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 正文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2021-09-05由 資訊後援會 發表于 娛樂

文/俐利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週末帶著小女兒去深圳走親戚,順便在深圳海上世界住了一晚。平常很少單獨帶一個孩子出來這樣休閒。姐姐上初一,因為臨近期末考試,功課又比較多,所以姐姐在家複習功課。兩個大人帶一個孩子輕鬆許多,小女兒也特別開心。這一趟小女兒想買點什麼好玩的,我和孩子爸爸基本都滿足了孩子的要求。

回到家以後,姐姐看到爸媽給妹妹各種買,心裡就有了想法。

跟媽媽說,“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妹妹一些。”

媽媽問:“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其實媽媽知道她為什麼說這個話,但還是要淡定的問問她。讓她自己把感受說出來。

大女兒說:“你看,每次妹妹要買什麼東西,你們都給妹妹買。很少給我買東西。”

媽媽認真聽著大女兒的話,點頭微笑著。等到女兒說完以後,媽媽才開始跟大女兒說自己的觀點。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01 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妹妹喜歡買玩具,買衣服。而且經常是為了買個東西,不達目的不罷休。都說,愛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這種性格的孩子達成購買願望的機會,比其他人總要多一些。

而你從來不會為了買衣服和玩具哭鬧,自然會少買許多東西。這是肯定的。

媽媽問:“現在你知道這個真相,你會哭著要買東西嗎?”

大女兒:“不會,我做不來這些。”

這就對了。但是你需要的東西,媽媽會主動給你買。只是不會額外多買,但也不會讓你缺什麼穿的用的,你想想是不是這樣?如果不能買的,媽媽也會直接拒絕,不管是你還是妹妹,怎麼哭鬧也沒用。對不對。大女兒說,嗯,好像是這樣。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02 你們愛好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所以父母寵愛的方式也不同

妹妹喜歡打扮,喜歡買衣服,買玩具。所以給她買的多一些。

而你喜歡買吃的,只要你想吃的,媽媽也會買給你吃。你想想是不是這樣?

以前媽媽沒吃素,你小時候,只要媽媽知道哪裡有好吃的,都會帶你去吃,媽媽吃素以後才去的少。

還有,你的生日因為在暑假過,每年你的生日是我們整個家族最熱鬧的,人最多的,花錢最多的,花樣最多。基本每個細節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是不是這樣啊?

你這幾年的生日,家裡條件好一些了。一大家子一起去陪你去吃一頓生日餐,花掉一兩千,還不算別的。你覺得妹妹買這些小玩具和衣服,要買多少才能買夠幾千塊呢?

所以,你想想,物質滿足方面,父母給你們的是不是一樣的呀。只是因為你們的需求不同,給的方式不同而已。

感情上來說,妹妹嘴巴甜一些,你性格內斂一些。感情不外露。所以爸爸媽媽對妹妹也會親近一些,至少感覺和行為上會這樣。

這就好比媽媽對你們嚴格一些,而爸爸寵愛你們多一些。你們心裡是不是也感覺爸爸親近一些。面對媽媽,害怕是不是也會多那麼一點點呢?難道這樣,你們就是愛爸爸多過媽媽嗎?不是這樣,對不對?你會發現,媽媽雖然嚴格,但是許多事情是爸爸代替不了的對嗎?

其實,在你們心裡,爸爸媽媽缺一不可,少了誰也不行。所以,爸爸媽媽對你和妹妹呀,也是這種感覺。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03 只站在自己立場看待問題,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用全域性觀看待事情,才能培養自己的大格局

女兒聽我說到這裡,心理有點不好意思了。

又問我:“媽媽,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嫉妒心理。”

媽媽:“是的,所以你有這樣的心理,媽媽是理解你的。”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戈爾丁說,人性有三層:

第一層,生物性,偏向惡;

第二層,社會性,善惡兼有;

第三層,精神性,偏向善。”

媽媽覺得這個解釋很全面。

你看,嫉妒心裡,人人都會有的,這是生物性。人有嫉妒心裡,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可羞恥的,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父母所有的美好寵愛給自己。其實不只是我們對父母的愛想要獨一份,有時候朋友的關係都會吃醋。這是在自己立場看待問題。

如果換位思考,站在妹妹的立場,你可能會想,那是我妹妹,也是我的親人,我也愛她,所以父母愛妹妹多一點,也沒關係。這種叫做包容。但心裡還是希望爸爸媽媽給你獨一份。所以這是社會性,善惡兼有。

你有了嫉妒心裡,來問媽媽,希望媽媽給你解惑。是因為你的內心希望自己是一個純善的人,嚮往這種美好。但自己又分不清這個界限,所以需要有一個人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這就是精神性的善。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什麼是格局?

就是能夠看清楚自己的嫉妒心,理解並接受這種心理;同時能夠看清楚妹妹的性格特點,也能夠理解和接受這樣的結果;還能夠看清父母的心理,並能夠理解父母看似不同的行為,卻是相同的心。就像我前面跟你說的那些。甚至還能把這種理解延伸到其他的人際關係裡。

這就是全方位看待一件事情,叫智慧。

擁有這樣的智慧,你就能夠平和又理智的去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全域性觀,小事積累多了,也可以發酵成大事。

媽媽問:“寶貝,現在懂什麼叫做格局了嗎?”

女兒說:“嗯,瞭解一點了。”

大女兒現在是初一學生。這個年齡都是許多爸爸媽媽頭疼的年齡,可是我們家女兒在青春期這個最美的年齡,和媽媽相處越來越親密。因為她說媽媽是她的解語花。她感覺太幸福了。

所以,孩子的大格局是父母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媽媽,我感覺你和爸爸更寵愛妹妹。”媽媽的回答決定女兒的格局

您覺得呢?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