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心理學家: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嚇唬他就夠了

2022-02-26由 CC爸媽 發表于 母嬰

最近收到一則留言:

C媽,我的孩子今年6歲了,因為我和老公是40多歲才有的孩子,也不瞞你說,確實養得也比較謹慎,對孩子有點寵,我們也希望跟孩子保持親密親子關係,所以好多事兒不願直接批評他,這會顯得我們不通人情,然後我們就發現「嚇唬」很好用!

“碰小動物會被咬掉手指,摸髒東西生病了要打針,亂跑會被壞人抓走、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了等等……”一嚇唬,孩子就聽話了。

孩子小時候很活潑可愛的,但現在我發現他性格非常膽小謹慎,也越來越黏我們,不願意自己獨立做任何事情,總是說不敢、我怕。

真的,已經到了影響生活的程度,不敢一個人上廁所、睡覺,不敢碰任何陌生的東西。

怎麼給他解釋、給他鼓勵都不嘗試!

我懷疑,是跟老嚇唬他有關嗎?

看完這條留言我心裡非常不是滋味,我太明白一個內心充滿恐懼的孩子有多難了。

同為父母,我也理解那種想要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一丁點傷、冒一丁點險的心情。

但我也十分想說,

不要低估童年時期父母語言的影響力

你覺得無所謂的嚇唬,也許就讓孩子終身都活在了大人制造的恐懼中。

心理學家: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嚇唬他就夠了

為什麼大人們都喜歡說嚇孩子的話呢?

因為實在是太管用了,不打不罵,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

不吼不叫,就能讓孩子停止不良行為。

所以一旦搞不定孩子、或者孩子行為讓我們焦慮時,我們就會不自覺用“恐懼”去管教。

恐懼對孩子來說到底有多可怕?

01

扼殺孩子嘗試的勇氣

心理學研究表明,很多人對

某些事物的抗拒與恐懼

做事風格的猶豫與躊躇,

大多源於小時候被嚇唬的經歷。

“不要拿水杯,會摔碎的”

“不要爬太高,摔下來就完了”

我們習慣

用嚴重的後果去嚇退孩子的行為。

就算嚇唬不成功,在孩子依舊嘗試並吃了“苦頭”後,嚇唬的家長也不忘補刀:

“看水杯碎了吧,我就說你不要碰”

“叫你不要爬那麼高,摔了吧”

慢慢的,孩子開始聽你話,不再亂動桌上的東西,不再登高爬遠,對一些陌生的、潛在的危險也敬而遠之。

可是,孩子摔一下確實會痛,但這種痛只會持續很短時間,而我們植於孩子內心的

恐懼、無能

的感覺卻會很長遠。

一個被嚇唬慣了的孩子,總是被 “未知的恐懼”緊緊包圍,習慣性地放大事情的嚴重後果。

在父母的這種暗示下,他慢慢的就會形成

“外界充滿危險,我沒能力保護自己”

“那些事情超出我年齡/能力/認識範圍,我沒能力完成”

的認知。

這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具毀滅性的。

最終孩子將變得怯懦、膽小、畏首畏尾,不願意獨立,也開始過度地依賴父母,凡事不敢、也不願自己去嘗試。

有次活動,觀察孩子們在家父母陪伴下上線上美術的學習效果,我卻意外的發現:

那些勇於嘗試的孩子,會因為沒有老師從旁監督,大膽發揮各種想法,這樣畫畫、那樣畫畫;

被唬大的孩子,即便沒有老師監督,也會一直猶豫地問:媽媽,我這筆畫這兒行嗎?媽媽,這樣對嗎?

從小被嚇唬:“你不聽我話,就會有災難性結局”,對未知失敗的過分擔憂,已經成了孩子人生的底色~

未來,當遇到時代新機遇、行業新機會時,有些人就會先試試再說;被嚇的孩子則會被

莫須有的恐懼感

縛住手腳,不敢輕易嘗試。

02

毀掉孩子的安全感

“不要端水杯,你會摔碎的,把你手扎流血。”

“快睡覺,再不睡就讓大灰狼把你叼走。”

雖然,大人們的出發點是好的,無非就是想透過“嚇唬”孩子,讓孩子去怕這件事,從而遠離我們認為危險的、不好的東西。

這樣養育起孩子來更省心,孩子的成長「看起來」也更安全。

但嚇唬不等於保護,更不等於教育。

或許這種“威脅”、“恐嚇”的方式對孩子很管用,孩子暫時安靜了,乖巧了,但它是以犧牲孩子的安全感為代價的。

就算長大了,知道這些都是莫須有的東西,內心的恐懼卻依然在。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節目中,藝人金瀚就表示,自己晚上因害怕整晚都睡不著。

這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為了讓他早回家,總是嚇唬他“小朋友如果回家太晚,地下室就會跳出一個紅眼睛的娃娃”。

心理學家: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嚇唬他就夠了

自此紅眼睛的娃娃,成了金瀚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扼殺了他無數個本應美好的夜晚。

童年的事件可能會忘記,但感受不會消失。

那些恐懼、害怕的感覺會根植在孩子的身體中隨時被喚醒,成為孩子

一生都需要克服的陰影。

而一個對生存環境都充滿恐懼和焦慮的孩子,又如何身心健康的長大呢?

03

讓愛成為條件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

“再煩人,我就不帶你出去玩了,我跟爸爸出去,你自己在家吧!”

在所有嚇唬中,

“我不要你了”

這句話對孩子殺傷力最大。

大人總是天真的以為說說而已,“孩子不傻,又不當真的”。

但遺憾的是,多數我們嚇唬孩子的話,他們都是當真的。

因為越小的孩子生存能力越弱,也就越依賴成人的保護,從而越容易被成人的恐嚇和危險的力量控制。

想想我們小時候就知道啊,我們真的沒有一次是透過長輩們的玩笑或是嚇唬而理解他們背後的關心的。

孩子們能接受到的只是語言表面傳達的意思,僅此而已。

每一次“我不要你了”都是在孩子心裡紮下的軟刀子,

用拋棄作暗示,用監護人的愛來脅迫孩子就範。

殊不知。

這種“愛的撤回”對孩子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這種隨時可能被拋棄的感受,迫使孩子妥協,也讓孩子認為“所有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我必須表現好,別人才會愛我、認可我。而一個表現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

很容易形成取悅型人格,將他人的認可高於自我需求,不斷將自我的價值放低、再放低,終日活在別人的眼光中。

心理學家: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嚇唬他就夠了

不嚇不唬,我們該怎麼做?

01

分清危險的型別

做了媽媽後,才能明白孩子平安長大有多難,一個看不住,孩子就有可能受傷。

但要明白,

我們用恐懼阻止,並不能真正的保護孩子。

當孩子想要嘗試一件具有危險的事情時,我們不妨先在心裡判斷一下:

這件事是絕對危險的,絕對不能做的,比如用手指扣插座,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等。

還是有點危險,但在父母的保護和指導下可以做的,如使用剪刀、刀具、尖銳工具等。

或是在孩子現有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下,暫時做不到。如開火做飯,修理家電等。

當想清楚這個問題後,我想大部分事情都會有答案了。

1、只有在絕對危險的事情上,才要堅定的和孩子說“NO”,即使孩子哭鬧也要堅定NO!

2、可嘗試的,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比如DD現在這個階段就總是對刀子、剪子特別感興趣,奶奶一見就會緊張地喊“別碰,你拿刀就切手了,就流血了啊”。

我在的話,都會告訴他“可以試試,但要保證手握著刀柄不能碰刀刃,且不能拿著它走動”。

說完我還會慢速演示幾遍水果刀切水果的動作,然後給他一個不太鋒利的玩具刀試試:

心理學家: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嚇唬他就夠了

3、能力還達不到的,可以讓孩子做小助理,比如家長修理家電,讓小傢伙幫忙遞工具。

或者用相對安全的事情替換原本危險的事情,比如買角色扮演的玩具等。

02

拒絕也可以變得有愛

在微博上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男孩假裝超人在樓梯扶手上跳來跳去,爸爸有點生氣地說“停下來,這樣很危險”。

小男孩一臉不服氣“超人才不怕死呢”。

除了揍一頓感覺無從下手對不對?

這位爸爸聽完先愣了一下,隨即蹲下來告訴他“英雄是不會將性命斷送在玩樂上的,真正的英雄只有在保護重要的人時才會豁出性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比起“再跳,小心摔死你”,上面這位爸爸的話顯然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在愛與理解中感受到被重視,也就願意聽你的話。

所以,改變嚇唬,只需要我們多想一步,到底怎麼表述孩子更易接受。

心理學家:如何徹底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嚇唬他就夠了

嚇唬的最後總是利大於弊,如果嚇唬管用了,那就說明孩子害怕了,在孩子心裡埋下恐懼的種子。

如果嚇唬不管用,也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的話語失去信任,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嘗試。

所以,

不要被嚇唬的效果矇蔽雙眼。

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生活在“愛”,而不是恐懼中,是讓孩子在陽光下成長,而不是在陰影中惶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