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正文

鍛鍊好思維:凡事從這3個角度多想想,你看問題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2021-09-10由 新聞吐槽小哥 發表于 娛樂

鍛鍊好思維:凡事從這3個角度多想想,你看問題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鏡子物語:想要變聰明,就找辦法讓你的大腦多轉轉。

懶惰是人類的天性,不光是身體懶惰,也包括大腦。

與分析、對比、判斷等“理性思維”相比,我們的大腦更喜歡依賴不費力氣的“直覺思維”行事,這是人類大腦的進化過程帶來的。

在遠古時代,人類大腦首先形成了直覺思維,這可以讓我們的祖先在面臨危險時,迅速作出反應。雖然後來大腦進化出了理性思維,但直覺思維始終佔據著主導。即便到了今天,多數人的狀態依然是:除非必要,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這帶來的後果就是:獨立思考、深度思考能力的缺失,表現為沒想法沒創意、輕信、人云亦云等等。很多人最終淪為平庸,並不是天生腦子笨,只是因為不曾努力鍛鍊自己的大腦,任由其被懶惰控制。

人的肌肉會越練越強,大腦也一樣。想讓自己腦子更聰明、看問題更透徹,我們就要在平時主動做一些思維訓練。那有沒有什麼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呢?

有的。如果你能夠凡事從下面的3個角度多想一想,你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升,看問題就會和其他人不一樣。

鍛鍊好思維:凡事從這3個角度多想想,你看問題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01 他人角度,突破立場限制

立場,是使我們陷入思維侷限重要原因之一。

世上有無數種“立場”,商人的立場、消費者的立場、老闆的立場、員工的立場……各個立場都有各自的感受、考慮和理由。面對相同的事,不同立場的人,看法和解決的方法都不一樣。

比如,網上有人問,大家覺得某某城市的工資水平怎麼樣?工資偏低的人普遍回答,不怎麼樣,正常水平也就三四千吧;而工資高的人會說,多數都能拿到六七千吧,大家過得還不差。

我們常常無意識地從自身的立場出發看問題,或是隻使用一種立場來思考事物,因此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正如“盲人摸象”一般,以偏概全。

要突破立場限制,我們就要養成“從其他人角度想一想”的習慣,大膽地思考和自己不同的觀點。

比如你是一名企業管理者,下屬向你提交了一份“年度績效考核”方案,如果你贊同這個方案,就要想“我雖然贊同這個方案,可是從普通員工的觀點來看,不知道是怎樣的。”

比如我寫文章,一般喜歡把觀點寫得很深入,篇幅也比較長。那麼按照他人角度,我也應該想一想,如果是喜歡短小精煉風格的讀者,看了這篇文章會有什麼感想。再者,文中的觀點,如果站在反對者的角度看,會怎麼樣。

從“他人角度”思考,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儘量從“他人”中選取有著不同觀點、不同立場的人;第二,要大概設定對方的職業、年齡、喜好等,在腦海中塑造出真實可感的具體形象,就是我們常說的“讀者畫像”、“客戶畫像”。想象“如果自己成為那個人,會怎樣想”;第三,思考“那個人最想得到什麼”。如果你能看得出別人最想得到的東西,也就能看見那個人“真正的觀點”,從而讓自己思考得更加深遠。

熱播電視劇《精英律師》中,大律師羅檳之所以經常能夠不按常理出牌,解開雙方當事人看似“無解”的糾紛,就是因為他善於從他人角度出發,看清楚每個人內心最想得到的是什麼,而這是憤怒的當事人自己都沒搞清楚的。

除了有直接關聯的“他人”,

引入外部視角,也能夠讓你獲得嶄新的觀點。

《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中提出了兩個很好的外部角度,

一個是“諷刺漫畫家”角度,另一個是“人類學者”角度。

諷刺漫畫家會將一般人看起來正確、美麗的事物,用諷刺的眼光重新解讀,讓你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請諷刺漫畫家把你思考的“資訊”畫成漫畫,會出現什麼畫面。

比如上面說的績效考核方案,如果你的腦海裡出現了“某個員工為了應付新的績效考核,深夜在電腦前加班,揮汗如雨”的畫面,或是“老闆拿著績效考核單質問下屬,下屬臉上窘迫的表情”之類的畫面,你就會重新再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意見。

另一個是“人類學者”的角度。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從人類、文化或歷史等角度來解讀,會怎麼看。”這會使你脫離現在的時代、場所、狀態,從宏觀層面,看清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點。

比如,“人類的本性中是具有內部驅動力的,而績效考核是一種從外部強加的硬性規定,從很多企業的發展經驗來看,績效考核方案如果設計不當,有可能會損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適得其反。”

鍛鍊好思維:凡事從這3個角度多想想,你看問題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02 未來角度,突破慣性限制

思維訓練的第二個角度是“未來角度”。

如果我們在思考問題時想一想,“如果它成為現實的話,會怎麼樣”,就會大大增強思維的縝密度。

一個計劃不論看起來多麼完美,一旦付諸行動,都有可能發生種種不順利。但我們往往很難保持這種警惕。

只要觀察一下職場就能看到,當人們贊成、同意某個方案時,大部分人會下意識地傾向“一定會成功”,而不會去思考“發展不順利的情況”。

只做最好的打算,而希望僥倖逃脫最壞的結果,這是人們潛意識裡的一種思維慣性。

未來角度,就是要打破這種思維慣性,站在現實的層面來考慮將來的結果。這種思考主要有四個步驟:

1、該想法、方案如果成為現實,會發生什麼事?同時設想發展順利和不順利時的情況;2、想象成功時的情節和失敗時的情節,思考有沒有面對這兩種情況時應該採取的措施;3、思考該措施有沒有實現的可能;4、思考該措施有沒有現在執行的必要。

假設你是某公司的一名策劃人員,為了提升公司產品銷量,你精心策劃了一個“買滿即贈”的促銷活動,並計劃透過各類媒體、網路進行宣傳。

你知道公司產品的質量不錯,也瞭解消費者喜歡“得實惠”的心理,而且公司以前也成功開展過類似的活動,基於這些根據,你對自己的策劃方案信心滿滿。

但越是這種時候,你越要設想一下,事情會不會發展得不順利呢?把你的設想寫在紙上。比如:有些消費者本來有購買需求,卻沒有及時接收到活動資訊;消費者對此次的滿贈額度“不感冒”,不覺得很划算,所以沒有購買;一些老客戶原來買的產品還沒有用完,這次滿贈活動不足以讓其再次購買;新客戶對產品不瞭解,所以處於觀望狀態……

當你把這些寫出來,會突然驚覺,”我自以為很周全、很縝密的方案,原來還有這麼多漏洞啊。”接下來你就會思考:如果真的發生這些情況,有什麼補救措施呢?這些補救措施應該由哪些人來做,又該怎麼做,效果會如何?這些措施是不是現在就有必要提前準備好呢?

想到了這些,你一定會做出一套更完善的方案,讓上司或老闆刮目相看。

“未來角度”不僅僅可以用在職場,日常生活中,在你做任何重要的選擇或決定之前,都可以用一用這個方法。

鍛鍊好思維:凡事從這3個角度多想想,你看問題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03 邏輯角度,突破假象限制

除了角度單一,想法不周全,我們的思維還很容易被另一個狡猾鬼——“

隱藏前提

”所欺騙。

當一個人提出某種觀點、意見時,這背後不僅僅隱藏著他的立場、主見、心情,還包含著在其本人看來十分理所應當、不需要說出來的前提。這個前提也許並不合理,卻往往無法被發現。而這必然會導致輕信,使我們看不到問題的本質。

比如,在公司討論會上,有人說,”我們新推出的產品有成為暢銷商品的潛力,市場上真正好的同類產品,很多都能賣10年、20年。”乍聽之下這話沒什麼問題,很多人也會點頭稱是,但我們可以從因果邏輯的角度,多想一步。

具體方法是:把資訊拆成“根據”部分和“結論”部分,看看這兩部分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否合理。

比如上面這句話,根據是“市場上真正好的同類產品,很多都能賣10年、20年。”結論是“我們新推出的產品有成為暢銷商品的潛力。”

從“因”到“果”來看

:因為市場上真正好的同類產品能賣10年20年,所以我們的新產品就一定有成為暢銷品的潛力,這樣說對嗎?反過來,

從“果”到“因”

,我們的新產品有成為暢銷品的潛力,是因為市場上真正好的同類產品都賣得很好,這個原因成立嗎?

這麼一想,你就會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也就是說,這裡面含有隱藏前提。而

找到隱藏前提,就是找到根據與結論之間缺少的那一句話。

很明顯,這裡面缺的一句話是:我們新推出的產品確實是真正好的產品。

也就是說,只要當我們的產品確實達到“真正好產品”的標準時,這句話才會成立。那麼你可以接著深入思考下去:“真正好產品”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的產品達到了嗎?沒達到的地方要怎麼改進?……

這只是職場中的一個很小的例子。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爆炸,我們每天會接觸到大量他人的觀點,包括很多權威、專家的意見。而所有這些觀點裡都有可能含有“隱藏前提”。學識破這些隱藏前提,我們就能避免陷入輕信、人云亦云的陷阱,大大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深度思考能力。

除了不輕信他人觀點,

我們還必須注意:在我們自身的觀念裡,也藏著一些連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會阻礙我們進步的隱藏前提。

比如,“女孩子腦瓜沒男孩靈活,所以我應該學文科。”“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適應不了競爭太激烈的工作。”如此等等。

仔細想想,這兩句話的因果邏輯之中缺少的那句話是什麼?前者是:女孩子一定學不好理科。後者是:性格內向的人不能面對壓力和挑戰。然而真的是這樣麼?

事實上,女孩子,理科學得好的,大有人在。性格內向,但抗壓力很強、事業很成功的人也相當多。當我們能夠以批判審視的態度,發現自己內心的隱含前提,很多困住我們的陷阱就會不攻自破。

鍛鍊好思維:凡事從這3個角度多想想,你看問題就會和別人不一樣

他人角度、未來角度、邏輯角度,是有效提升思維水平的三個很好的角度,你可以在不同場合,有意識地選擇其中的某個角度來進行自我訓練。時間長了,你看問題的深度、廣度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現在就試一試吧,只要堅持實踐,你的進步一定會看得見。

鏡子宣言:讓我們一起,越變越好。

期待遇見愛學習、愛思考、追求優秀的你。

七稜鏡:文學碩士,資深媒體人,廣告策劃人,崇尚深度思考、自我管理的文字控,每年讀書100本的終身學習者。專注提供自我管理/職場成長實用乾貨文。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更多幹貨好文,請點選下方

“瞭解更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