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寶寶出生後,家長做這件事,娃更聰明!新生兒智慧開發和訓練方法

2021-04-20由 嬰幼兒育兒知識 發表于 母嬰

新生兒感知覺訓練很重要

新生兒是從感知覺開始認識周圍環境並和外界取得聯絡的,感知覺能力發展得越充分,記憶儲存的知識經驗就越豐富,思維和想象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也就越大。因此,從嬰兒出生之日起,父母就應該透過多種手段促進嬰兒感知覺的發展,積極引導嬰兒透過感知覺認識和探索周圍的世界。

寶寶出生後,家長做這件事,娃更聰明!新生兒智慧開發和訓練方法

寶寶出生第一年是感知覺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嬰兒從一出生就表現出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動覺多方面的感知覺能力,適當的早期刺激是鍛鍊各種感官和促使大腦發育最重要的基礎。不同的感知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也各不相同。例如,聽覺的發展從胎兒時期就開始了;0~6個月是嬰兒視覺發育的敏感期;觸覺發育的敏感期則在0~2歲;3歲左右是方位知覺發育的敏感期;2。5~3歲是大小知覺發展的敏感期;時間知覺的敏感期會更晚一些,大概在7歲;而觀察力則是更高階的感知覺形態,在各項感知覺陸續發育的基礎上,3~6歲將迎來觀察力發展的敏感期。發展嬰兒的感知覺要注意抓住不同感知覺發育的敏感期。

嬰兒不僅有視覺、聽覺、觸覺,而且能對不同的感知覺進行整合。父母一定要注重嬰兒感知覺的全面發展而不能只刺激單一的感覺。

促進新生兒的聽覺發育

有些父母總怕聲音大了會嚇著新生兒,因此走路、說話、做事都儘可能不發出聲音,讓新生兒生活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裡。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不利於新生兒的聽覺發育。父母應該給新生兒一個有聲的環境,家人的正常活動產生的各種聲音,如走路聲、關開門聲、水聲、涮洗聲、掃地聲、說話聲等;室外也能傳來許多聲音,如車聲、人聲等,這些聲音會刺激新生兒的聽覺,促進其聽覺發育。

除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聲音外,還可人為地給新生兒創造一個有聲的世界,如買些有聲響的玩具——撥浪鼓、八音盒、會叫的鴨子等。媽媽抱新生兒時最好採用左手抱的姿勢,讓新生兒儘量靠近媽媽的心臟,以便清晰地聽到媽媽的心跳聲,這是他最愛聽並熟悉的聲音。

促進新生兒的視覺發育

讓新生兒接觸自然的光線變化。有些家長怕房間裡光線太強影響新生兒睡覺,總是拉著窗簾,不敢開燈,把新生兒放在一個相對暗的環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光線太暗不利於新生兒的視覺發育。應該讓新生兒在自然的環境中感覺天黑、天亮,這樣會刺激新生兒眼睛的感光性,促進視覺發育。

剛出生時,新生兒不知道如何協調轉動自己的眼球,眼球轉動起來可能有點兒對視或者漫無方向。不過,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夠兩眼持續地注視一個移動的玩具或物品了。將色彩鮮豔帶響聲的玩具放在距離新生兒眼睛25釐米處,邊搖邊緩慢移動,吸引新生兒的視線隨著玩具和響聲移動;坐在新生兒對面,一邊喊他的小名一邊移動大人的臉,讓新生兒注視大人的臉並隨之移動;在距新生兒眼睛15釐米~20釐米處慢慢抖動紅球,以引起新生兒的注意,再慢慢移動紅球讓新生兒追視,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訓練新生兒的視覺能力,還有助於提高新生兒的注意能力。

促進新生兒的觸覺發育

人的觸覺器官最大,全身面板都有靈敏的觸覺。實際上胎兒在子宮裡已有觸覺,習慣於被緊緊包裹在子宮內的胎兒,出生後喜歡緊貼著身體的溫暖環境。我國有包裹新生兒的習慣,如果將新生兒包裹好(不是指捆綁很緊的蠟燭包)可以使他睡得安穩,減少驚跳。當媽媽懷抱新生兒時,他喜歡緊貼著媽媽的身體,依偎著媽媽。對新生兒的輕柔愛撫不僅僅是面板間的接觸,更是一種愛的傳遞。若新生兒在這個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撫和溫暖,就很難對他人產生信任感,日後可能形成冷漠、缺乏安全感等性格問題。因此,爸爸媽媽應儘可能多地愛撫新生兒,這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

媽媽在給新生兒餵奶的時候可以用一隻手托住新生兒,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按摩新生兒的小手指,或者把媽媽的手指放入新生兒的手掌心裡,讓新生兒緊緊地握住。這樣可以刺激新生兒的神經末梢,有助於新生兒的大腦發育及提高手指靈活度。同時,也可以增進母子感情,讓新生兒獲得安全感。

看黑白圖案

將15釐米×20釐米大小的黑白相間的同心圓掛圖,放在新生兒床欄右側離眼睛約20釐米處,讓新生兒覺醒時觀看。四五天後換黑白相間的波浪掛圖,再過四五天換成棋盤形的黑白格掛圖。最後把3幅畫像分別掛在牆壁上,經常抱新生兒巡迴觀看。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更多母嬰護理乾貨知識盡在公眾號:母嬰護理之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