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2021-11-23由 你本善良 發表于 母嬰

【免責宣告】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一、在個別治療中的應用

繪畫提供給治療師一個與來訪者進行溝通的更為便捷的方式,是協助來訪者進行自我表達的工具,使來訪者得以創造性地描述自己的感覺、衝突和期望;更重要的是繪畫也提供了快捷進入治療的機會。來訪者不僅可以透過繪畫來進行情感的宣洩和梳理,還可經由治療師的鼓勵和協助解決衝突、自我成長,並且繪畫還提供給他們改變的舞臺。在繪畫療法中,治療師的主要功能是一個促進者的角色,協助來訪者探索和發現自我已擁有解決衝突的能力。如果將來訪者在心理治療中的改變比喻成化學反應的話,治療師與來訪者良好的治療關係、來訪者自己的繪畫作品就如同催化劑一樣,加速了心理治療中這個改變的程序。

心理治療中一個重要階段就是解決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視為解決潛意識衝突與抑制感受的過程,讓來訪者洞察到自己不適當的行為,並引發他們較適應和滿意的經驗。下面這個例子就是“解決過程”的例子。

圖16-29是四川5。12地震災區一位12歲五年級女孩在震後第十天,在心理輔導老師的要求下自由繪畫的。她說,向日葵是自己和同學;右側是蝴蝶媽媽、左邊是蝴蝶孩子,媽媽沒能在她的身邊;小甲蟲被困在石頭下面,好黑好冷好害怕;受驚的小鳥想要逃往安全的地方……對精神上有創傷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有著豐富經驗的斯蒂爾曾說過:“你(心理醫生)在繪畫過程中的作用是鼓勵兒童畫出自己的經驗,講出自己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會感到他從自己的恐懼中走出來了,會給你一幅更好的圖畫,告訴你他們眼裡的恐懼是什麼。這是一個內部控制感和能力更新的過程。只要你對兒童畫表現出好奇和探究,你就能使兒童消除可怕的感覺,並用積極愉快的記憶去替換那些可怕的記憶。”因此,心理輔導老師先是靜靜地傾聽著她敘說著她的恐懼和焦慮,並給她無聲的情感支援;待她平靜下來後鼓勵她再畫一幅。對於這些兒童來說,再次繪畫其實就是災難過後一種簡單的、對無法抗拒的環境進行象徵性控制並建立內部安全感的有效方法。在心理輔導老師的協助下,女孩又畫了第二幅(圖16-30)。這時向日葵變成了四棵,是爸爸、媽媽、姐姐和自己。因為和家人在一起,內心有了安全感,葵花上的顏色由黑色變成暖色的淺紫色。她說,蝴蝶媽媽和小蝴蝶在一起,媽媽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她們安全了;小甲蟲的朋友來救它,它們到了安全的地方(右側);現在我們一家人也在一起了。因為繪畫、因為老師的和藹、因為老師的傾聽與支援,使她內心有了安全感,她有了自我成長的力量。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29第一幅畫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0第二幅畫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女研究生的故事。秀秀是一個文靜的碩士一年級的新生。新的學校、新的室友讓22歲的她有些無法適應而走進學校心理諮詢室。諮詢師瞭解到她目前學習狀況良好,父母務農,下有弟弟、妹妹,家庭和睦。簡單的交流後,諮詢師請她畫一幅自畫像,見圖16-31。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1秀秀的自畫像

看著自己的畫,秀秀說:“這是現在的自己。我畫得很醜的。”

她接著說,畫的是一隻小企鵝,不會畫,所以重新畫了個燕尾服,下面是腳,周圍是冰天雪地。以前做過一個自畫像,但那畫的是太陽。自己比較喜歡企鵝。今天畫這個可能跟心情也有關係,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感覺周圍的環境與以前相差很大。覺得企鵝胖乎乎,可以儲存很多脂肪對抗寒冷。可能覺得自己一直在尋找能量對抗周圍的寒冷吧。

諮詢師問:“秀秀,看到這個站在冰天雪地的企鵝,你有什麼感覺?”

秀秀看了一會兒畫,沉默了片刻便開始流眼淚。她哽咽了一下,說最近老是困擾自己的一個事情就是寢室關係,四個不同專業的女孩子住在一個寢室,上個星期還發生了很尖銳的爭吵,兩個室友吵了一個小時,所以覺得每次回寢室都是回到一個很寒冷的地方。她從別的城市考過來,新的城市、新的學校、新的寢室,都讓她有些適應不了,她特別喜歡跟她的同班同學待在一起。

秀秀說:“企鵝給別人感覺好像很溫暖,但我覺得企鵝只能自己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冰冷。所以企鵝的衣服像個大斗篷一樣的,而且沒有看到手。”

諮詢師:“企鵝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是極能抗寒的動物,你選擇了用它來代表你,說明你對自己‘對抗寒冷’的能力還是蠻有信心的,還特別去掉了那個小小企鵝,而用那個大企鵝來代表自己。你為自己添了大斗篷,可以保暖,同時也包住了你的手。”

秀秀一直在哭,聽完諮詢師的話,若有所思但是也沒說什麼。考慮到她是一個領悟能力較強的人,也要給她反思的時間,所以治療師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告訴她如果需要可以下週再來。

第二週,當笑容滿面的秀秀如約來到諮詢室時,諮詢師幾乎都認不出曾經佈滿陰雲、愁眉不展的她了。一見面她便說,老師,我感到好多了。

諮詢師請她畫了第二幅畫——一幅自由畫,見圖16-32。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2秀秀的自由畫

秀秀說,畫的是冬天,有荷花,有彩虹。後面是一棵樹,深秋了,想到家那邊的樹葉會變得很斑斕,所以畫了五彩的葉子。突然想到了音樂,就畫了幾個小音符。希望自己有信念求知,有活力,即使在這樣的冬天也充滿力量。手裡拿的是一本書、一把傘。

相比上次繪畫秀秀只使用了黑色,這幅畫裡的顏色就豐富多了,天空中出現了象徵重新燃起希望的彩虹,太陽再度返照大地;五彩樹和跳躍的音符是她逐漸快樂起來的心情;醒目的紅舞鞋是她有信心或已經有行動的表示;如果手裡的傘大一些,能夠聚集更多的能量,保護自己的力量就會更強大一些,臉上的表情將會更加燦爛。冬天就要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當看到秀秀的新畫時,諮詢師只是提供了上述有限的解釋,因為重點是讓來訪者自我發展。聽完諮詢師的解讀,秀秀恍然領悟,她說,沒有第二幅畫我還真不明白為什麼這周心情快樂了許多,因為我在改變、在行動。現在我主動地和室友們交流,主動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寢室的氛圍好了許多。這把小傘也讓我明白我該怎麼做了……

總之,藉由繪畫,秀秀瞭解到自己無助的感覺以及與室友建立關係的困難,也瞭解到自己不適當的處理方式,雖然第二幅畫依然顯示出秀秀的一些焦慮和逃避,但她已經在改變了,這就意味著好的開始。

綜上,將繪畫治療運用到個人的心理諮詢和治療中,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來訪者發現自己的問題,增強他們的情感表達,並重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說,繪畫是以另一種無聲的語言協助來訪者開始自主的改變。

二、在家庭系統中的應用

在正常的家庭當中,存在著一種均衡的狀態,亦即家庭成員間有著清楚的界限,具有解決問題的彈性空間,有著清晰的溝通方式,沒有不當行為的增強因素;相反,失常的家庭則可見到家庭階層規範的破碎、無效的問題解決方式,以及相互回饋的缺乏。在家庭系統中運用繪畫治療就是藉由繪畫的進行,誘匯出隱喻性的家庭問題、增加自我的探究、增強溝通、改變家庭內的階層與關係、建立新功能等。由於使用的是不具威脅的繪畫方式來幫助情感的表達,可以得到更多的資訊,特別是成員之間存在溝通不良的家庭。家庭成員在講述自己的繪畫故事時,很容易促進家庭成員的參與,特別是可以協助某位特殊的家庭成員得以表達自己,讓家庭成員相互看到各自在家庭中的“地位”,相互瞭解各自無法表達的苦惱、需求,瞭解家庭問題的所在,並重新建立新的家庭互動模式。

在對家庭實施繪畫治療時,治療師應該在與家庭工作一段足夠的時間、可以辨認其中的象徵、互動模式之後,才可以進行繪畫的解釋工作。決不可以在開始,特別是還沒有建立與家庭之間的信任即進行解釋的工作,因為這樣可能過於草率或不準確,或可能觸怒這個家庭,而影響到以後的治療。

在繪畫式家庭治療時,最好請所有的家庭成員參加,交代工作目的及保證不會評論繪畫技巧,通常在90~120分鐘裡完成繪畫和“講故事”。當然,繪畫不一定被所有的家庭接受,或不被家庭成員中的某些人接受,可能有各種原因而不願意畫有關家庭的內容,比如缺乏安全感、對家庭生活具有消極情感、害怕洩露家庭秘密,也可能對目前家庭狀況很困惑或感到難堪。治療師必須尊重這個家庭。繪畫式家庭治療不適用於有所防衛的家庭。

下文便是一個繪畫治療運用到家庭系統中的例子。

(一)家庭背景

1。家庭成員情況

爸爸:警察,40歲,碩士,出生於農村家庭,性格比較嚴厲。

媽媽(葉子):護士,38歲,本科,出生於城市幹部家庭,性格柔弱。

兒子:12歲,小學六年級,性格倔強。

2。家庭關係

夫妻關係:缺乏溝通與交流。

父子關係:父親教育方式嚴厲,兒子對父親既恨又怕,關係對抗。

母子關係:母親對兒子溺愛,兒子則對母親有較多的行為和語言攻擊。

3。兒子的學校表現

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動手能力差。

做作業速度慢,學習成績差,厭學。

與同學關係處理不好,很喜歡“管閒事”。

(二)繪畫治療

葉子一家的故事源於她自己的求助。她因為兒子越來越難管教、學習成績越來越退步而走進諮詢室。諮詢師透過與葉子的第一次溝通發現,這個家庭的互動出現了問題。在諮詢結束時,諮詢師建議她全家人一起來做繪畫式家庭治療。於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週末,葉子拉著丈夫和孩子一起走進了諮詢室。

在簡單的寒暄之後,諮詢師介紹了繪畫的方法和要求,然後請葉子一家開始繪畫。全家人很配合,大家都畫得很認真。半個多小時結束了繪畫,隨後大家開始解讀自己的繪畫。

1。爸爸的畫

爸爸作為一家之主先談起了自己的自畫像,見圖16-33。他說,他希望的是笑口常開的狀態,也是對孩子的期望,但工作、家庭、孩子的壓力很大;現在並不希望孩子能到優秀,僅和別的孩子一樣就好。諮詢師問“什麼叫一樣”,爸爸面露難色,不知道要如何表達。爸爸說這麼多年來為家庭付出這麼多卻得不到需要的效果,他感覺到痛苦,經常失眠。其實爸爸的畫已將這種狀態展露無疑。稀少的頭髮,撐起的肩膀,可以想象爸爸身上揹負了多少壓力和責任,豎起的頭髮表示了他的憤怒,而上揚的嘴角還依然流露出對兒子深切的期望。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3爸爸的自畫像

從爸爸的自畫像來看,整篇的紅色就是爸爸這種憤怒情緒的表達。而人物上下比例的失調,也能感受到爸爸那顆在沉重壓力下滿腹的無奈、心痛和艱辛,細小的腿腳幾乎難以支撐他的身體,而爸爸刻意撐起的肩膀表達了他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爸爸的雙手是插在口袋裡的。一般情況下手不完整,可以表明繪畫的人在迴避某些問題。但從這個家庭來看,卻有不一樣的解釋。爸爸說他把手放在口袋裡是一種理想狀態,希望兒子可以看到這樣的狀態就自然地乖乖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要我像以前一樣打他。諮詢師明白了,原來把手放在口袋裡,是爸爸希望自己不要再打兒子,而且也已經在努力控制自己。

在第二幅繪畫(圖16-34)中,爸爸說,這是我們家庭的真實場景,一家人在一間小屋裡,我和兒子在下棋,媽媽在廚房做飯,這是我喜歡的狀態。只是我和兒子兩個人下棋總是很愉快地開始,不愉快地結束。爸爸還說,他覺得無論是玩耍還是學習都是可以學到東西的;在玩的時候,他總希望兒子能夠開動腦筋學到東西,以至於兒子在玩的過程中如果犯了低階錯誤,就會忍不住批評他。諮詢師詢問了孩子在與爸爸下棋時的感受,孩子說他覺得任何時候都是在學、學、學……不是玩,不想和爸爸下棋或是做其他遊戲。爸爸解釋說,自己只不過是在耐心地教兒子而已,並不是批評他,希望兒子在自己的教導下領會、成長。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4爸爸的屋-樹-人

諮詢師說:“你的房子門前有小徑,說明你還是很容易走近的一個人,但為什麼在家庭互動中會有這樣的局面出現呢?”畫中的兒子和媽媽是沒有表情的,而爸爸只畫了一雙睜得大大的眼睛。可是隻瞪大眼睛看,而不關注家人心中的感受,又怎會有輕鬆愉快的溝通和互動呢?在畫裡做飯的媽媽遠離了父子二人,表明她並沒有參與他們的活動。

房子右側的大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顯示爸爸在事業上有不錯的發展,但樹冠與樹幹之間卻被截斷了。諮詢師問:“爸爸是不是在事業上遇到瓶頸?”爸爸連連點頭。旁邊幾棵尖尖的小樹印證了爸爸的說法——他是個較真的人。這種個性特點可以幫助他在工作上有不錯的表現,也有可能成為發展的制約。而事業的瓶頸爸爸並沒有細說。屋頂上一排展翅的大雁表明了他對自由和個人發展的嚮往。

第三幅動態家庭圖(圖16-35)裡,爸爸在看書,兒子在寫作業,兩人相對而坐。但是卻是兩張分開的桌子。如上圖一樣,媽媽還是不和父子在一起,她背對大家。整個圖畫是咖啡色的。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5爸爸的動態家庭圖

爸爸很愛兒子,什麼時候都總希望把兒子拉在身邊,但分開的兩張桌子似乎意味著爸爸已經覺察到和兒子之間的這種“裂痕”。棕色的畫筆透出了爸爸對於這種狀態深深的焦慮。媽媽在另一個電腦桌前上網查資料。回顧上一幅屋-樹-人的畫,爸爸在畫門的時候畫了兩個把手,可見爸爸還是很希望能和妻子成雙成對的。但為何在兩副畫裡,妻子總是背對著他和兒子,而且總是離得遠遠的呢?

2。兒子的畫

兒子說這幅自畫像(圖16-36)畫的是他上幼兒園大班時的樣子,那個時候最開心了,可是後來爸爸總是沒有道理地打自己。兒子這一番簡單的敘述足以刺痛爸爸的心。在爸爸看來,他已經在循循善誘地教導孩子學習、做事,是在實在怒不可遏的狀態下才打孩子的,而在孩子這裡看來竟是毫無道理的打。

不難看到,爸爸對兒子一直滿懷期望,雖然逐漸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但目前仍是按照小學六年級兒童的標準來要求兒子的。但事實上,透過其他的測試,孩子現在的發展狀態是滯後的,正如他的自畫像一樣,他似乎還是一個停留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爸爸的“教導”對一個“大班的孩子”來說要求太高,他無法理解,所以兒子不明白爸爸為什麼總會“沒有理由”地打自己。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6兒子的自畫像

兒子的自畫像裡沒有脖子,而脖子更多象徵一種聯結——思想和行動的聯結,這種聯結能力正是兒子目前所欠缺的。孩子的眼睛畫得很空洞,沒有眼神,這樣的眼睛自然看不到爸爸的努力和進步,而留在他記憶裡的仍是昔日捱打的委屈。

對於這個孩子,爸爸確實還需要有更多的耐心等待他的成長!

在兒子的屋-樹-人圖畫(圖16-37)中,原來是畫有鮮亮太陽和飛翔小鳥的,最後都被孩子用烏雲遮蓋了,然後開始畫漫天大雨。自由和希望都被孩子抹殺了,不得不叫人心痛,曾經的陰影在孩子的心頭揮之不散。獨自一個在家做著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看電視,畫面的卻是灰暗的,原本最讓人快樂的事情也變得如此令人憂鬱。他把父母畫成兩棵長滿果實的樹——兩個有能力的人,可他們卻不在自己身邊,也許這就是他和父母的心理距離吧。房子緊挨著紙的底邊,畫出了孩子和父母間那份不安全的親密感。天空中飄著如針般的雨滴,是孩子內心的哭泣。這樣的感受、這樣的陰雲,是需要家庭的溫暖、合適的治療慢慢來消釋的。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7兒子的屋-樹-人

在兒子的動態家庭圖(圖16-38)裡,畫的是一家人去澆花,但孩子卻站在了離父母很遠的地方。從兒子屋-樹-人圖裡的雙開門和這幅圖裡父母在一起澆花就能理解到,孩子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夠成雙成對的,也希望全家能在一起。“但只是希望大家能一起玩,是真正的玩,爸爸媽媽不再有這樣或那樣的要求,這才是輕鬆快樂的時候。”

畫面上的三個人表情各異,孩子臉上是佈滿笑容的——因為這是他最想要的狀態;而中間的媽媽沒有五官,也許是孩子沒法理解媽媽吧,黑黑的辮子——難道孩子也感受到媽媽的煩惱和憂鬱了嗎?爸爸在畫面的最右邊,眉目尚且清晰,但卻被“醜化了”(孩子的原話)。兒子沒有給爸爸畫頭髮,諮詢師玩笑似地說:“爸爸氣得連頭髮都沒有了嗎?”,說畢,全家都笑了。沒有畫頭髮——這或許也表達了孩子潛意識裡的願望:爸爸不要再生氣了!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8兒子的動態家庭圖

3。媽媽的畫

媽媽的自畫像(圖16-39)畫面很模糊,臉龐清晰卻低眉順目,唯獨缺少了耳朵,是不願聽到孩子的無理取鬧,還是不願意聽到丈夫的要求呢?沒有脖子,沒有肩,雙手也合握在身前,還有細細的腳尖,戰戰兢兢的樣子,可見葉子現在情緒狀態是多麼糟糕。從整個畫面來看,線條都是斷續的、不連貫的,她說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個少有主見的、柔弱溫順的人。說這些的時候,她流下了眼淚。

葉子畫的房子(圖16-40)是一個兩層的小別墅,這是葉子理想中的家。與大大的房子不相稱的小門上面寫了個“門”字,卻沒有把手,別人進不去的,正如她的心門一樣是緊閉的(不能走進)。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爸爸和兒子的圖畫裡媽媽從來都是沒有表情、遠離父子的,看來他們互相都沒有真正理解。

在葉子的畫裡丈夫在看報,卻沒有畫自己,只用文字標註了“媽媽在廚房做飯”,兒子在樹下玩耍。一家人隔得很遠,這種時候才是家裡最安靜的時候。畫裡的房子搖搖欲墜,透露了她對這個家庭結構的深深擔憂。兒子是個小火柴人,在葉子的心裡孩子還沒有長大。希望兒子能在自己這棵“樹”下得到庇護——不被丈夫打。可是這棵樹卻頭重腳輕,站立不穩。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39媽媽的自畫像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0葉子的屋-樹-人

在葉子的動態家庭圖(圖16-41)裡,葉子畫的一家三口各自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電視,像爸爸和兒子的畫一樣,葉子的畫中三個人的形象也是很模糊的,看來她們一家三口相互之間真是缺乏瞭解、有效的交流和互動。在葉子眼裡,丈夫是一家的主心骨,她很希望丈夫能夠起到一箇中心的作用,所以她把爸爸畫在正中心的位置。圖畫上最顯眼的是中間大大的取暖器,雖然葉子解釋說是冬天到了,一家人需要烤火,但那卻昭示著葉子內心非常渴望家庭的溫暖。

從小在軍營長大的葉子,現在雖為人妻為人母,卻還習慣於家人的保護。當她面對兒子的挑釁、丈夫的不滿時,就像她的自畫像一樣竟然如此無措。葉子哭著告訴諮詢師,她總覺得自己拿不了主意。丈夫是父母介紹的,但也還滿意。可是當自己的小家出現問題時,她就會如實地告訴自己的父親。在葉子看來,告訴父親的目的是希望能從自己父親那裡得到一些有用的經驗,幫助丈夫少走彎路。可她卻忽視了,丈夫的成長要靠自身的力量!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1葉子的動態家庭圖

在兒子小的時候,葉子因為工作忙,兒子是由丈夫照顧的。在小學二年級時,由於丈夫認為兒子的學習不好,所以經常打他。儘管不同意丈夫的教養方式,葉子卻只能看著孩子捱打,沒辦法採取什麼措施。她在父子矛盾難以調和的時候“接管”了兒子,可是兒子並不領情。她覺得自己在孩子捱打的時候只在旁邊看著,什麼也不做,所以現在兒子是在“報復”她,處處與她作對,在語言和身體上也時時攻擊她。這讓她很痛苦。就像自畫像裡沒有肩膀的自己一樣,她現在感到筋疲力盡、無力承擔,也不知道怎麼辦。她是不安全的,沒有依靠的。

兩小時的治療結束了,爸爸、媽媽和兒子都透過繪畫和傾訴看到了自己和家人的狀態和問題——兒子知道了自己對待父母的態度和行為是一種很幼稚的方式,父親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會打人,也在改變自己教育的方式;媽媽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明白了自己的狀態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她需要積極地去面對自己家庭的問題,她的領悟給了她自身成長的勇氣;爸爸明白了自己在妻子心中主心骨般的地位,但卻沒有給她足夠的安全感,也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過高的要求和期望。這些感受足可以變成他們改變自己的動力。

第二次諮詢是爸爸獨自來的。

爸爸在第一次的繪畫結束時,就希望和諮詢師單獨會談。爸爸坦言: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他放棄了很多次的公幹和深造,也就失去了很多升遷的機會。由於對家庭的付出,迫使他不得不捨棄很多東西。而他這一切的付出,卻沒有得到美滿的家庭——理想的夫妻恩愛和孩子的優異成績。他在言談中露出了很多失落與失望。結婚初期,他很注重交流,很多事情都會告訴妻子,但妻子總把這些秘密告訴她的父親,這樣讓他很難堪,所以後來也就漸漸不願意與妻子交流了。在爸爸的畫裡,媽媽總是遠離父子,爸爸認為媽媽在家裡是最不願意與人交流的一個,其實是爸爸自己在逐漸遠離妻子。談到這裡,諮詢師再一次引導爸爸去看媽媽頭重腳輕的樹、搖搖欲墜的房子,使他感受到了妻子能量的不足,她是需要保護和支援來建立安全感的。

對孩子的不滿曾經讓爸爸不得不一次次動手打孩子,所以導致了父子間的“對弈”——對抗和衝突。但是孩子存在不滿意的地方,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爸爸的過高要求。比如在爸爸看來,六年級的學生了,字卻還寫得不好,很讓人生氣。讀了孩子的畫,聽了孩子的故事,爸爸明白了孩子並不是主觀上不想寫好字,不是態度問題,而是孩子的視-動協調能力還需要慢慢培養。孩子很多方面的發展是滯後的。爸爸忽視了兒子的成長是需要等待的!

在這次再讀繪畫的過程中,爸爸領悟到妻子需要安全感,自己要用溫暖去開啟那扇緊閉的心門。他也明白了對於兒子過高的要求,正是父子矛盾和自己的煩惱所在。其實妻子和兒子都需要成長的空間和時間!那一行大雁飛過的天空,是一家人都需要的一片成長天空。

結語: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家庭,其實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很愛護這個家庭,很希望建設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但每一個人都顯得很疲累,很無助。不是沒有愛,而是不懂得更好地去愛。這個家庭的改變將從這個主心骨般的爸爸開始!

三、在團體治療中的應用

團體治療的作用在於協助成員拓展自己對其他人的瞭解和察覺,在此基礎上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並發現解決衝突的可行性策略,確認自己的目標與行動,澄清與調整個人的價值。在團體中運用繪畫的最大貢獻在於想象的分享,也就是察覺個人潛藏於內在層次的感受。有效地運用繪畫可以提供成員澄清紊亂想法和表達感受的形象方法。繪畫為團體建構了一個框架,可以直接著眼於主題,解釋也較不具威脅性。完成繪畫作品也可以增加自我的價值與成就感、協助建立自我肯定的基礎。利用繪畫還可以建立輕鬆的團體氛圍,在愉悅中達到良好的團體互動效果。

繪畫開始進行時,治療師可以先提供一個不具威脅的繪畫方法,讓團隊成員呈現各自內心的感覺與衝突,畫完之後可以讓成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畫作故事。然後是與其他成員探索和發現問題所在,並在團隊互動中找到自己的目標。這時候可以讓團隊成員輪流作畫,最後完成一幅畫;也可以讓團隊成員在一張大畫紙上集體作畫;還可以讓成員輪流在他人先前的作品上再加上一些畫;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各個成員都會或多或少產生自己的頓悟,並藉由其他成員的分享和建議生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

下面是七位學習困難兒童家長的一次團體繪畫治療活動。在這次活動中,這些畫激發了成員們許多獨特的聯想,給這個團體增加了豐富性。在解讀繪畫和“輪畫”的過程中,父母們意識到了他們各自的家庭互動問題,在別人所新增的畫作的提示下,以及成員們的相互“建言獻策”中,他們幡然領悟到進行改變的策略和目標,這些繪畫讓他們回家後都有了變化。

活動主題:用柔軟的心,做溫暖的父母。

團體成員:二年級~三年級學習困難兒童的家長,其中包括五位媽媽、一位爸爸、一位外祖母。

具體活動:“家庭水族圖”的主題繪畫。

活動目的:更形象、生動地描述出各自家庭的互動關係。

活動要求:每人畫一幅水族圖,可以用水裡的任何動物、生物來代表家庭的成員,除此之外,還可以畫自己想畫的任何東西,要求畫在橫放的紙上。在每個人講完了自己的故事後,大家再來一次迴圈行動:在別人的繪畫上添點什麼,要求大家為其他人表達一點建設性的建議。

活動材料:24色彩色水筆,A4紙。

1。第一階段

繪畫和講述。在規定的二十分鐘內,家長們很積極地完成了繪畫,並且分享各自的繪畫故事以及家庭煩惱。

(1)1號媽媽:

1號媽媽的畫見圖16-42。

媽媽說:畫之前也沒想清楚一定誰代表誰,只是把想到的都畫上。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21號媽媽的畫

畫的是個魚缸,有水草,有小細沙,想畫海螺,但畫得不像(曲線)。熱帶魚(黃色的三角形)是爸爸,下面顏色亮一點的魚(紫色)是自己,後面面板色的魚是孩子。旁邊的蝦(右上,綠色)沒想過是誰。左上角的是蟹(紅色),是奶奶,手腳多,會做事。蝦代表小姨吧。畫海螺只是希望豐富點。最下面烏龜代表爺爺,年紀比較大。

從畫面上看,在這個魚缸裡,全家人的方面還是一致的。三口之家是中心,會做事的奶奶在前面忙手忙腳,代表爺爺的烏龜在最下面,舉著兩把大夾子的小姨對家庭的作用媽媽沒有說,還有些淺綠色水草。這個家可真是有點擠啊!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圖畫格局:

主要問題:家裡有一個慢吞吞的、總也完不成作業的、害怕看書的三年級女孩。

(2)2號媽媽:

2號媽媽的畫見圖16-43。

媽媽說,畫的是海,中間紅色的海星是寶貝兒子,紅紅的,是家裡中心。反正覺得一家人能在一起的時候討論得比較多的就是他。上面黑色的魚代表爸爸。綠色的魚是自己,最下面的是爺爺,是蝦米,有鬍鬚,後面跟著的是奶奶。全家人都是圍繞著一個海星。爸爸在家很嚴肅,但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是自己,感覺很累、比較辛苦。

從畫面上看,這個媽媽魚前後方各一條線,一條拉著爸爸魚,一條拖著兒子魚,一拖二,把媽媽的辛苦,非常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再看媽媽魚的上下飛濺的水珠,累得媽媽流的是汗呢還是淚呢?黑黑的爸爸魚,有一個尖尖的長嘴巴,不但嚴肅,而且還經常喜歡批評。寶貝海星還有一個舒舒服服的“床”,即便是有爺爺奶奶的幫忙,媽媽對這個家庭所付出的辛苦仍然可見一斑。

圖畫格局: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主要問題:能說會道的、沒有學習目標的、只知道玩的、不主動做事情(作業、自己的生活小事)的三年級的寶貝兒子。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32號媽媽的畫

(3)3號外婆:

3號外婆的畫見圖16-44。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43號外婆的畫

外婆說,我也沒有跟他們(女兒一家)商量過,只是從我的角度來看。前面最大的魚(紫色)是我姑娘,後面跟著的魚(紅色)是外孫,最後面的是女婿(黃色),平時女婿比較忙一點,照顧孩子的事主要是我姑娘,而且男同志粗心一些。姑娘的確比較辛苦,工作單位也比較遠,管孩子也要靠她,家裡都靠女兒掌舵,魚也大一點(大家笑)。有時我也幫幫他們。

看畫面,果然女兒魚真是最大的一條。掌舵的女兒魚帶領大家躍出水面,遊在家庭的最前頭。各方面達不到媽媽要求的兒子,讓她傷透了腦筋。畫面上我們也看到,其實那個紅色的外孫魚緊緊跟在媽媽後面奮力在遊,可是總也達不到媽媽所設定的相對他而言是過高的目標(追不上媽媽)。畫女婿魚使用了黃色,幾乎讓我們看不到爸爸的存在,而且與家人也不在一條線上。忙於工作的他,在家裡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所起的作用在畫裡也明白地告訴了我們大家。

圖畫格局:

主要問題:四年級的兒子,接受能力比較慢,在學習上雖然用功,但確實相當吃力。

(4)4號媽媽:

4號媽媽的畫見圖16-45。

4號媽媽說,我們家各自性格都比較鮮明,沒有辦法達到我想要的互動。我帶不動他們之間的聯絡。我很難影響到他們,他們會影響到我,感覺超級累,這種累更多的是心靈上的不配合,不協調(嘆口氣)。孩子不聽媽媽的話,越來越像爸爸,做事總是先做後想。像爸爸一樣,反應很慢,十萬火急的事,總要半天才有反應。畫了兩個水草,剛開始畫的時候是想表現很溫馨,可是畫上去後就覺得特別扎眼,很刺,現在看起來覺得很不協調。上面咖啡色是孩子,下面綠色是自己,後面紅色的是老公。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54號媽媽的畫

其實,這個海洋圖更像運動場上的比賽跑道。一家人基本方向是一致的,但各自在自己的跑道上,大概是代表媽媽所說的,各自性格鮮明吧,也或是媽媽感覺的“不配合”。那兩株針型葉子的海草確實沒有讓人感到溫馨,反而有點“扎人”的感覺。是否代表了媽媽想表達對家人的美好互動要求,卻讓大家感到“不自在”?前也不是、後也不是,還是待在自己的“跑道”比較好。沒有達到媽媽的預期,全家人不在一條跑道上,“沒有辦法達到我想要的互動”,這就使得媽媽感到超級的累。

圖畫格局:

主要問題:做事慢吞吞的女兒

(5)5號媽媽:

5號媽媽的畫見圖16-46。

5號媽媽說,以前我曾經畫過一次類式的圖,上次三條魚是按順序排的,自己在前面。這一次畫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爸爸,然後是我和孩子。前面這條大一點的魚是爸爸,後面哪個是我哪個是孩子也無所謂。上面是天空,我想生活在比較開闊的地方,大自然的感覺,很休閒,比較溫馨。把孩子的爸爸放在比較重的位置,是希望孩子的爸爸在最前面,雖然平時這個家裡我操心的事兒比較多,但大事還是會跟他商量,希望由他來做主。

畫裡我們看到,一家人在一起,從距離上看比較緊密,三條吐著泡泡的魚,像三個快樂的人哼著歌兒向前走。藍天、白雲、綠草,還有結伴玩耍的小魚都透著一絲快樂和溫馨。媽媽知道,隨著孩子的成長,還會有困難、艱辛,就像左下方的礁石,但一家人會團結在一起去共同面對。

圖畫格局: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65號媽媽的畫

主要問題:一個智力在邊緣狀態的二年級男孩

(6)6號媽媽:

6號媽媽的畫見圖16-47。

6號媽媽說,我畫得簡單一點,可能我的生活也單調一些。爸爸在上面,下面是我和兒子,兒子在前面,我總是跟在孩子後面追(大家笑)。爸爸跟我們不在一條線上,爸爸跟我們性格不一樣,比較不愛說話,但是我和孩子吵架的時候,他就出來管。他比較喜歡批評我,他會當著孩子的面說我,覺得我的教育方式不對。所以自己總是很委屈,雖然我的方法不對,但是你又不管,要是爸爸幫一下,我也就不會大吼大叫了。但是真的讓自己不管,我還不放心。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76號媽媽的畫

兒子在學校沒有紀律概念,也不懂得與同學玩耍的遊戲規則,想怎樣就怎樣,喜歡的東西就會拿回家,也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同學們都不願意與他一起玩;媽媽最頭痛的是,兒子要買喜歡的食品或去別人家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說一不二,不管什麼場合只要不滿足就大吵大鬧,無所顧忌,讓媽媽感到很沒有面子,多半就會依著他。

正如媽媽說自己是一個單調的人,從繪畫中我們看到整個畫面她幾乎就只用的藍色,只是在兒子魚上描了一點黃邊,大概想表達兒子和自己不一樣,喜歡好動吧。兩邊的水草加深了綠色,希望給孩子一個界限,不要亂跑。爸爸魚遊在兒子魚和媽媽魚的上方,天上三朵雲,像家裡三個焦慮的人。畫裡面基本看不到暖色。

圖畫格局:

主要問題:二年級的“調皮搗蛋”兒子,學習成績從來不用操心,但有很多讓老師和家長頭痛不已的行為問題。

(7)7號爸爸:

7號爸爸的畫見圖16-48。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87號爸爸的畫

7號爸爸說,上面這個金魚是我姑娘,下面的魚是媽媽,有很多鱗片,最下面這個蹲著的青蛙是我。當時只是想到什麼生物就畫上去了。金魚前面是荷花,沒想太多,只是覺得有青蛙的地方就應該有荷花。現在覺得荷花的角度不對,它應該在水上面的,不應該和魚在同一水平面,特意把女兒魚的尾巴畫長一點,是希望女兒的生活能夠悠閒一點。

我們在爸爸的筆下看到的女兒是一隻很沉重的、不快樂、不悠閒的金魚。爸爸、媽媽很無奈地看著她,多麼希望女兒如同那朵美麗荷花,無憂無慮啊。

圖畫格局:

主要問題:三年級的女兒,經常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每天都有改不完的錯題。

2。第二階段

團體成員在講述完自己的繪畫後,領導者讓大家來一次迴圈活動,在別人的畫作上“添畫”,以表達對他人的建設性的意見。當繪畫者不明白別人繪畫的意思時,可以詢問。團體領導者再次強調:只能是建設性的意見,不能持批評態度。於是,出現了新的畫面。

(1)1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圖16-49):

魚缸被去掉了,生活在一個更廣闊的天地裡。綠色的箭頭是希望媽媽往後退一點,讓孩子和爸爸靠得更近一些。1號媽媽看罷,拿起畫筆在藍天上加了一朵雲彩,說“我覺得舒暢了”。

(2)2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圖16-50):

水草會使全家更加休閒一點。眾星捧月,讓家裡的氣氛太緊張。去掉媽媽身上的兩根線,既然大家是一家人,就應該一起使勁,而不是誰拉誰。爸爸魚前加了箭頭,希望他能遊得更快一點,和媽媽魚一起努力,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加上了太陽,這樣更溫暖一些。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491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502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

(3)3號外婆被修改後的畫(圖16-51):

加了太陽,這個家就更有溫暖。添了烏龜,是因為既然家裡有老人,老人也應該參與到家庭的活動中,而且還可以“託”著女婿往前走。添了一條黃色的魚,是為爸爸魚加油的,讓他快點遊,好與媽媽魚一起並肩照顧自己的孩子。

(4)4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圖16-52):

添上箭頭是給爸爸魚提示,你要遊得快一點哦。媽媽魚如果能耐心地等一等,這樣爸爸魚就能和你游到一條“跑道”上來了。太陽,讓畫面有溫暖。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513號外婆被修改後的畫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524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

(5)5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圖16-53):

什麼也沒有加,剛才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大家已經給予了掌聲。看來已經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媽媽自己添了一抹陽光。

(6)6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圖16-54):

媽媽和爸爸兩條魚之間添畫了手牽手。這是說,夫妻之間是需要交流的,除了用語言,還可以用非言語的方式進行呢,比如手拉手也傳遞著彼此的溫情。箭頭提示媽媽魚,你可以退後一步與爸爸和孩子靠近一些,這樣會與他們父子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535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546號媽媽被修改後的畫

(7)7號爸爸被修改後的畫(圖16-55):

夫妻倆要一起託著自己的掌上明珠,她就是美麗的荷花。

繪畫療法的臨床應用

圖16-557號爸爸被修改後的畫

簡短的團體活動很快就結束了,這些畫激發了家長們許多獨特的聯想,大大地豐富了這個團體活動。在解讀繪畫的過程中,父母們意識到了他們各自的家庭互動問題,而別人的“添畫”又給了他們新的啟示。他們表示帶著這些繪畫會讓他們回家後作一些改變。繪畫治療運用到團體治療中,正是藉由與他人的共同創作,幫助個人表達與抒發內在的經驗,同時也促進團體成員的內在改變。

繪畫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是有獨特作用的。它利用符號和視覺語言,將潛意識層面的內容呈現到意識層面;它是心理諮詢師與繪畫者有效的溝通工具,是開啟心靈密碼的鑰匙;也是繪畫者梳理情緒自我成長的重要通道,它不僅可以處理人們的情緒和心理創傷問題,而且還可以使來訪者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以及社交技能等都得到提升。它的這些優點使得繪畫療法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心理諮詢和治療的主要技術之一。但是,繪畫治療是由國外借鑑而來的,人性雖然有共同之處,卻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風俗的影響,對繪畫的解讀也就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對我們來說,這需要一個本土化的過程,找到東方人與西方人不同的共性特點,因人、因地而用才能更好地利用它。

文源:中和道塾

頂部