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2022-05-31由 優加青少英語 發表于 母嬰

去年底,美國本科早申階段頂尖名校放榜,這一全球最有代表性的錄取過程,吸引著關注國際教育的中國家庭和學子的目光,也讓海外留學一次次成為熱門字眼。

在公佈的名單當中,8所“藤校”總共錄取了188名中國學生,面對這些成功拿到offer的學生,很多都有著這樣的一個評價:

都是實力超強的多面手,充分代表了新一代青年旺盛的求知慾、好奇心和同理心。

可能很多家長對求知慾和好奇心相對了解,但同理心卻是比較陌生。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同理心就是俗話說的能夠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走進對方的內心,傾聽對方的聲音,不管彼此有什麼樣的政治、宗教、文化差異都能理解對方,能夠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擁有同理心是高情商的表現,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將其列為情商的五大關鍵能力之一。

現實生活中,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強調的也是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擁有同理心,以不同的心態、習慣去處理同一件事情,就會展現不同的人生版本。

1

同理心將會讓一個孩子擁有巨大的能量。美國一個5歲的小女孩凱瑟琳看到了一部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孩子因為瘧疾而死亡。凱瑟琳蜷縮在沙發裡,板著手指數數:一、二、三……三十,當她數到三十時,一臉驚恐的對媽媽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我該怎麼幫助他們呢?”

凱瑟琳和媽媽透過上網查詢了非洲瘧疾的相關資料——非洲孩子因為沒錢買蚊帳而不能夠防止瘧疾。幾天後,凱瑟琳媽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凱瑟琳沒有交點心費。晚上媽媽問凱瑟琳錢去了哪裡?凱瑟琳說:“媽媽,如果我在學校不吃點心,平常不吃零食,也不再買芭比娃娃,這樣夠不夠買一頂蚊帳呢?”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媽媽帶著她去超市,花10美元買了一頂大帳篷,足夠4個孩子使用。她們找到了一個“Nothing But Nets只要帳篷”協會,凱瑟琳親手把帳篷送了過去,一週後她收到了“只要帳篷”協會的感謝信, 自那以後,凱瑟琳求媽媽帶她去跳蚤市場,把自己的舊書、舊玩具、舊衣服拿來賣,賣了錢去買帳篷。

為了實現女兒救助非洲兒童的夢想,凱瑟琳一家人全體總動員,協助凱瑟琳賣舊物,製作海報和獎狀,號召鄰居一起貢獻愛心。並且凱瑟琳還受邀到教堂演講,她還給貝克漢姆、比爾蓋茨等世界精英寫信,希望他們能伸出援手,幫助非洲兒童……

一個僅僅5歲的孩子就能夠擁有這樣的同理心,能夠深深地感受到非洲孩子的疾苦並做出行動。

蘋果CEO庫克曾經說過,

我不擔心人工智慧跟人一樣有思維,而擔心人類變得像電腦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同理心,科技需要人性的光輝。

2

1923年的冬天,沈從文從江西老家來到北京,做了一名北漂。那時,沈從文住在北京的湖南會館裡,沒有棉衣,沒有火爐,就用被子裹著身體坐在桌旁寫作。但是他寫出來投稿,沒有一家刊物肯登,他投奔親戚,也只能混一頓飯,還要忍受幾個表兄的冷眼。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窮困潦倒的沈從文,在瀕臨絕境的時候,嘗試著給作家郁達夫寫了一封求助信。那時的郁達夫,處境也很尷尬。他精心創辦的雜誌被停刊,為了生計,在大學裡教著他不願意教的會計學。

當收到沈從文的信件時,他決定去看看他。那天,下著大雪,郁達夫按照地址找過去的時候。沈從文正裹著棉被在床上寫小說。屋子裡沒有生火,冷得像冰窖,沈從文凍得直髮抖。那時,他已經三天沒有吃到任何東西了。

郁達夫頓時內心酸澀,半晌無語。立馬把他拉到館子裡吃了頓飯,然後拿出五塊錢付賬,付完帳,又把剩下的錢交給沈從文。告別時,又把自己身上的羊絨大衣披到沈從文身上。

一回到住處,沈從文趴在桌子上大哭。這件事,沈從文記了一輩子。再後來,經由郁達夫的推薦,沈從文開始在報紙副刊上頻頻發表文章,直到他寫出了《邊城》。

多年後,郁達夫說:平素不認識的可憐朋友,或是寫信來,或是親自上我這裡來的,很多很多。我因為想報答兩位也是我素不認識而對於我卻有十二分的同情過的朋友的厚恩起見,總盡我的力量幫助他們。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郁達夫也曾是一名苦苦追夢的文學青年,在寫作中也曾忍受著寂寞和貧寒的侵蝕。正因如此,他看到寒室內餓了三天仍在奮力寫作的沈從文,內心先是震撼,繼而被喚起了強烈的同理心。

而他的同理心,不僅讓自己寫出了大量飽含悲憫的作品,也提攜了無數的青年寫作者,為當時的文壇,注入了新的血液。

3

何為同理心,就是一個人能夠感知和理解他人處境的能力。

丹尼爾.戈爾曼曾在《哈佛商業評論》中說到:

認知同理心,即理解他人處境的能力;

情緒同理心,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

同理心關懷,即明白他人需求的能力。

同理心,是一種直達內心的溫暖力量。

具備同理心的人,才能更加包容,更加理解,更加開放,更加融洽。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做一個善於理解他人,善於社交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優小加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

當孩子表現出關心他人、體貼他人的行為時,家長要及時讚美孩子,鼓勵孩子的利他行為。當孩子表現出幫助他人的行為時,家長要讚許這樣的行為,並支援孩子去做,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喜歡去幫助他人,慢慢地就會養成同理心。

在繪本或電影中習得共情

同理心的培養,認識情緒是第一步,而後的共情才是最重要的。當孩子觀察並瞭解到他人的情緒是憤怒、開心還是難過之後,才能夠體察入微、感同身受,做到真正的接納情緒。

可以說,繪本和電影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絕佳素材。平常家長陪著孩子,藉助電影,繪本或遊戲,可以經常問孩子:“你覺得這樣做的話,他會有什麼感覺”或者“如果是你,你會有什麼感覺?”,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鼓勵孩子關注別人的想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比如,在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也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別的小朋友是不是更需要這個東西?”“如果你自己玩這個時間太長了,其他等待的小朋友會不會很著急?”同時鼓勵孩子主動為其他小朋友提供方便,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當小朋友之間出現衝突時,也是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的好契機。比如,孩子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問孩子:如果你的玩具被搶了,你會有什麼感覺?等等。

同理心,根植於孩子內心深處的修養!

拿破崙 希爾曾說:

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思考問題,並能切實幫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培養一個有同理心的孩子,就是培養一個懂得尊重別人,善於理解別人,能體諒和關心別人,能為世界帶來溫暖的善良的孩子。

有同理心的孩子,也是一個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會更精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