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何謂孫氏太極拳——童旭東

2021-10-08由 鰻魚保衛旅館 發表于 美食

一個時期以來,常有人問孫氏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的關係以及主要區別是什麼?近日受某協會邀請去介紹孫氏太極拳,我說即使是簡介也需要三講,才能大致介紹個輪廓。聞者頗為不解,我說介紹之後你就明白了。世人不瞭解孫氏太極拳久矣,故有必要對何謂孫氏太極拳做一個簡介。

何謂孫氏太極拳——童旭東

本文作者童旭東先生

一、

孫氏太極拳創立的源流與背景

剛才我講了,在這個講座中我將透過三講對孫氏太極拳做一簡介。為什麼對孫氏太極拳作一簡介要用三講呢?

這是因為長期以來人們對孫氏太極拳不瞭解,這其中不僅包括一般太極拳練習者,還包括專業武術研究者以及多年練習孫氏太極拳者,而且時間跨度達百餘年。

此話依據何在?

早在一個多世紀前,陳微明記載了孫祿堂的一段感慨,那時孫祿堂被武林譽為天下第一高手,經常被請去給同時代的拳師講授他的武學,這其中包括很多當時一流的拳師。但孫祿堂感慨道:“

吾言雖詳且盡,猶慮能解者百人中無一二人,吾懼此術之絕其傳也。

”也就是說當時聽講者中一百個人裡也沒有一兩個人能理解孫祿堂的武學,所以孫祿堂擔心他的武學將要絕傳了。

那麼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也就是半個世紀前,國家體委武術科準備出一冊陳、楊、武、吳、孫五式太極拳合成本,有關太極拳的總論寫出後,孫劍雲老師看後不同意,認為該總論不能涵蓋孫氏太極拳的理論,建議孫氏太極拳的理論應該單寫。但卻被人誤解為傲慢,交涉無果。無奈之下,孫劍雲老師要回她的孫氏太極拳稿件,退出五式合編。其實問題還是出在人們對孫氏太極拳不理解上。

今天孫氏太極拳面臨同樣的情況,幾十年來我接觸過專業和民間武術界不少人,給我的感覺是其中大部分人不僅對孫氏太極拳不瞭解而且還存在著諸多誤解。所以,在我講授孫氏太極拳的練法之前,需要用三講介紹什麼是孫氏太極拳。否則在理解孫氏太極拳的技理、技法時將會出現偏差。

為什麼人們長期不瞭解孫氏太極拳

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當年孫氏太極拳是把新酒裝進舊瓶子

當年孫祿堂創立孫氏太極拳採用舊瓶子裝新酒的方式。

孫氏太極拳按照孫祿堂在其《太極拳學》自序中的話講:“

將夙昔所練之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三家合而為一體,一體又分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勢雖不同,其理則一也。

”這就是說經過孫祿堂提煉、最佳化、重構他此前所學的形意、八卦、太極三家使之融合為一體這個過程,使得此前的形意、八卦、太極三拳昇華為經孫祿堂融合後的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

於是在前一個“三”和後一個“三”之間發生了質的昇華

。這個融合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原有三拳進行提煉、最佳化、重構的過程,經過這樣的鼎革立新產生了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孫氏太極拳是這三拳之一。

雖然孫祿堂在其武學體系與著作中清楚地呈現了他的太極拳在理論、理法、技法上是鼎革立新之學,但他並沒有特別強調這一點。造成人們容易按照習俗對孫氏太極拳產生認識上的模糊和誤解。

從某種程度上說,當年孫祿堂的這種做法類似用舊瓶子裝新酒。

那麼當年孫祿堂為什麼要用舊瓶子裝新酒呢?

這就涉及到孫祿堂創立孫氏太極拳的背景、動機與宗旨。

1900年庚子之亂,不僅加速了清朝的覆滅,也再一次給中國武術以巨大的衝擊,尤其是義和團運動的負面影響,社會上尤其是文化界對習武者普遍鄙夷,甚至認為拳與匪幾為同類,乃至對武術這種文化載體的排斥。孫祿堂感到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他所體悟的拳與道合的武術就不可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必然被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中。所以,他那時特別關注如何彰顯武術的修身價值,使人們認識到武術具有與文一理、與道同符的至高文化地位。

因此從1901年開始孫祿堂著意研究太極拳。

有些人總喜歡把孫祿堂研究太極拳這件事說成是太極拳如何能“打”的證據,但這個說法只是反映了這些人自己的意願而已,並非事實。

孫祿堂研究太極拳並不是因為太極拳多麼能“打”而要研究太極拳,實際上從一開始他就發現當時那些太極拳並不怎麼能“打”。因此在1900年之前,他並沒有把太極拳作為研修技擊的重點納入到自己的武學體系中。1900年庚子之亂後他開始重視研究太極拳,發現太極拳的勁與他此前研修過的十幾門拳術的勁都不合。

不合在哪裡呢?

孫劍雲老師講:“老先生(指孫祿堂先生)發現他們太極拳的勁不是為了爭勝,也不適合實戰格鬥,但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理趣和運用法則,對於大眾修身很有助益。”

也就是說孫祿堂看到了太極拳背後所隱藏的修身價值及其文化價值,這對於他那時特別關注如何彰顯武術在社會上的文化價值非常有意義。尤其是太極拳推手這種遊藝形式是認知文化理趣的一種有效方法,這是當時其他拳術難以替代的。所以那時孫祿堂要學習、研究太極拳。

同時,孫祿堂也發現當時太極拳在實際格鬥的技擊技能上存在著結構性缺陷(後來1928年中央國術館首屆國術國考、1929年的浙江國術遊藝大會擂臺賽及上海國術大賽擂臺賽都一再證明了這一點),用孫祿堂自己的話說就是他所接觸的太極拳的勁與他研習過的各家拳法之勁皆不符合,所以,孫祿堂從一開始就著重探究太極拳的所以然之理,以便最佳化、鼎革當時太極拳的技術結構與理法,使之能夠經得起技擊實踐的印證,因為這是太極拳蘊含的文化能夠立足的根基,由此促生了孫祿堂融合形意、八卦之意於一體的孫氏太極拳的創立。

由於當年孫祿堂闡揚武術的主要目的是在社會上提升武術的文化地位,改善武術的社會形象。所以孫祿堂就要把他自己對武術文化的提升與貢獻表述為不是自己獨創的成就,而是此前武術本來就具有的價值。因此他要採取舊瓶子裝新酒的方式以他的五部拳著推出他創立的武學包括其太極拳。由此讓我們感受到當年孫祿堂為了弘道於天下,已經達到極高的無我境界。所以陳微明認為孫祿堂是一位真正的得道者,他對中華武術的貢獻之大前無古人。楊明漪也認為孫祿堂對武術的貢獻“守先開後,功與禹侔”。

認識這一點對於正確認識孫祿堂對太極拳的態度特別關鍵,也對我們正確的認識孫祿堂的武學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新酒是啥酒——超前的武學創新

前面講了,孫祿堂提升了中國武術文化包括太極拳的文化,並把他的貢獻表述為前人的成就。

那麼孫祿堂是如何提升中國武術文化的?

提升武術的文化不是把傳統文化與武術做牽強附會的拉扯,而是必須使這一文化內涵對提升技擊制勝效能具有指導作用,由此彰顯武術的文化與技擊制勝這二者互為表裡,如此才能證明武術的文化是武術本體中的東西,而非牽強附會的拉扯和塗抹,如此武術的文化核心與文化價值才站得住腳。

所以,孫祿堂在提升武術文化、闡述其修身價值的同時,必須提升其技擊制勝效能。而技擊制勝的最高境界就是與道同符即拳與道合。所以那時孫祿堂要構建能夠完備技擊制勝效能且與道同符的武學體系,這就是他後來創立的三拳合一的武學體系。

孫祿堂的這個思想以及他由此建構的三拳合一的武學體系都是極為超前的,所以作為這個體系內的孫氏太極拳長期以來一直不被人們所理解。

這正是此酒是啥酒?百年罕人知。

前面講了,孫氏太極拳是孫祿堂建立在構建三拳合一武學體系這個宏大背景下的成果。這是認識孫氏太極拳時常常被人有意或無意忽視的一個關鍵之處。孫祿堂是以原來所習的形意、八卦、太極三家及所涉獵的其他十多門武藝為基礎著眼於完備技擊制勝效能並與道同符,透過參照自己多年體用實踐的心悟身知經過熔鍊與融合合為一體重構了形意、八卦、太極三派形成了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和孫氏太極拳為完備技擊制勝效能並與道同符建構了統一的基礎這個基礎表現為建立了完備的體用內勁的哲理、技理、規矩、法則、形式、體系。孫氏太極拳就是這個武學體系的三大基礎之一。這個武學體系就是孫祿堂釀造的新酒。

那麼孫祿堂是如何提升武術文化的,他所提升的武術文化如何與技擊制勝互為表裡的?孫氏太極拳在文化、理法和體用效能上的貢獻與特點是什麼?

這是下一講要介紹的內容。

二、三拳合一與孫氏太極拳(上)

一、透過構建拳與道合的武學體系提升了武術文化

上一講談到孫祿堂對中國武學文化的提升是從其文化與技擊效能相互印證、相輔相成、融合一體入手,於是孫祿堂的著眼點是構建拳與道合的武學體系。

按照孫祿堂曾準備用於《八卦拳學》自序的手稿中所述(出版時沒有用),他是在1915年完成了他的三拳合一、拳與道合武學體系的建構。

那麼孫祿堂是如何構建三拳合一、拳與道合這一武學體系的呢?

其犖犖大者有五:

1、提出作為中華文化最高範疇的“道”在拳中表現為內勁。內勁是道在拳中的具象呈現。因此孫祿堂以其內勁統御他的武學體系。

2、以易經為其拳理之源,借用《周易闡真》中丹道修為的理論,融入併發揮為拳理。

3、提煉出完備技擊制勝效能的直中、變中、虛中的技擊技能與法則並與儒家的誠中、釋家的空中和道家的虛中之理相互呼應,即所謂誠一、萬法歸一、抱元守一,所謂“一”就是道在拳中的具體呈現——內勁。

4、將儒釋道三家的心法與拳理交融一體,互為表裡,相互啟發。

5、透過構建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完備內勁的體用,由此完備技擊制勝的效能結構。內勁是孫氏三拳共同的基礎,也是體用孫氏三拳各自特性的核心。

孫祿堂上述這五個成就在他的五部武學著作和諸多文論中都有具體論述。因其內容灝博宏深,在這裡不展開介紹,有興趣者可以去研讀孫祿堂的著述。

由上可知,孫祿堂構建的拳與道合、三拳合一的武學體系有兩方面意義:

其一為提升、完備技擊效能並與道同符建立了共同的基礎。

其二為提升武術文化核心、文化價值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這個講座主要是介紹孫氏太極拳,那麼作為孫氏太極拳在文化、理法、體用效能上有何創新與特點呢?

二、孫

氏太極拳的宗旨、特點與貢獻

1

、宗旨:

構建完備中國武學技擊效能並與道同符的天地人三元體系,孫氏太極拳為這個體系的三元基礎之一。

為了便於進一步理解,在這裡需對這個問題稍作展開。

天地人三元這個思想源自《易傳·繫辭下》中的三才:“

天道

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才之道

也。

”《易傳》以“天地人”三才來宏括宇宙萬物的演化,與老子三生萬物的思想一理相通。故三才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是宇宙萬物生成演化的共同基礎。因此,孫祿堂以天地人三元比喻八卦、形意、太極三拳合一的意義,實際上是說

他透過重構八卦、形意、太極三拳的理法,使三拳合乎三元的性質,從而為所有武技技擊技理與道同符建立共同的基礎。即透過建立三拳合一合乎天地人三元這一武學體系,為所有武技的技擊效能提升至拳與道合建立共同的基礎。這是孫祿堂構建三拳合一武學體系的目的,也是他創立孫氏太極拳的宗旨。

需要強調的是,技擊合道則自立於不敗之地。

孫祿堂是在自己的技擊功夫已然合道的情況下,自1912年與郝為真交流後,又經過三年的晝夜研修,最終提煉出三拳的三元性質,以此重構形意、八卦、太極三拳之理法,形成三拳合一的武學體系,於是自1915年到1919年孫祿堂據此三拳合一的目的著成《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和《太極拳學》,此三部拳著共同構成三拳合一的技理體系。

孫祿堂三拳合一武學體系的著眼點極為深遠高闊,不僅著眼於對當時武藝的技能進行總體提升,而且更關注武藝的修為對於人格的影響。孫祿堂說:

聖人之道無他,在啟良知良能,順其自然,作到極處,而成一個全知全能之完人耳。拳術亦然,凡初學習練時,但順其自然氣力練去,不必格外用力,練到極處,亦自成一個有體有用之英雄耳。

孫祿堂在此指出:研修拳學的意義在於使研修者成為一個

全知全能之完人和體用兼備的英雄。這是孫祿堂對其武學體系的立意。

2

、孫氏太極拳的特點

前面講了,孫氏太極拳是鼎革立新之學,這個鼎革立新從對太極的定義就開始了,所以是從根本上的鼎革立新。

1

)定義與理論:

那麼孫祿堂是如何定義太極的呢?

孫祿堂所著《太極拳學》中的“太極拳之名稱”一文:

“人自賦性含生以後,本藏有養生之元氣,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是為真陽,所謂中和之氣是也。其氣平時洋溢於四體之中,浸浴於百骸之內,無所不有,無時不然,內外一氣,流行不息。於是拳之開合動靜即根此氣而生,放伸收縮之妙,即由此氣而出。開者為伸、為動,合者為收、為縮、為靜。開者為陽,合者為陰。放伸動者為陽,收靜者為陰。開合像一氣運陰陽,即太極一氣也。

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時上則上,時下則下。陽而陰,陰而陽。一氣活活潑潑,

有無不(並)立

,開合自然,

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即太極是也

。古人不能明示與人者,即此也。不能筆之與書者,亦即此也。學者能於

開合動靜相交處,悟澈本原,則可在各式圜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圜者,有形之虛圈是也,研者,無形之實圈是也。斯二者,太極拳虛實之理也。其式之內,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

此氣周流無礙,圓活無方,不凹不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變無窮,用之不竭,皆實學也。此太極拳之所以名也。”

這是在太極拳發展史上也是在中國武術發展史的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論,所以對於這篇拳論不僅研究太極拳的人應該深入研讀,研究中國武術的人士也應該深入研讀。

在這裡孫祿堂對太極做了全新的定義。

在篇文章中孫祿堂主要參考了劉一明《周易闡真》中的理論,即從生命的基礎真陽元氣和丹修的角度揭示了何為太極,在這個基礎上,孫祿堂從五個方面定義了太極:

太極本體——先天真一之氣——金丹。

運化太極之理——中和,故稱中和之氣。

體用太極之道——內勁,把人體內穩態這一機制拓展到技擊作用層面。

太極作用的原理——一點子之作用——發生於動靜相交處——動靜交變之機——體現在圜研相合中。

太極作用的效能——

無屈無伸,不生不滅,不聞不見,感而遂通。

因此,在孫祿堂這裡先天真一之氣、中和之氣、內勁、一點子等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論述同一個功能態的不同性狀。孫祿堂將這個功能態定義為太極。

而太極拳就是體用太極的拳術。

所以,孫祿堂對太極及太極拳的定義在武術領域前所未有,乃鼎革立新之說。

需要指出的是,孫祿堂所言的中和之氣亦稱先天真一之氣與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及腹中所運之氣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可等同。

三、 三拳合一與孫氏太極拳(下)

在上一講中介紹了孫祿堂在“太極拳之名稱”一文中對太極以及太極拳給出了新的定義。

關於孫氏太極拳體用方法在這篇拳論中由孫祿堂揭示出以下特點:

(1)“有無不(並)立

開合自然,

”——

關竅是“

有無不(並)立”,

這是“一點子妙用”的前提。

有無是門大學問,短短几個字,內涵極深,為了便於理解,我會在後面的講座中結合行拳的要領進行講解

(2)“

能於開合動靜相交處,悟澈本原,則可在各式圜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圜者,有形之虛圈是也,研者,無形之實圈是也。斯二者,太極拳虛實之理也。”——

要點是“

開合動靜相交處,悟澈本原,則可在各式圜

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這是妙用“一點子”的方法。

同樣,關於

動靜相交

圜研相合

也是一個關乎內修到外用的極深的學理,不是這裡可以展開談的。在後面的講座中,我將結合行拳要點做一淺層次的解讀。

至此孫祿堂對什麼是太極,什麼是太極拳及如何體用太極拳等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和要義,在拳理上不同於陳楊武吳四家之說,在太極拳的立論上鼎革立新。

由此也可以看出孫氏太極拳的理論是一種宏觀的太極理論,孫祿堂認為任何拳術只要以完備中和之氣為體用的基礎皆為太極拳。這個立意與其它四派是不同的。

只要對比一下陳鑫的拳論以及楊、武、吳三派的拳論,就會發現孫祿堂對太極及太極拳的定義、立意及其體用原理明顯不同於陳鑫及楊武吳各派的拳論,尤其不同於武禹襄從舞陽鹽店“找來”的那篇“太極拳論”,與之都存在著根本性的區別。

因此,從立意到技理體系,孫氏太極拳與陳楊武吳四派不屬於同一拳系。所以說孫氏太極拳是鼎革立新、卓然獨立、與道同符的太極拳拳派。

2

)理法與技術體系:

孫祿堂在其《太極拳學》“下篇”中指出其太極拳“

可以與形意拳、八卦拳,並行不悖矣,並行不悖,合三家並用,能丟而不丟,頂而不頂。

”又云其太極拳之勁具有“

無屈無伸,不生不滅

”,

不聞不見,感而遂通

的效用(見《近今北方健者傳》)。顯然這些已

突破

了歷代太極拳運用時要

隨屈就伸

這一要則。

關於孫氏太極拳技術體系之體用特點及效能特徵,這部分內容很重要,但也很枯燥,在這裡就不做進一步介紹了,感興趣者可以參見我在2019年1月12日 “世界太極拳網”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太極拳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是什麼?”

前面簡要介紹了孫氏太極拳是一門鼎革立新的拳學體系及特點,那麼當年的社會反響如何呢?

3

)歷史評價:

關於歷史評價,首先要以既成事實和史料為基礎,其次要對史料進行分析與甄別,我甄別、分析史料的原則如下:

(1)史實性,有可確認的當年實物(出版物、報刊或物品)作為證據。

(2)時間性,相關史料與所研究的物件具有同期性。

(3)公信性,史料的公信性強弱分析與判別,包括人的公信力和物及文字資料的公信力。

(4)權威性,不是當年任何史料都具有同樣的可靠性,還要看出處的權威性。

(5)互證性,史料之間能否互相印證。

史料符合這五性的程度越高,史料的可靠性越高,可被認定和擇取的價值就越高。

按照上述甄別、分析史料的五項原則,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6份史料提供給各位參考。

(1)《近今北方健者傳》中記載的孫祿堂,該書1923年出版,作者楊明漪是中華武士會秘書,該書出版前楊明漪曾與多位同道溝通意見,而且楊明漪不是孫祿堂的弟子。因此,這份史料具有很強的史實性、客觀性、公信性和權威性:

“孫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直隸完縣人,……太極八卦形意三家之互合,始自涵齋,

涵齋於三家均造其極,

博審篤行者四十年。近著三家拳學行於世,其言明慎,一歸於自然,而力闢心中努力、腹內運氣等說。

因拳理悟透易理,及釋道正傳真諦、經史子集釋典道藏之精華,老宿所不能難也。

旁及天文幾何與地理理化博物諸學,為新學家所樂聞焉。……

三家拳學,為內外交修之極則,然向無圖解,涵齋精心結撰,拍照附圖又全書出自一手所編錄,形理俱臻完善,掬身心性命之學,示人人可由之途,直指本心,無逾此者。

……

涵齋之於拳勇,闡明哲理、存養性命、守先開後、功與禹侔。

……然從此衣缽不傳,而三家拳術遍於宇內,有必然者。至涵齋功候之純、學問之邃,予淺陋未能窺其深,不敢贊一詞也。”

(2)1929年元旦孫祿堂在《江蘇旬刊》上對統一國術發表看法以及1947年《小日報》刊載的陳微明對孫祿堂當年談及太極拳的看法。

孫祿堂在這篇元旦社論中講:“

練習國術,當以形意拳為本也。能如是,則統一與普及問題,均迎刃而解矣。

”又據陳微明講,1915年他拜訪孫祿堂本是為了學習太極拳,孫祿堂告訴他:“

太極拳容易,我先教你形意拳,形意拳學好,其他拳不難。

(3)1932年浙江省國術館出版了《國術史》,作者李影塵,他不是孫祿堂的弟子,在介紹太極拳發展史時,唯對孫氏太極拳給予了——“

孫氏太極拳,近世頗負時譽

”的評價。

(4)1934年1月29日《京報》對孫祿堂的太極拳造詣評價——“

孫祿堂氏,中國太極拳術唯一名手。

(5)1934年中央國術館出版的《國術週刊》“國術史”介紹孫祿堂:

祿堂先生之為人,其技擊因已爐火純青

,其道德之高尚,尤非沽名作偽者所可同日而語,

術與道通,若先生者,可謂合道術二字而一爐共冶者也,

世有挾技凌人者,

應以先生為千秋金鑑

(6)1947年鄭證因發表了《武林軼事》,鄭證因不是孫祿堂的弟子,他是許禹生的弟子,熱衷收集當時各派武林人物的事蹟,鄭證因在其《武林軼事》中記載道:

“孫福全字祿堂,晚年別號涵齋,……

近五十年間,集太極、八卦、形意三家拳之大成者,為孫先生一人而已。

……

孫祿堂先生對於三派拳術,均有造詣,精心練者四十年,所以他對於拳術所得,於三派中長幼兩代,無出祿堂先生右者。

上述史料都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公正性、史實性、客觀性、權威性,具有很高的公信力。此外還有諸多史料與上述史料的內容雷同,相互呼應,在此不一一列出。

由此反映出孫祿堂構建的武學體系在提升中國武學文化和技擊效能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開拓了中國武學發展的新紀元,是迄今為止中國武學發展的巔峰,其卓絕的貢獻得到當時國術界及社會各方的普遍認同。

何謂孫氏太極拳——童旭東

剛哥出品|必是精品

公眾號請搜尋:開合太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