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為什麼自律那麼難?《象與騎象人》用三個問題來解答

2021-04-10由 江蝶夢 發表于 母嬰

有段時間,市面上流傳一種說法,叫“自律使人幸福”。有人照著所謂的自律去行動,人生確實獲得巨大的改善。但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法做到,按照那種自律要求,他們反而更痛苦,生活陷入了崩潰,絲毫不會感到幸福。

為什麼有人能做到,而有人做不到呢?是不是說做不到自律的人有問題呢?使人幸福的真的是因為自律嗎?

我們聽了很多、學了很多,但是卻很尷尬的發現,我們懂得了無數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人到底該怎麼活?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獲得幸福呢?《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這本書融匯了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社會學、人類學等理論,將幫助我們尋找幸福與生命的意義。

本書的作者喬納森·海特,是美國著名思想家、積極心理學先鋒派的領袖之一。《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這本書出版後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推薦。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評價道,“要想理解幸福,從跟隨海特開始吧”。很多著名的心理學家,比如《選擇的悖論》作者巴里·施瓦茨,《直覺》作者戴維·邁爾斯,進化心理學的大咖戴維·巴斯等等都對該書大加讚揚。

書中用三個問題來解答:心理衝突是怎麼產生的?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以及為什麼愛和工作能讓人產生幸福感?

一、心理衝突是怎麼回事?

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其實是分裂的,它有兩套處理系統,一套是自動化處理系統,另一套是控制化處理系統。兩套系統不協調的時候,心理衝突就產生了。

心理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人類大部分心理活動都是自動發生的,根本不需要我們有意識的注意和控制。也就是說,自動化處理系統完全是無意識的狀態,有自己的執行規則。而控制化處理系統是有意識的、控制後的思考,也就是我們的理智。

就拿我們出門上班為例子,幾點出發,坐公共交通還是自己開車,這些是意識層面思考的事情,屬於控制化處理系統。不過我們出門之後做的很多事情都屬於自動化處理,並不需要思考,比如我們的呼吸,眨眼睛等等。

喬納森·海特就形象地將自動化處理系統比喻大象,將控制化處理系統比喻成騎象人。大象靠本能行事,騎象人靠理智行事。而兩個系統之間的關係也如大象和騎象人的關係一樣。控制系統並不能決定自動化系統如何行事,只能引導。

而人騎大象的時候,也並不能操控大象的行為,他是被大象帶著走的。騎象人只能引導大象的方向,具體怎麼走,走得快還是慢,都是大象自己說了算。如果兩者合作不好,就會出現各種狀況,心理衝突就這麼產生了。

那為什麼自動化處理系統要比控制化處理系統的力量大呢?

因為,自動化處理系統形成要比控制化系統要早,越早形成的系統對人類行為影響越深。

大約6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進化出了大腦,大腦可以整合身體各部位傳來的資訊,迅速自動對環境做出反應。也就是說,6億年前,生物就發展出來了自動化處理系統。

等到300萬年前的時候,生物的自動化處理系統已經進化得非常完善。比如鳥類擁有依靠星星來定位的飛行能力,這就是自動化系統在執行。

而控制化系統出現的時間非常晚,也只有人類發展出了控制系統。它的出現是源自語言的誕生。語言能力是什麼時候誕生的,現在誰也不知道,目前主流的看法認為語言出現在200萬年前。擁有了語言,人類才能進行規劃,衡量利弊得失,分析過往成敗。

不過,不管語言是不是200萬年前誕生的,相比自動化處理系統,控制化處理系統出現得都非常晚。自動化處理系統對人類的影響早已深入骨子裡。

二、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

人的痛苦和三個因素有關:

情感啟動效應、負面偏好和遺傳基因。

1、情感啟動效應。

20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在做情感啟動實驗時發現,外界某些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東西卻能啟用人的情感。

比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廣告招牌,這個招牌上的某個詞看上去很普通,但會瞬間讓你感到喜歡或者不喜歡,這種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感覺你是不需要透過大腦來判斷的,身體自動就作出了反應。

或者說你無意中聽到路人說了一句話,那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那句話就會引發你的愉悅或者厭惡的情緒,甚至你自己都會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這種看上去毫不相關的聯結激活了人的情感,就被稱為情感啟動效應。

實際上那些聯結並不是沒有關聯的。大象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其實都是事先儲存著的,是本來就存在的。大象會隨時判斷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招牌上的詞或者路人的那句話。許多時候,招牌上的詞或者路人的話會讓大象聯想到曾經美好或者不好的回憶,就會引發喜歡或者不喜歡。

比如說,廣告招牌上寫著燒烤兩個字,如果你曾經在燒烤店享受過美好的時光,你也許會立即產生愉悅的感覺。但如果你在燒烤店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即使是很小時候的事情,你已經不記得了,但你看到燒烤兩個字,依然會產生厭惡的感覺。燒烤兩個字看上去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很快就會啟用你的大象的喜好。

由於大象無時不刻不在活動,你的情感也就總是會被啟用,那些不喜歡也很容易就會產生,痛苦於是也就隨時隨地會出現。

情感啟動效應會直接繞過你的大腦,不受理智控制,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影響你的人生。

2、負面偏好。

負面偏好的意思是,人們對壞事的反應遠遠強於對好事的反應。富蘭克林說過一句話:“一點點病痛,我們就能感覺到,而健康得活蹦亂跳,我們卻毫無知覺。”

人們在炒股或者賭博的時候,輸錢的痛苦要遠遠大於贏錢的快樂。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夫妻關係中,一句批評的話或者一個破壞行為造成的傷害,至少需要五個善意或者建設性的行為才能彌補。

在企業中,積極與消極的比例要大於3:1時,公司才能蓬勃發展。殺一個人造成的罪過,至少需要救25條人命才能抵得上。

總之,人類的心理對壞事的反應要比對好事的反應更快、更加強烈、更加持久,而且還會主動搜尋並回應威脅、侵犯和挫敗,很難強迫自己從好的角度看事情。

負面偏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一隻羚羊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忽略了一片草地,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反應與後果。但如果這隻羚羊忽略了附近的捕食者,那它就很容易一命嗚呼了,基因就會遭到淘汰。

因此,羚羊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保證對威脅的迅速及時反應。人類同樣如此,負面偏好其實就是為了適應環境發展出來的能力。

負面偏好是怎麼影響人的行為的呢?

人類大腦結構中有個叫杏仁核的東西,杏仁核專門處理和危險有關的資訊。眼睛和耳朵獲得的資訊,杏仁核會在大腦之前處理,一旦杏仁核發現威脅,就會立即下令身體啟動警戒。

舉個例子,你走在光線昏暗的陌生街道上,忽然聽到一陣兇惡的狗叫,你會不會立即感到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是身體因為恐懼作出的反應,這種反應只需要0。1秒的時間,但是大腦的反應卻需要1秒鐘。

杏仁核不僅啟動與危險有關的反應,還會改變我們的思考。它會把整個大腦都改變為逃跑傾向。比如你在昏暗的巷子裡聽到狗叫,雖然後來確認巷子裡沒有出現狗,但是你的腦子裡會想,“趕緊離開這個巷子”。恐懼被放大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冒犯過你,比如你在公司跟人吵了一架,之後你就會看對方一直不順眼,總覺得他在跟你過不去,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話,你也會感到對方在針對你。

這種負面偏好帶來的消極情緒,會讓你無法自拔,你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好事,當然也就不會幸福了。

3、遺傳基因。

一個人的個性特質,基因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人的悲觀可以說是天生的。科學家們透過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了這一現象。

雙胞胎有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分別。同卵雙胞胎擁有完全一樣的遺傳基因,而異卵雙胞胎只有一半基因相同。科學家們研究了很多同卵雙胞胎,尤其是那些出生後就被不同家庭撫養長大的雙胞胎。

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即使成長環境不同,但是他們在悲觀和樂觀方面都是一致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對情感的作用起碼佔到50-80%。

人們對腦波的研究也發現了基因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發現,大部分人的腦波活動是不對稱的,要麼左腦的腦波活躍,要麼右腦腦波活躍。

20世紀80年代,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發現,腦波不對稱現象和個人情緒傾向有關。左腦腦波比較活躍的人,心情往往比較愉快,不會一天到晚的害怕、焦慮,不會陷入沮喪情緒,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復原也比較快。

而腦波的活躍和先天有很大的關係,嬰兒時期就已經能看出來。同樣是10個月大的嬰兒,右腦比較活躍的嬰兒一離開媽媽就很容易哭鬧。這種特質會一直維持到成人。

右腦活躍的嬰兒到了幼兒階段,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焦慮不安,青少年時期會害怕社交活動,成人之後也很可能借助心理治療才能放鬆。也就是說是天生的悲觀者。

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痛苦似乎是無法避免的。這樣看來,要想幸福非常難啊。大象的力量這麼強大,騎象人要怎麼做才能讓大象開心呢?

三、為什麼愛和工作能讓人產生幸福感?

有人曾問弗洛伊德,“一個正常人應該怎麼做才能活得好”?弗洛伊德的答案是“愛與工作”。在弗洛伊德之前,托爾斯泰也說過,“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愛人,人就可以在這世上活得更精彩,我們要為所愛的人工作,也要熱愛自己的工作”。

愛和工作,這聽起來很雞湯,市面上很多雞湯文都在談要想幸福得學會愛和工作。不過雞湯文一般都只是講一個小故事,然後簡單得出一個結論,更多是洗腦式的灌輸,並不知道為什麼愛和工作會讓人幸福。喬納森·海特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進行了解釋。

1、愛。

1957年,心理學家哈里·哈洛和約翰·鮑比綜合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依戀理論。依戀理論認為依賴是一種特質,而且貫穿人的一生。也就是說人類從一出生就需要愛,直到死。

依戀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兒童出生後,就希望獲得母親的保護,母親的迴應提供了一種安全感,獲得安全感後,兒童就開始探索世界,一旦這種安全感下降了,兒童就會表現出驚慌,直到母親再次迴應,安撫。

在經過無數次的互動之後,母子之間建立了一種穩定的內在依戀關係。這種依戀關係從出生不久就建立起來,一直持續到死亡。也就是說依戀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依戀的物件從母親轉移到了朋友、伴侶身上。

所以兒童長大到8歲左右,就開始找朋友,而進入青春期之後,則開始想要戀愛,尋找伴侶。成年之後,如果我們有合適的朋友和伴侶,依戀需求就能滿足,就會產生幸福感。

2、工作。

這裡所說的工作並不侷限於你從事的職業,它的含義很廣,包括了全職的父母以及學生。

心理學家希斯贊特米哈伊發現,當人全心投入工作時,會進入一種忘我境界,獲得一種超越感官享受的愉悅感,他把這種愉悅感稱之為心流體驗。

這種忘我境界我們可以在現實中觀察到,比如音樂家演奏樂器,畫家畫畫,演說家發表演講,一群人一起唱歌跳舞等等。經常運動的人也會有過這種體驗,比如說跑步跑到一定程度,就會感覺越跑越輕鬆,身心充滿了愉悅。這種愉悅感都屬於心流體驗。

人們享受美食美色時,也會產生愉悅感,這是感官上的刺激,但這種愉悅感持續的時間很短,而且如果一直做,很容易就厭倦了,無法持續獲得愉悅感。而心流體驗則可以一直持續。

在心流狀態下,象與騎象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大象處於主導,一路順暢的往前跑,騎象人沉浸其中,搜尋問題和機會,協助象順利運作。

積極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於工作的態度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把工作當做差事,第二種是當職業,第三種是當事業。如果把工作當差事,單單為了賺錢才做這份工作,你就會很痛苦,上班的時候就會巴望著趕緊下班,週一就巴望著趕緊到週末。

如果你把工作當做職業,你會定下目標,盡全力追求這些目標。不過有時候,你也會想,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為了競爭而競爭。

如果你把工作當做事業,心態就完全不同了,你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在是在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即使沒有報酬你也會全心投入的工作。

那怎麼樣才能做到把工作當事業呢?除了心態上的調整之外,還需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讓自己的優勢和工作相符合。

如果工作和優勢不相符,那是很難將工作當成事業的。比如你的優勢是演講,讓你埋頭寫文案,恐怕就比較痛苦。當然了,你也會覺得找不到發揮優勢的工作,畢竟我們和工作的關係並不完全取決於自己,而是和行業有關。

這也沒關係,因為工作並不限於你的職業,你完全可以找一個可以發揮優勢的事情來做。比如你白天上班是為了賺錢,下班回家後,也可以找到發揮優勢的事情,比如有人會從做家務中獲得心流體驗,有人從養寵物中獲得心流體驗,有人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中獲得心流體驗。

雖然時間比較短,至少每天可以享受到心流狀態,享受片刻的幸福感。

心流狀態下,我們不僅充分展現了自己,也與整個世界聯結起來,這也是愛的具體體現。而這其實就是人生的意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