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2022-06-20由 家有小甜椒兒 發表于 母嬰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孩子長大以後,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夠透過自己的分析來解決問題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已經減弱了。

孩子的年齡越大,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就越小,因為孩子有了自主判斷能力。

孩子的年齡越小,對父母的依附性就越強,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就越大,這是一個事實。

沒有孩子“天生膽小”,孩子敏感膽子小,從帶娃方式找原因

“天生膽小”和“初生牛犢”不怕虎,正好形成對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不過這兩種說法後者更為科學。

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

但是的確有因為無知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

因為無知,所以無畏。

列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吧。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莎莎今年3歲了,2歲的時候,她經常帶她到我家玩,她給我的印象是是比較強勢的,跟“膽小”毫不沾邊。

她是那種很主動的孩子,她喜歡的玩具,她就一定要拿到。

可是半年不見,再見到她時,讓我很吃驚,那個強勢,笑眯眯喊“阿姨”的小寶寶不見了,一見到生人,她就躲到奶奶後邊,一不如意就開始大哭。

有一天從見到她到分開,只有20分鐘,她哭了三次。

奶奶說:“

這孩子膽子太小了,天生膽小

。”

如果之前不認識這個寶寶,她這樣說,我就信了,因為孩子看起來膽子太小了,總是怯生生躲到大人身後。

可是,半年之前,明明就不是這樣的。

孩子的前後變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帶娃的方式出了問題。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孩子是如何從一個衝到的寶寶變成一個怯生生的寶寶?

這半年來,莎莎主要是跟著奶奶玩,奶奶是那種非常小心謹慎的人,心高氣傲,很多寶寶她都瞧不上。莎莎跟別的小朋友玩耍,她不放心,生怕寶寶被人打了或者是吃虧。

也正是因為她這種小心,莎莎在小區裡沒有朋友,奶奶每次帶她下樓玩,一定是到沒人的地方玩滑板車,或者是打球。

長時間不跟別人接觸,孩子的性格就越變越孤僻,越來越怕生。

所以孩子天生膽小,是沒有的事情,家長的帶娃方式出了問題,才是應該受到重視的。

小區裡還有一個叫萱萱的寶寶,也是一個典型的。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萱萱最初是跟著奶奶,奶奶是四川人,不會講普通話,在小區裡跟誰也說不到一起,每次帶寶寶也是溜邊走,孩子怕生、膽怯,看人總是用一種非常無辜的表情。

後來媽媽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就辭掉了工作,自己帶娃,現如今萱萱已經完全變了一個孩子,在小區裡上跳下竄,成了最活躍的一個寶寶。

對於幼兒來說,

家長的帶娃方式太重要了,孩子的性格跟家長的帶娃方式有直接的關係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多帶娃社交,養娃最忌諱圈養

如果想要讓一個孩子膽怯、怕生,性格孤僻,很簡單,那就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不讓孩子跟外人接觸。

或者是帶孩子外出,也躲著陌生人遠點,總是讓孩子生活在自己固定的小圈子裡。

有人可能會說,孩子也會和人接觸啊,和親戚接觸,只是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

親戚和其他小朋友是不一樣的,

因為親戚也會以孩子為先,考慮到孩子的第一感受,孩子還是處處“以我為尊”,這跟把孩子放到一個大環境下,跟其他孩子接觸,是完全不一樣的

莎莎接觸最多的是她阿姨家的哥哥,跟哥哥在一起,她也很強勢,哥哥處處讓著她。

但是當她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別的小朋友不可能像哥哥一樣讓著她,她就會有受挫感。

孩子有受挫感,不要感到恐慌,就是要讓孩子有受挫感,孩子才會慢慢學會適應環境,才會慢慢學會與人相處。

孩子不能圈養,要讓孩子多跟小區裡其他的小朋友接觸,這樣孩子的心理才會慢慢變得強大起來。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對孩子,家長不要太緊張

家長的情緒會時刻影響到孩子,這一點家長一定要時刻記住。

舉個例子,一個走路還不太穩當的小朋友,被另外一個小男孩不小心給推倒了,奶奶的第一反應不是抱起孩子,而是檢視孩子是不是摔壞了,而是大罵小男孩,把小男孩罵得一臉懵逼,他才知道自己可能犯錯了。

聽到了小孩子嘶聲裂肺的哭,老人才想著趕緊把孩子抱起來,之後不是安撫孩子,而是抱著孩子找到小男孩的奶奶繼續大罵。

孩子越哭越兇,別的家長把老人勸好之後,安撫孩子,孩子的情緒才逐漸恢復。

別再說天生膽小了,就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孩子出問題找大人

家長的緊張情緒會感染到孩子,孩子在外玩耍,難免有個磕碰,或者是被其他的孩子不小心碰到,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家長首先要安撫孩子,然後再去了解過程,而不是先爆發情緒,用自己的壞情緒來感染孩子,讓孩子哭得更大聲。

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敏銳的,如果家長每次都很緊張,孩子是能夠嗅到這種氣息的,孩子每次在受到一點委屈的時候,就會用大哭來宣示不滿,久而久之,孩子的慾望在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也會採用這樣的方法來試圖讓家長屈服。

家長放寬心,多給孩子時間去接觸別人,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即便發生不愉快,也應該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盲目爆發情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