經濟範圍內能夠承受的點心。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到了如今,除了老字號茶樓和豪華酒家,廣東的街頭巷尾依然還有不少

經濟實惠的小茶館

。這些店鋪一點也不起眼,只有幾張小桌子,點心也只有幾種,但出品不貴、方便快捷,幾塊排骨、一份燒麥,一頓早餐便圓滿了。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對於廣東人來說,粵式點心的可貴之處或許在於:

桌上的小小一碟,卻

是普通人觸手可及的精緻生活。

粵式點心,永遠的神

粵點之於廣東人,就是“永遠的神”。

沒有什麼事情一頓早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廣東點心的四大天王 - 叉燒包、蝦餃、幹蒸燒賣、蛋撻就是由陳勳提出來的,圖源自廣東烹飪協會。

蝦餃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晶瑩剔透的粉皮

包裹著

Q彈的蝦仁

一口咬下

在口腔裡炸裂的鮮甜爽脆!

叉燒包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肥瘦適中的叉燒做餡

蒸到頂部裂開三叉口

肉香四溢,軟嫩不粘牙

一枚會開口笑的包子

運氣都不會太差

幹蒸燒賣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薄而嫩口的蛋皮

包裹著豬肉、蝦仁、香菇

最後點綴魚籽

蛋黃的甘香和肉汁配合得恰到好處

忍不住再多點一籠了!

蛋撻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酥脆掉渣的撻皮

包著滾燙柔嫩的蛋餡

入口即化

蛋奶的香氣充滿感官

唔該,我要打包一打蛋撻!

馬拉糕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剛蒸好的糕體鬆鬆軟軟的

用手指一壓還會回彈

更有步步高昇的含義

簡直是老少咸宜

排骨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小小的排骨看著顏色很淡

肉質又嫩又滑

非常入味

連墊底的芋頭都會很快被夾光

而以上這些,也只是粵式點心家族的冰山一角。

發展至今,粵點已有數千品種。如果你有選擇困難症,那對不起,在這裡恐怕是治不好了。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蒸熟煮爛的鳳爪,肉質飽滿的蝦餃,鮮嫩可口的粉蒸排骨……可口的食物配著嶺南的茶水,這是廣東人的生活日常,

而美食裡蘊含的粵式風土人情,也早就深深沉澱在粵點的發展變遷中。

“變”,是粵點的

生命力之所在

很多人還記得,在《舌尖上的中國3》紀錄片中,陳勳師傅和徒弟們展示了古法制叉燒包的過程,

從加溫、爆口、餡的色澤、是否有褶子等,步步都是學問。

最簡單的叉燒包,平凡而又不平凡。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舌尖上的中國3》

1948年,陳勳開始執掌六國飯店點心部。他發現,傳統叉燒包提前做好,在蒸籠反覆蒸制,致使汁液流失、口感不佳。於是,他便在叉燒餡中加入含豬皮凍的粟米粉芡,將叉燒包改成即點即做,名為

“玉液叉燒包”

一個肉鮮多汁的玉液叉燒包,被一代又一代人廣為流傳。現在市面上的叉燒包,基本上都是根據“玉液叉燒包”改良而成的。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當年記者採訪時,勳叔就曾道:

點心師需要不斷學習,在學習中總結經驗、發揮創意。

我們非常熟悉的腸粉,早在清代末期就已風靡廣州街頭。而近年來,點心師傅創新性地用紅穀米製成紅色的米皮,才有了新一代網紅產品——

紅米腸

“腸衣滑、網皮脆、餡料鮮”

,真不愧是廣受大家喜愛的大熱選手。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這紅色也太誘惑了,圖源於網路。

早期的

菠蘿包

只是因為表面的金黃凹凸脆皮形似菠蘿得名,但如今改良過的菠蘿包,很多都含有真正的菠蘿餡料。向來難登大雅之堂的雞爪子,被廣東人美其名曰為“鳳爪”,

也做成了粵點中最重要的菜品之一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沒有人能拒絕剛出爐的菠蘿包

“粵點四大天王”裡的燒賣最初是純粹的北方美食,蛋撻則是西方的舶來品,但廣東人可不管南北西東,也不管中外,

都加工、演變成了廣東風味的美食。

相容美食各地之長且食不厭精,這是粵式點心文化的特色,也反映了廣東人的創新、開放、相容、實在。

現在的早茶,已經不是簡單的幾份點心,

新式粵點的“靚造型”俘獲了不少年輕人的心。

“豬仔流沙包”“天鵝榴蓮酥”“酥皮流心糯米餈”……一大批融合中、西、日等國際飲食元素的新式點心如同雨後春筍般創新推出。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分工日益細化,帶來點心製作的專業化發展,

“粵式點心”成為“食在廣東”的一張重要名片。

新派粵點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新課題,而勇於創新、善於創新更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變”,正是粵點的生命力之所在。

而正是因為粵點的不斷革新,

延續百年的粵點文化,照樣可以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就在身邊的這些點心,卻是一代又一代廣東人割捨不下的心頭好......

讓你在廣東選一個“招牌菜”,許多人一定無法拒絕這個“心頭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