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2022-01-06由 書研聊育兒 發表于 母嬰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海靈格說:

“當母親懷胎十月,冒著生命危險把孩子帶到這世界,她已經完成了任務。拉著孩子的手帶他去看世界,與外界連線的任務是爸爸的”。

今天,在看到海靈格的這段話後,又想起自己的一些經歷,引發了我對家庭育兒的一個新思考。

對家庭教育的新思考

這個新思考是,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等美好的內在品質。

沒有爸爸參與的家庭教育,當孩子在面對外部世界或者遭遇困難挫折時,會形成退卻與無助的思維模式。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關於這一點,我個人深有體會。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認為自己的童年很幸福。

沒有同齡人被爸媽管得密不透風的煩惱,也沒有同齡人向爸媽要不到錢花的憂愁,每天就是沐浴在愛與自由的氛圍裡。

爸媽從未大聲地訓斥過我,更別說打罵了,我一直都活得無拘無束,很自由,也很隨性。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而踏上成長之路,我可能依舊會覺得自己很幸福。

可當我在探索自我的成長時,我發現,在這些顯性的幸福之下,我還有著看不見的“冰山”以下的巨大缺失。

這份缺失,就是來自爸爸的陪伴。我當然知道爸爸是愛我的,深藏在心的那種愛。

可是,爸爸在我整個童年的缺席,還是造成了我某些內在品質的缺失。

在我的印象裡,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一年到頭見不到幾回。

爸爸長年在外掙錢,童年記憶中最清晰的就是爸爸回到家的日子常牽著我的手去鄰居家玩,常抱我坐在他的大腿上,這樣的場景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溫暖,有爸爸在家的日子就是開心啊!

可這樣開心的日子竟是那樣短暫,短暫到我都來不及細細體會,爸爸就已經離開了我。

爸爸離開後我才懂得理解爸爸,也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不自覺地害怕和迴避矛盾的發生,會有些膽小,有些不勇敢?

這可能就是童年缺失爸爸陪伴的人都會有的一個外在表現吧!這樣的一個外在表現,當我去細思我家人的性格時,原來我的家人們也有。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缺失了爸爸陪伴的童年,孩子的成長會不完整

一個很深刻的體悟就是,爸爸在孩子童年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失勇敢和自信,因為爸爸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徵。

生活中,我常有的一個自動模式就是,當一件或者許多件不好的事情襲來,當我那麼努力,事情卻依舊不如我期望中的改變時,

我內心就會出現想要放棄的想法,我就會覺得洩氣,心情瞬間跌落谷底,然後就是不可控的使性子,鬧不愉快,(對孩子或者老公發脾氣)然後再好起來。

最後,進入到一個迴圈裡,如此週而復始。

這樣的迴圈就像一個習得性無助模式,讓我在不自知中內耗,無論怎樣都掙脫不出那個消極的閉環。

曾在心理諮詢師羅近月的《生活需要幸福力》一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曾經的你被如何對待,其實你永遠都沒有忘記,也永遠不會忘記。如果你看起來已經忘記了,那只是你換了另一種方式在記住他”。

正如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幸福,認為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完全沒有受過傷害,但其實,那些被父母忽視的真實感受都藏進了自己的潛意識裡。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以前,我從不相信什麼“內在小孩”,但現在我相信了。因為沒有父母是完美的,也從來不會有完美的父母,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留有原生家庭的傷害。

挖掘自己潛意識裡留有的傷害,並不是說要去責怪原生家庭,責怪爸媽,而是

為了療愈自我,為成長掃清障礙,然後避免再對孩子造成傷害。

我現在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黑洞”,那麼我會義無反顧地去打破它、修復它,更會避免帶給孩子。

《教練型父母》一書裡有言:

“愛孩子就在他最需要你、最離不開你的時候陪伴他。讓他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這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時效性的,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而孩子的童年也是一樣,短短12年,過了就長大了。

如果父母缺席了孩子的童年陪伴,尤其是爸爸,不僅父子父女間的情感會淡泊,還會讓孩子缺乏勇敢與自信。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寫在最後

《以心養心》一書中有言:

“在一個家庭裡,父親賦予了這個家庭的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靈魂,由母親慢慢透過自己的情緒,透過每一頓飯一點一點地給孩子塑造”。

父親是一個家庭裡的“魂”,父親對孩子陪伴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母親。

家庭教育新思考: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會讓孩子缺少勇敢和自信

真心希望所有的爸爸們,在工作之餘能夠

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孩子的生活

,因為你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